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退一步,让学习回归天性!

丁玲,北京市十一学校数学教师




当教师的“退”带来了学生的“进”,

学习将回归本能和天性

很多老师都看过一幅漫画:一位教育者按着“牛头”吃草,还一厢情愿地训练着“牛嘴”张开的角度以及如何吃草,岂不知牛吃草是它的本能——学生学习其实是一种天性。


我的学生也会有专注的眼神、快乐的神情,学习小组也会本能地注视着黑板的方向。但遗憾的是,这一幕往往发生在观看动漫的时候。有一年学校的狂欢节,我的学生在教学班看一个叫做《罗小黑战绩》的动漫,几乎在场的每个人都表现出这种本能的专注。我当时感触非常深,很羡慕那只叫做罗小黑的黑猫。我也想像它一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我觉得,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就是平时要注意挖掘学生的兴趣点。



一次无意识的退,偶得学生的


很多学生对于属相、星座、血型特别感兴趣。在一次课间的闲聊中,我与他们谈起了血型。


作为数学老师的我,开始讲解这个“血型遗传规律”。当然这是简易版的,主要说明在人类群体当中可能搭配出现的血型种类。即使是这样,学生们也相当兴奋。他们马上开始关心自己是什么血型,根据自己的血型去推测父母的血型,紧接着开始思考“未来的孩子会是什么血型”等问题。我惊奇地发现,他们对遗传变异产生了浓厚兴趣。


当时,我的课程正进行到四边形这一章的章末总结,这一章性质、判定多且复杂,学生运用困难。按照惯例,老师会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梳理,总结知识脉络。但最后学生往往还是一头雾水,下课就忘。


而这次,我突然想到学生对遗传变异的兴奋点,所以灵机一动,从遗传变异的角度提出了两个问题——这些四边形各自遗传了什么?自身又有什么样的变异?这两个问题抛出之后,得到了学生热烈的反馈。


虽然表达方式和呈现方法不同,但都说明他们开始理解四边形判定和性质的内在逻辑关系。显然,这种讲法的效果比以前生硬的重复与强调要好得多。


老师的一次无意识的“退”,偶发了学生的“进”。学生“冒出来”了,远比老师想象的要好。这让我有信心更加大胆地去尝试:如果有设计地去“退”,会带来什么呢?



有设计的“退”,带来了什么?


我的分式化简求值专题课,主要内容是对这类题型的解法的梳理,具有综合性强、技巧性大且灵活的特点。过去,我会尽量把所有的题型和技巧全部呈现出来,面面俱到、细致讲解。但之后再应用时,就会发现这种讲法收效甚微;现在,我会根据学生特点,为自己设置三个后退点:课前学习任务单、课堂教学以及课后作业。


后退点一

课前学习任务单

以前设计的学习任务单,尽可能全面地罗列了解题技巧和方法。但是题量过大,难度梯度不明显,教师讲解效果也不好。出现“老师给的多,学生接受的少”的情况。所以,在几位老师的帮助下,我重新设计了任务单:从众多的解题技巧中,提取三个关键技巧。这样题量减小了,为学生留出充分的思考和讨论空间。同时,也可以精心设计题目难度梯度,为学生搭建台阶。


题目难度梯度在内容方面分为“知识点”和“寻求技巧”,从位置上设有内部梯度和整体梯度。内部梯度分为“基础题——中档题——提高题”三个部分,主要是针对“知识点”。这三部分并非按照知识点的难度所设,而是按照寻找技巧、发现技巧的难度依次递增。


比如第一部分的内容不需要学生太费脑筋就可以判断出整体带入的方法;第二部分则需要一定的技巧,相当于老师在这里埋了第一把钥匙。一旦学生找到了这把钥匙,题目将迎刃而解,甚至解起来比第一道题目更加简单,正确率更加高;第三部分技巧性加大,钥匙埋得更深了,寻找起来更为困难,需要学生的深层思考。


在整张学习任务单中,老师提前为学生设置了金钥匙,让学生去探索发现。在这个过程当中,最大的乐趣就在于通过和同伴一起研究、讨论和不停的思维碰撞去接近目标。从前那种老师逐一讲解的模式与现在相比,就失去了这种“寻找、尝试”的乐趣。所以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必须发生改变。



后退点二

课堂教学

我将任务单中的三部分内容分配给三个区:援助区、合作区和自主学习区。课前,我会下发学习任务单,学生根据任务单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区域。一旦选定后,必须与组员充分合作,参与讨论。


具体的课堂实施过程和规则是这样的:

  • 1.学生进行十五分钟的讨论,总结学习成果;教师要不断巡视,观察每一个学生参与的情况和暴露的问题,及时进行点拨;

  • 2.学生在十五分钟内向其他小组分享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并对其它组的发言进行评价或提问;教师要做适当的答疑、启发,并及时对学生进行鼓励;

  • 3.学生利用十五分钟时间进行课堂诊断反馈;教师分析数据,了解学生的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 4.录制学习成果汇报视频,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奖励。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表面上,教师的身影退出了课堂;实则以退为进——更加全面地注视着每一个真实的学生,研究他们暴露的问题,激发着他们学习的能量。


这样,原本只会去看题目大致内容的学生,现在对中档题也产生了兴趣,甚至对提高题产生了挑战欲;原本只对自己会做的题目感兴趣的学生,现在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对自己不了解的问题进行思考。最后,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


援助区的学生原本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相对较弱,但经过这种任务单的改变以及课堂组织形式的变化,他们开始自发组织讨论学习,自主学习意识明显提高。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们选择重点讲解的题目也从基础题变为中档题和提高题,自主学习能力也在增强。合作区的学生特别需要充分思考和讨论的机会,去探究更加深入的方法,并激发创造性。


所以,我会给他们充分的自主空间,让他们在找到那把金钥匙后走得更远——掌握技巧后,开始创造性的自主命题。自主学习区的学生,研究问题比较从容。他们除了探讨题目解法外,还考虑了其他组可能会有的质疑和应对策略。


各个区的学生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点和挑战点,都以他们认为的最好的方式将最恰当的内容分享给其他同学。这样的课堂是非常受欢迎的,是属于他们自己的。课堂有选择性、趣味性,所有同学都会聚精会神地注视着黑板。从课堂反馈来看,学生对此专题内容掌握得非常好,正确率较以前变高。尤其是第二部分的题目,在他们找到了那把钥匙之后,正确率接近百分百。



后退点三

 课后作业


在课后作业方面,我的后退方式是作业作品化。过去,老师每天费劲心思设计作业——从共性作业到个性作业,从统一作业到分层作业。但只要提到作业,学生就会有很大的被逼迫感和心理压力。而当作业完成的过程变成作品形成的过程时,学生的心态立刻改变了。因为当作业成为一件自己想做的事情,他们就会想方设法地去完善过程、修饰结果。现在,作业作品化已在我们年级蔚然成风。他们制作出的作品形式丰富多样,有手绘数学读本、有学霸秘籍等。甚至学生团队录制的微课光盘已经在“红窗汇”热卖。


当教师的“退”带来了学生的“进”,学习将回归本能和天性。这时,教师就只需做好充分的准备去观其潮起潮落,看其海阔天空!

(来源:《未来教育家》杂志2016年第十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师在家长会上的发言稿
有效作业从教师亲手设计开始
作业需要分层吗?如果需要,分多少层合理?
《教师的五重境界》读书笔记
如何学高一数学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