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语文教学四十法30语文课导读十二法
语文教学四十法

语文课导读十二法

  开场道白,犹如乐器定调。奥地利乐团指挥韦勒说,这个调定得如何,将决定全部演奏的成败。语文课上攫人心魄、富于魅力的导语,就是一首交响乐中美妙绝伦的序曲。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是离不开引人入胜的导语的。那么语文课的导语应如何设计呢?
  (1)这种方法实际上是老师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将疑问的“彩球”抛给学生,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在片刻的思索后立即进入语文学习的天地中。有一次,我上有一百多名听课老师参加的观摩课,此前学生都不知课题。走进教室,我郎育了诗人艾青的这样一首诗:“她躲在峡谷/她站在山崖上/你不理她/她不理你/你喊她,她喊你/你骂她,她骂你。千万不要和她吵嘴/最后一声总是她的。”接着我问学生:“这首诗揭示了种奇妙的自然现象,有谁知道这是一种什么现象?”瞬间即有学生纷纷举手回答:“回声”我马上说:“对,就是回声,回声的原理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说明文——《回声》。”激疑促思还须把握以下几个尺度:疑不可深,深则激不起思维的火花,不啻于一上课便给了学生一记闷棍:疑不可浅,浅则流于平庸,令人索然寡味;疑不可与课文无“缘”,无“缘”则似拉郎配,无异于老师在演奏序曲时跑了调。
  (2)温故知新法
  语文课本是一个庞杂,却又自成序列的知识体系。前后的知识点、题材内容、艺术风格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温故知新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东西,在“知彼”之后再“知此”。引“故”为“新”所用。在上《最后一次讲演》时,我有这样一段导语:“初一时,我们学过吴晗先生的杂文《谈骨气》。在那篇文章中,作者举闻一多先生横怒对国民党的手枪一例,从‘威武不能屈’的角度证明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闻一多先生就是我们民族具有铮铮傲骨的典型代表,是引祖国无数仁人志士骄傲和自豪的民族斗士,他蔑视国民党的淫威,笑傲特务暗杀行为的大无畏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而浓缩和体现闻一多先生斗士风采的莫过于他著名的《最后一次讲演》。这篇讲演与其说是李公朴追悼会上的即席发言,还不如说是闻一多先生向国民党特务公开发出的血战到底的政治宣言。让我们来感受这位不屈不挠的斗士在讲演中迸发出的浩然正气吧1“温故”时不仅可以由老归纳概括,还可以由学生直接参与陈述、讨论得出结论。
  3、作口、作者评价法
  选入教科书的许多范文都是作者千锤百炼的精品,相当一部分作品在文学史上也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艺术丰碑。还有些范文作者更是文坛“大腕,”是名垂青史的大手笔。李白、杜甫、白居易、鲁迅、《史记》、《红楼梦》等,都是令人折服的。讲授此类课文,教师可从作品、作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入手,一开始便激发学生的崇敬感。我曾经作过这样一个开场白:“唐代大散文家韩愈在诗中赞道:‘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指李白,杜指杜甫是公认的‘诗史’,而代表‘诗史’杜甫的伤口是六姊妹花‘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而其中最艳丽、最芬芳的一朵花当属《石壕吏》。《石壕吏》妙在何处?它为什么能令人拍案叫绝、吸为观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千古绝唱。
  (4)媒体介引法
  此法是借助有关媒体导入课文,使课堂产生“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其中,利用艺术手段引入课文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选择。音乐教育爱德华汉斯立克说:“艺术能够------好像天赐的恩宠似的来激发我们的心情。”音乐情境,美术意境,都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看戏》,可以先听主人公梅兰芳演唱的《穆桂英挂帅》选段;教《桂林山水歌》,可以先睹桂林山水风景画;上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可以先欣赏罗中立的油画《父亲》;讲《出师表》,不妨先看看三国地图;教《皇帝的新装》,可以先听根据该文改编的广播的录音。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直道驰马,曲径通幽。媒体正是为了“驱遣我们的想象”(叶圣陶语)。
  (5)哲理阐释法
