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家APP:他们的目标,是让“老字号”光荣地走出国门

中国乃至世界茶叶界都知道,有座著名茶山叫作“南糯山”。

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台湾茶人凭着号级老茶的内票上的点滴记录,四处打听、多方寻找那个著名茶镇“易武”时,南糯山早已声名显赫。

这与半坡老寨800余岁的栽培型茶王树的发现,有着很大的关系。

今天,我们聊的这位茶人从小便住在这西双版纳的南糯茶山之下,对普洱茶耳濡目染,而后开始了一段和老字号福元昌的奇妙缘分。

福元昌号始于清光绪元年,创始人是余福生。

余福生勤奋、诚信,选料考究,让他在茶号林立的易武街上脱颖而出。

余福生虽然只上了几年私塾,但他有良好的书写能力,早期福元昌的内票都是余福生自己的手写体。

福元昌茶庄清末民初就扬名海外。

而从小长在西双版纳的聂素娥和邹东春就是福元昌目前的运营者。

在与老字号结缘之前,聂素娥是一名中学语文老师。每天喝茶、教孩子,在茶汤与孩子间安守,觅得简单的快乐。

她的先生邹东春在银行工作,他们虽没有从事和茶相关的行业,却对茶有一种近乎家乡的依恋。

茶汤是他们是儿时的回忆,是一辈子都忘不了的味道。

做茶这件事是不能分心的,先生在尝试做了普洱之后,便决心辞职,经营茶厂。而后素娥也辞职,帮助先生一同打理茶厂。

夫妻俩其实都对福元昌号不陌生,邹东春和“福元昌号”茶庄的创始人余福生第四代嫡系后人余亚华还是旧相识,交情深厚。

他们两人同在西双版纳长大,同年同月生,对故乡西双版纳都有着深沉的爱。

夫妻俩为了做茶,多年来,走山串寨,对西双版纳古树茶园了如指掌,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本心守护普洱茶的真性与自然。

而在战乱时期,易武老字号停业,余福生家人就没从事茶叶经营。肩负家族使命的余亚华,责任于把先辈留下的祖业发扬光大。

此情之下,余亚华正式委托邹东春夫妇全权经营“福元昌号”茶庄,经过慎重考虑,把茶庄复兴地址选在现代普洱茶集散地勐海县,兴建勐海县福元昌茶厂,由邹东春在勐海经营管理。


“为什么老字号的传人会放心把自家的品牌交到你们手中?”我忍不住问到。

“一来,我们与福元昌后人早已熟识,他们知道我们了解茶事,用心做茶,有坚定的信念与极强的为人处事原则,大家心念合一,就是把福元昌的技艺与精神传承下去。

二来西双版纳不像沿海地区,受到的教育和互联网的熏陶那么浓重。而我们算是当地受过比较高文化教育的。除了制茶本身,我们还知道怎样去运营,怎样让老字号重新走入人们的生活。”

2013年嘉德拍卖,福元昌一筒茶拍出了1035万,让人们感受到福元昌茶王的魅力,所有在世流传的老茶中,福元昌的茶口碑都很好。

现在传承福元昌,是在传承一段历史,一种文化,更是传承老字号的精神。余福生恪守商业诚信,对茶品的把控严格,选料很严格。

复兴福元昌号茶庄,就是要保留下福元昌最为正源的传统,保留最为完整深邃的灵魂寻根地。

他们深知,老字号诞生时的社会环境与现在的社会环境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要在新环境中生存,必须要找准能够发挥自己优势的定位,把福元昌老字号向现代品牌转型。

首先,他们都是高学历者,懂得利用现代化的管理去要求茶叶的质量,同时为了茶叶的生产营造完善的环境,确保每一片普洱茶的纯正与优良。

同时,在包装细节上他们做了一些完善,体现最传统的文化符号,从祭茶图到手写书法,从内到外的体现东方文化的手作之美。她把这些理念贯穿到福元昌的每一个细节中,希望更多喜欢传统文化的茶友,能够在在这个细节中也感受到他们的用心。


为了让“老字号”光荣地走出去,他们在全国和很多文化中心、茶馆合作。同时成功签约韩国、日本代理,并在香港成立品鉴中心,让福元昌的产品走向世界。

真性做茶,任重而道远。聂素娥说,他们还在这条路上努力,未来还很长。


内容汇编:末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品质见真章,福元昌茶厂合法呈现福元昌老味道
贺开的美,要去睡,才能体会!这茶山民宿好诱惑,没有之一
茶行业适合直播带货吗?
普洱百年老字号[同兴号、宋聘号、同庆号、福元昌号]
用1095个日夜,见证一个百年传奇茶叶品牌的再次闪耀
百年的龙马同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