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岁月台湾 | 有多少人对这片土地一知半解

             密

为了遇见你,我一直流浪

遇见书舍

 说               

                              时              的

大多数人对台湾的最初印象大概都来自小学课文《日月潭》,课文上这样写着: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它在台中附近的高山上。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湖中央有个魅力的小岛,叫光化岛。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再到后来,我们学到了余光中的《乡愁》,浅浅的海峡把我们分成两半。直到现在,这个宝岛已经是中国几代人的牵挂了。

 这片土地 -

我喜欢了解这片土地。从音乐,文学,影视作品中,“台湾制造”出来的独特,透露着温情又倔强的情绪,这份温情有着血浓于水的亲情,也有着漂泊不知所措的孤独;而倔强则是新一代台湾人成长的符号,带点野性的放纵不羁。

甲午战争,《马关条约》签署之后,台湾就开始了它的漂泊,从那时候开始,我们对于它的了解少之又少,连历史书上都找不到任何的痕迹,仿佛被遗忘了一样。而1949年后,台湾更是变成了许多人心目中的疼痛与牵挂,传过来的消息也大多数是娱乐消息,或是那些被放大的蓝绿营互相撕的新闻。影视作品的隐约折射过于零散,别人的片言只语又过于主观,究竟这些年台湾发生了什么,他们的历史又是怎样的?我想许多人都想更深一步去了解。

由秦风编著的《岁月台湾》,记录了台湾1900年以来的沉浮,390张珍贵的照片,较为客观的视角,一年一年,说着台湾这些年的筚路蓝缕和欢喜哀愁,甲午战争,日本投降,国民党迁台,蒋经国建设台湾,两岸遥望与对话........这些熟悉又陌生的人物,在一幅幅饱经风霜的照片中鲜明了起来,他们的过去仿佛是我们另一种可能命运的延续,在夹缝中书写着奇迹与迷茫。

-  台湾的过去  -

一旦说起台湾的过去,许多人就会脱口而出国民党,然后就劈头盖脸地数落一番,这种狭隘的认知不知道现在仍存在多少人的心里。连最基本的历史事件都没有搞懂,就摆出了胜利者的姿态,对此,我是极其厌恶的。历史的记载向来对失败者不友好,而所有对失败者的辩护都会认为是瞎扯,反叛,无意义的。但站在历史之外,那些说着的意义是否又真的具有意义呢?站在对立面,看失败者,我们把这些罪过放在不被选择的土地,是否又是应该的?无论是对于哪个地方,哪段历史,哪个朝代,历史两个字的最终意义在于何处?我始终认为它的意义永远只存在于它发生的本身,而不是本身之外的任何时候。因此,我们的痛恨,我们的怜悯,我们的仇视,有时候好像看起来特别愚蠢。同样,站在他们的角度来看这些过去,也是如此。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读台湾的过去,我想专注于它的人文,它的生活,它的发展,会更好地让我们对这片土地进行了解。如侯孝贤导演的电影《悲情城市》,这是第一部描写台湾二二八事件的电影,以裕仁天皇的投降诏书开头,以“大陆易守”结尾,用时代作为背景,着力描绘了那时候的人与事,将这个残酷的历史事件平和地叙述出来,然后用现代人的眼光再次去体会那时候的悲情,再从中去发掘更深层次的东西,如“悲情城市”的兴盛与兴衰。又或是魏德圣导演的两部史诗般的巨作《赛德克·巴莱》,它所阐述的命题,不仅仅是属于历史上台湾原住民的壮烈牺牲,更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当我们愿意去探讨台湾这些过去,对于这个地方又怎会仅仅是冷血的嘲讽和那些高傲的姿态,甚至是仇恨呢?

 台湾的现在 -

意识形态的对立好像已经愈演愈烈,这种现象存在于整个世界,互联网可以把每一个人心里那份自私赤裸裸地放出来。关于社会制度的讨论与选择,其实在有人类以来,就存在,从过去到现在,世界上从来都不是只有一种制度在运行,而选择也不是一个偶然或是必然的结果,是顺其自然而来的。如果说起台湾人,就马上给他贴上某一个标签,这样会不会有点“恐怖”,如果用这种标签去将中国人分类,那岂不是没完没了,不用别人攻击,自己先自毙?横看成岭侧成峰,我们的祖先千百年来都在教育我们学会辩证思考去看待事物,在一切没有对错之分的事情上,是不是应该学会冷静与尊重?

当然这些不是我们必须去做决定的事情。如果每一条道路的终点总会是相遇,那现在彼此所走的道路只是崎岖一点。

 台湾的文学  -

我读过的台湾文学称不上多,但在这些作品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台湾文人的文字是温顺的,平静的,且不失应该具有的大道理,这大概是与他们的国文教育以及文化传承有很大的关系。我们知道台湾曾有长达半世纪的殖民时间,当时的日本不断尝试将中国传统文化铲除,台湾人在这个过程中展现出了不折不挠的中华民族精神。

1949年国民党迁台之后,就开始清除日本殖民主义的文化影响,致力于全面恢复中国传统文化。他们发起了“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延续着中华民族命脉,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台湾保持着传统的伦理秩序。也在他们的文学影视作品上多次见到四维八德(四维出自《管子》:国之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在宋代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后来孙中山演变为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同样在国文课本上,他们文言文的内容达到50%以上。所以在近代的台湾诞生了不少有影响力的文艺学者,李敖,蒋勋,林清玄,三毛,白先勇,余光中,席慕蓉,朱天心,简媜等,都或多或少影响着中国近现代文学。其中不乏对封建愚昧的批判,对民族劣根性的挑战,讽刺人性的刻薄尖酸等。这些不好听的话都被很好地保护着,并被人民听到,也算是弥补了我们缺失的文学声音。当然现在的台湾文学发展如何,我就没有更多的知识去评论了。

儒家文化千百年来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我更希望当现代的我们回头来看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不应该只是儒家文化,也不应该去害怕其他声音。传统不是封建,批评不是挑衅,革命不是反叛,文学的开放自由反映着社会的包容,文学的魅力在于不是非黑即白,而在于他的未知。

后语:

从1900年至今,岁月留给台湾的是那份独特的气质,有抗日归清的勇敢,有三民主义的责任,有如今挣扎自决的呐喊。这一百年来这个小岛的很多东西都在变,而唯一没变的是那迷惘的认同感。虽然《岁月台湾》这本书并不是百分百完整的台湾历史,部分叙述也有些草率,但是能填补了对台湾认知的部分缺失,也是一个不错的收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台湾日月潭
台湾日月潭4
台湾“日月潭”
2014年01月10日星期五(台湾第一日)
美文精粹|台湾(四)
文学与历史:四个人的百年中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