  即由与课文记写内容相关,富于哲理的格言、警句、俗语、谚语等导入课文。它寓庄于谐,寓理于趣。我在教《农村调查序言》时,是这样设计导语的:“干什么事都要从实际出发,注重调查研究。正如毛主席所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俗话也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北宋有个裁缝,替人做衣服,除了量身高肩宽胸围之外,还进行多方面的调查研究。他不仅仔细观察来做衣服的人的相貌、神色、揣摩对方的脾气、秉性,问及来者的年龄职业,连对方是否考科中举,近来有何喜事、祸事都要摸个一清二楚。人们问他为什么要这么仔细,他解释说:“体胖的腰要宽,体瘦的腰要窄。性急的衣宜短,性慢的衣宜长。少年中举,趾高气扬,走路挺腆肚,衣服要做得前长后短,老年失意,万念俱灰,走路弯腰驼背,衣服就做前短后长。”看来,调查研究必不可少。当然,调查研究也有学问。它的学问在哪里?我们一起聆听一代伟人毛主席的谆谆教导吧1要言不繁。寥寥数语便可点破与携永的哲理相隔的一层窗户纸。
  (6)情感渲染法
  情感渲染就是对学生“晓之以情”。它是教师以充满深情的语言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拨动学生的心弦,使他们“心有戚戚焉”。在讲授《济南的冬天》前,我以高亢激越充满自豪感的语调朗诵了方志敏的这样一段话:“中国天然风景的美丽,不但是雄伟的峨嵋,妩媚的西湖,幽雅的雁荡,与秀丽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可以傲睨一世,令人称羡。其实中国是无地不美,到处皆景。从城市到农村,一山一水,一丘一
  ,只要稍加修饰和培植,都可成为流连忘返的胜景。”紧接着我说:“无论冰封万里的北国,还是沃野千里的南方;无论是白山黑水,还是黄土蓝天,正如歌中唱的那样,祖国处处是花园”。运用此法,辞不可不修,话不可不善。此外,说话语调的高低,语速的缓急,都得悉心斟酌。
  (7)情感导入法
  教师上课时一开始就用炽热的情感去拨动学生感情的琴弦,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举和求知欲望。
  例如,讲《春》时,教师一开始便满怀激情的说“我们一提到春啊
  ,眼前就仿佛展现出阳光明媚,东风浩荡,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一提到春,我们就会感到有无限生机,无穷力量。贺知章描写春是‘二月春风似剪刀’,王安石描写春是‘春风又绿江南岩’,朱熹描写春是‘万紫千红总是春’,这些短诗只从一两个角度,选取两三个景物来描写春天。今天,我们学习的朱自清的《春》写春的内容很多,我们读一读课文,想一想他是怎样多方面写春的?”这样的开头语,充满激情,意境深邃,使学生沉浸在春光明媚的气氛之中,学习情绪很高。
  再如,教《谁是最可爱的人》时,教师首先表情朗读课文的末段:“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这样,能使学生受到情感的感染,使课堂气氛更活跃,能尽快传入到讲授新课之中。
  (8)解题导入法
  标题,即“文眼”。它多种多样,丰富多彩。有些标题含义深刻,耐人寻味。教师如果从解题入手来导入新课,那么对于学生了解课文的内容大有益处。
  例如,《驿路梨花》的标题很有特色,本人就从这出发,设计导语:“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驿路梨花》,这个题目一语双关,从表面上看,驿路上有盛开的梨花,还有一个名叫‘梨花的哈尼族姑娘为路人服务;从含义上看,那洁白美丽的梨花象征着各族人民纯洁、美丽的心灵,那到处盛开的梨花,象征着雷锋精神已经像洁白、美丽的梨花处处开放。下面请大家阅读课文。”
  又如,《变色龙》的标题也引人注目,教者可以这样导入:“这节课要学习的课文是《变色龙》,请看标题。变色龙,是蜥蜴的一种,皮肤的颜色随着四周物体的颜色而改变。课文以这比喻为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警官司奥楚蔑洛夫。我们现在就学习这篇小说,看看这只沙皇俄国的忠实走狗是怎样善‘变’的?”
  (9)故事导入法
  在传授新课前,如果讲述一个与课文有关的故事,就能使学生举大增,注意力集中,快速地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例如,教《从三到万》一课,我这样设计导入诘:“今天,我为同学讲一个‘妄入学字’的故事:从前,有一个富人,家里很有钱,但几代人都不认识一个字,他就高薪聘请一位先生教儿子认字。先生一开妈教这个人描红,写一画,说:这是‘一’;写两画说:这是‘二’字;写三画,说:这是‘三’字。富人的儿子非常高兴,就丢下笔跑回家告诉父亲:‘我学会了,学会了!以后可以不再麻烦先生,浪费钱财了,请辞退他吧/富人也欣喜不已,就打发先生回去了。过了一段时间,富人准备请姓万的朋友来饮酒,让儿子写一个请帖,可是很久还没有写好,富人就催儿子快些。他的儿子抱怨地说:‘天下这么多的姓,为什么这个人偏偏姓万?我从早晨写到现在,才写完了五百画呀/同学们在听完故事笑过之余,想一想,从这个妄人的身上应该吸取哪些教训呢?下面我们就学习课文〈从三到万〉”。
  (10)问题导入法
  在导入新课时,如果能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就能使他们开动脑筋,带着问题去学习课文。
  例如:教〈孔乙已〉时先提出问题:孔乙已真名叫什么?他为什么总穿着那件又脏又破的衣衫?
