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数据时代,你在阅读什么?

书写及阅读,向来被视作读书人的心头好。

关于书写

襄公二十四年,鲁国大夫叔孙豹就曾为我们提出过一个连米兰·昆德拉都备感疑惑的命题——三不朽。何谓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顺便安利一下昆德拉的《不朽》>

于是乎,一大批读书人纷纷拜倒在“三不朽”的石榴裙下,开始为这样一个素朴而荣光的使命而一点点努力,典型代表便是司大人,就连孔子他老人家也不能例外。然而,“立德”难分高下,立功还得出入庙堂,唯立言看起来似乎还有那么点实现的可能,也无怪乎书写在曹丕心中终究成为了一件“经国之大事”。

人最多活不过百八十年,然而一旦被书写成文字以后,哪怕它以甲骨以竹简以布帛以纸张的形式去承载这些内容,只要没被人为的损坏,有效期总归是长于人类的,此之谓“不朽”,古人诚不我欺。


然而,时至现在,我们书写又是为了什么呢?大数据时代,当数据存储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人类分析数据的能力也随之加强,甚至人人都开始贡献数据,人人都能成为数据缔造者的时候,书写俨然进入了大数据时代。


我们已经告别了闭门造书,而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快速地攫取一个个所谓关键词;我们的记忆力不再准确,甚至也不再追求准确,而开始乐于接受数据的纷繁复杂与模糊;我们的思维不再固守,而开始关注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微妙而现实的可能,例如犯罪记录与社会运行间的关系;我们的书写开始变得明确,我们从一次次的阅读量中瞥见受众的喜好,从一次次的打开率中窥见内容为王的玄机,从一次次的数据分析中寻得10万+的诀窍。

书写到底是进步还是退步了呢?就好比一场存在于读者与写作者之间的博弈,好的读者迫使写作者不断精进不断改进 ,最终达成皆大欢喜的结局 ;而坏的读者呢,却使得写作者终究走上了一条亦步亦趋的为文造文的深渊,特别是在市场的催化之下,这样的差距及动机只会越发的明显。

关于阅读

说到书写,就不能不提及阅读。如果不是这么多嗷嗷待哺的阅读者,恐怕也无法滋生出如此可观的书写市场。

然而大数据时代,和书写一样,阅读早已成为了大数据中可被分析的一环。据手机阅读掌阅2015年2月发布的《2014掌阅国人阅读习惯报告》显示:

1.从阅读数量上看,2013年每个用户一年平均读6本书,而到2014年,这个数字变成了8。(说明手机阅读已经越来越受人们欢迎了,特别是地铁公交上,你每年会读多少本书呢?)

2.受教育程度上看,50%以上的用户为大学及以上学历。(说明受众受教育水平还不错)

3.从年龄层次上看:90后用户占据53%,而80后用户仅占22%,70后和00后共占11%。(说明90后正在成为手机阅读的绝对主力,你是90后咩?)

4.从家庭方面来看:单身用户所占比例最高(看来单身狗的时间贡献给了电子阅读咯?)

5.从收入方面来看:大部分用户处于普通收入水平,然而年薪50万以上人群阅读比例较高。(别以为人家的成功就是靠后台拼干爹,人家也每天都在学习的好吗?)

然而问题来了,大家都在看什么呢?最新出炉的作家排行榜似乎帮我们回答了这个问题:

且不说榜单内严肃作家有多少,单是2015年好几个影视大IP就让这些原本沉潜于网络之下的作家浮出了水面,诸如《芈月传》、《琅琊榜》、《步步惊心》等热播剧就不用说了,更有由书改编成电影甚至电视剧的《匆匆那年》、《何以笙箫默》让作家的版税一跃而上。


<良心之作《琅琊榜》>

当小说改编成为热潮,papi酱等自媒体视频火得一塌糊涂,似乎连做传统出版行业的朋友也开始想要转行做影视了,那么,迎接书写的命运又是什么呢?


<九夜茴的《匆匆那年》>

举个有趣的例子:2014年,豆瓣组织了第一届阅读征文比赛,参赛作品分虚构类与非虚构类,评委也分专家和读者两类。有趣的是,专家组最后选取的作品是标准纯文学笔法的《严晓丽我最亲爱的人》;而读者组选择的却是情节一破三折的《爱在灯火熄灭后》。

前者情节平淡,揭示了人性孤独的本质;后者情节离奇曲折,让人唏嘘感叹,由此在读者中呼声较高。虽然这只是个个案,然而却或多或少反映了现在读者们的审美趣味。

犹记得大学时,便曾多次被老师们谆谆教诲要看经典,说是经典看得多了,眼界自然也就高了。偶尔偷瞄一下通俗,却发现着实比严肃文学好读易懂,故事当然还是那个故事,精彩倒也精彩,然而读罢却总觉得了少了点什么。当然,也并不是说通俗文学不好,你看金庸的小说不也滋养了几代人?最后,还是借用元好问一句话:一语天然万古新,繁华落尽见真淳。

PS:一直以来都非常喜欢理查德·耶茨的《十一种孤独》,这是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甚至被誉为“纽约的《都柏林人》”。然而有一天,当我迫不及待地推荐给枕头君去看,她竟就匆匆翻了几页之后就丢给了我,呜呜呜,感觉内心受到了10万+的伤害。



子鱼评:一部现实主义的力作,将普通人平凡而庸常的生活写的细腻而令人同情。

PPS:其实,我们倾尽一生,也只是为了以从容不迫的心态迎接属于自己的平凡,不是吗?私以为阅读其实是很私密的事情,你喜欢的未必大家就一定喜欢,同样,大众喜欢的也不一定就很好,或者说不一定就适合你。我总不能逼每个人去读《百年孤独》不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传统写作指南已过时,新时代必备的故事创作法了解一下
2017网文十强及新人王大揭秘!
海晏、唐七公子……网络上那些“秘不示人”的写手
首届网络文学大赛悬疑TOP4《蛇仙》作者:写得太入神,自己也害怕
宣告一个时代的陨落
网络时代,如何写好微型小说(文/ 陈水清 )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