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于携号转网服务发展的四点建议

全面实现“携号转网”,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基础电信业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行动,是一项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和重大社会效益的惠民工程,是推动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2019年11月1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携号转网服务管理规定》。2019年11月27日,全国“携号转网”正式提供服务启动会议在北京召开。随着携号转网在全国上线,而时间上,又进入了5G时代,电信运营商将更加聚焦在存量用户的争夺上。携号转网全方位考验着电信运营商的综合服务能力,势必给电信运营商未来发展带来深刻影响和巨大压力。

从中短期来看,对于电信运营商未来发展,有以下四点建议:

携号转网不是刚需,不是高频,不宜作为进攻利器

根据工信部公布的试运行期间“携号转网”服务的相关数据:试运行期间,截至11月26日有316万用户选择了“携号转网”,占用户总量的1.8%。随着该项服务全面展开,加上电信运营商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在限制性条件进一步优化之后,再加上媒体的宣传,预计办理携转服务的用户量会快速增加。

但是,这项惠民服务,对于用户而言,是不是刚需服务呢?是不是高频服务呢?笔者认为,显然不是。因此,电信运营商宜确保服务办理流程通畅稳定为主,以携转后的服务尤其是第三方应用服务不出差错为主。只是给用户选择自己心目中好的服务商多了一种选择。好的服务商,这个是有很大主观因素的。

其实,在当前套餐资费水平下,对于用户而言,获得更好的上网体验,携号转网不是首选,选择全网通手机双卡双待或者双网双待,这才是更好的选择。比如,在上下班高峰期,出现网络拥堵甚至临时性网络故障,这种情况,多一个选择才更能满足自己日常其他刚需服务的保障。此外,就算转网服务办理流程很便捷,用户也一般不会转来转去折腾。

因此,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尽管携号转网会导致一些用户的净流出,即便是这种情况出现,也不宜将携号转网作为一个向对手进攻的武器来看待。否则,势必又将陷入恶性竞争境地。

携号转网不宜内部任务化

顺着第一点的思考,电信运营商内部如何对待携号转网工作,还有一个与广大业务人员直接相关的话题,那就是,携号转网是不是制定量化指标,并以KPI任务化方式进行内部下达?笔者认为,不宜这么做,至少,该项工作才刚刚展开,初期不适合这么做。

携号转网,从具体任务来看,无非就是两个方向,一个是从他网携转入的用户,另一个是从本网携转出的用户。携入任务,除了常规的营销推广手段之外,还有一些是靠好友亲友关系,或者一定的明补或者暗补方式进行,靠好友亲友关系,显然容易遭致业务人员的普遍不满,补贴方式,操作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如果下达携转入考核任务,一定会引发更多问题。同样,携出任务,要有效改变一个已经对服务产生不满的用户的转出,难度更大。

从实操上看,下达携转入任务比下达携转出任务更容易。但是,在携号转网才刚刚全国上线,就急着下达内部考核任务。在目前主要以完善服务流程,提升服务体验的初期,可能会带来更多内部经营管理问题。因此,从集团层面,有必要在考核任务上,自上而下有一个指导性文件给到各省地市分公司。

携号转网是检视自身服务和检视用户价值经营的镜子

根据工信部公布的试运行期间“携号转网”服务的相关数据:316万选择了携号转网的用户,从中国移动转出的用户较多,占总转出人数的57.6%,而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转出用户分别为16.3%和26.1%。而在选择转入运营商时,有49.3%的用户选择了中国电信,转入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比例分别为28.1%和22.6%。面对这些数据,电信运营商如何正确地看待这些数据是关键。

首先,每一个办理携转业务的用户都有各自不同的不满原因,因此,掌握这些不满意的具体原因,加以分类分析,并从中找到能够协调资源优化的内部问题,这比关注暂时的携转数据更关键。所以,携号转网工作是检视电信运营商自身服务问题的镜子。

其次,从用户价值经营角度,要结合不同套餐资费和实际消费的数据来看待,在注重套餐资费的情况下,是否还有进一步提升价值经营的可能。用户做出的选择,也反过来成为检视用户价值经营的镜子。

携号转网虽好,但基本的契约精神需要尊重

从媒体对携号转网服务的宣传报道来看,一方面,盛赞这是电信运营商落实中央落实惠民政策的积极举措。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在实际办理业务时,还各种细节需要优化。特别是,要求电信运营商要对一些限制条件进一步优化流程,以提升办理携号转网服务的体验。

但是,我们也应该明白,每一个用户的服务,对应的都是一个服务协议,不可否认,有些服务协议带有大家惯常认为的合理性质疑,更多的还是正常的服务协议条款要求。我们可以要求电信运营商不断优化服务协议,减少甚至杜绝霸王条款的出现。但是,对于正常的服务协议条件,我们还是应该去履行的。基本的社会契约精神,还是需要尊重的。

而从电信商的角度,在携号转网服务下,协议条款如何结合这个新要求进行完善,也是一项当务之急的工作。只有对协议条款进一步完善,也才能从尊重协议的角度,为电信运营商自身提供更好的权益保障,并降低社会不解造成的误伤。

总之,携号转网服务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最大的意义不是携入携出的数据表现,而是这些数据背后的内部经营管理问题,通过对内部经营管理问题的优化,从而提升服务水平。在5G时代,这种服务水平差异,将显得更加关键。

原文刊发于中国电信业2019年第12期,略有删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0全面推行一个号移动、电信、联通随便换,工信部放大招。
携号转网数据公布!中国移动用户大规模转入中国电信
移动开始挖电信墙角了!员工自带任务,必须让电信用户转网
携号转网有多难?“奇葩”业务要30年后才到期
携号转网的流程整理
历经十年试点,携号转网真的来了,你的运营商换不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