  教〈范进中举〉时先提出问题:范进考中了举人为什么还会发疯?
  讲〈七根火柴〉时先提出问题:本文的主人公是卢进勇还是无名战士?无名战士难道真的没有名字吗?
  讲〈死海不死〉时先提出问题:为什么“死海”?即然是“死海”为何又“不死”呢?课文最后又说:“真的要死了1这三个“死”的含义相同吗?
  (11)类比导入法
  类比导入法就是以前面所学过的与本课相类似的文章来导入新课。它有四种情况:
  (一)由文体相同的课文导入
  例如,教〈藤野先生〉时,可以这样导入:“前面大家学过了朱德同志写的〈回忆我的母亲〉,这是一篇回忆录,写的是真人真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鲁迅先生写的回忆录〈腾野先生〉,进一步体会回忆录的特点。”
  (二)由作者相同的课文导入
  例如,教〈书湖阴先生壁〉时,可以先这样说:“以前大家学过了〈伤仲永〉一文,它的作者是我们临川人王安石,他不仅散文写得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而且诗歌也写得不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安石的诗歌〈书湖阴先生壁〉”。
  (三)由主题相同的课文导入
  例如,讲〈范进中举〉时,可以这样讲述:“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鲁迅的〈孔乙已〉,由孔乙已的悲惨遭遇可以看出他是封建科学制度的牺牲品,他从精神到肉体都是被封建科举制度吞噬的。孔乙已的悲剧充分揭露了封建科学摧残人才的罪恶。这节课要学习的课文〈范进中举〉也刻画了一个热衷科举的范举,虽然他的命运和孔乙已有所不同,但从他身上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封建社会的黑暗。”
  (四)由写作方法相同的课文导入
  例如,讲〈爱莲说〉时,可以这样导入:“我们学过了抒情散文〈白杨礼赞〉,它采用的写作方法是‘托物言志’,就是在所描写的某物上寄托自己的情志。今天要学的课文〈爱莲说〉也采用了这种写法,我们来看看作者在莲的身上寄托了怎样的情志”?
  (12)对比导入法
  对比导入法就是以前面所学过的与本课不同的文章来导入新课。它也有四种情况:
  (一)由文体不相同的课文来导入
  例如,教〈北京立交桥〉时可以这样导入:“上篇课文〈中国石拱桥〉是一篇说明文,它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北京立交桥〉却是一篇记叙文,它叙述了北京立交桥飞速发展的情况。同是写桥,文体却不同,大家在学习中要仔细体会它们的不同。”
  (二)由题材相同但作者不相同的课文导入
  例如,教〈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可以这样说:“上节课学了毛泽东同志写的词〈沁园春雪〉,它描绘了北国雪景。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唐代诗人岑参的诗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它描绘了连塞雪景。同是写雪,但作者不同,时代不同,所以写的景就不同,抒的情也不同。”
  (三)由主题不同的课文来导入
  例如,讲〈我的叔叔于勒〉时,可以这样设计导语:“以前我们学过了〈驿路梨花〉,这篇课文描述了社会主义中国人与人之间热情友好、乐于助人、充满温暖。那么,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又是如何相处的呢?下面就来学习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它形象地提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纯粹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四)由写作方法不相同的课文来导入
  例如,讲〈陈毅市长〉选场时,可以这样导入:“上节课,大家学习了〈白毛女〉选场,这是一部歌剧,以歌唱为主。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陈毅市长〉选场,这是一部话剧,以对话为主。同学们在学习中应仔细体会这两课不同的写作方法。”
  以上介绍了十二种导入新课的方法,当然还不止这些。只要我们在教学中认真总结,精心设计,那么,就会发现更多更好的方法,就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开头犹如一幕戏剧刚开幕的一刹那的情影,选择得适当,足以奠定全幕的情调,笼罩全幕的空气,使人农把纷乱的杂念放下”。导语,是否该“‘语’不惊人死不休”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低段语文课文导入十法 - jiajiastudent@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如何构建好高效课堂
语文课堂的导语设计
语文课应该教给学生哪些知识
语文教学如何妙用导语
教师谈:语文教学如何实现“语文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