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陕西贫困山区的超级“超生户”(组图)

陕西商南县白鲁础乡小川村 (现十里坪镇)一对夫妻从1984年至1996年间先后生育10个娃。沉重的家庭负担使原本就地处贫困山区这家超生户更是雪上加霜。13年来这户人家的“事迹”被社会广泛流传。如今这对超生夫妻已步入中年,仍留守在山顶上几间破旧的土坯房里,与当年儿女满堂的喧哗显得有点凄凉。长大成人的10个娃和所有的农民工兄弟一样在外打工或上学,其中6个成家儿女生了9个娃,最多只生了两胎。28岁的二女儿生完第二胎后不久就做了绝育手术。2013年11月-12月,陕西省商南县,记者专访养育了10个孩子的超生夫妇陈道清、张绍娥,并探访超生娃长大后的生活,从而有了这组前后跨度13年的照片。图为陈道清、张绍娥的第5个孩子,同时也是家中“长子”,23岁的陈添庄一家。

这是拍摄于2000年6月28日的一张照片,地点在陕西省商南县白鲁础乡小川村。39岁的陈道清和36岁的媳妇张绍娥从1984年至1996 年间先后生育10个娃。为逃避超生检查,陈道清带着家人四处躲避,奔波途中亲自为媳妇接生六胎。在这张合影上,还有一个女儿过继给姐姐家。


[page]

陈道清夫妇严重违反计划生育,使得这户人家多年一直是黑户,并且影响娃们上学、外出打工等。2003年,当地政府考虑到这户人家的实际情况报上了户口。可一个户口本又没法填写全家人的信息,只好一分为二,给陈道清家里办理了两个户口本。陈道清说我们夫妻生了10个娃都长大成人,没花政府一分钱,却被罚款18130元。如今娃们也是靠他们的双手在外打工挣钱,同样是在为国家做贡献。

陈道清生于1961年,姊妹三人中他排行老二。父母一直供他高中毕业,后来成为一名民办教师。22岁那年父亲给他娶了媳妇。婚后媳妇生了1个女娃,第二年又生了个女娃。按照计生政策生二胎后要做绝育手术,陈道清不答应,被学校解聘。陈道清气愤地说:“乡里有4个和我一样的情况,为何其他人没被解聘?你不让生,我偏要生!”一气之下,陈道清带着媳妇和两个年幼的女儿回到了山里。


[page]

陈道清称家里人口最多时有14口人,包括年迈的父母。那时家里实在困难,连买食盐的钱都拿不出来。“村里人担心我们还不起不敢借钱。”陈道清说家里十几口人每年要吃5000多斤粮食、180斤食盐、10斤菜子油,加上娃们上学,一年的开销近万元。

媳妇张绍娥生于1964年,母亲生下她不久就送给了一对没有生育能力的张姓人家。19岁那年嫁给了高中毕业的陈道清。对于一个山里女子能嫁给吃国家饭的男人,张绍娥愿为这个家庭付出。为了给丈夫生个男娃,她连续生了4胎都是女娃,直到第5胎才是个男娃。为了赌气,张绍娥又连续生了5个娃,直到1996年做了绝育手术。在一次村里修公路,张绍娥请了3天假,却遭到村干部殴打。多年来,张绍娥身体一直不是很好。


[page]

陈道清家里这把剪刀非同一般,陈道清就是用这把剪刀亲自为媳妇接生了6胎。高中毕业的陈道清说,为了掌握生育知识,他在书店里购买了相关书籍。媳妇快临产时,从药店买来葡萄糖溶液、酒精、止血药和止痛药。先给媳妇喝两支葡萄糖溶液增强体力,一旦出现大出血就注射止血剂,疼痛难忍就服止痛片。娃从娘胎里出来,用事先准备好的线绳将胎儿系带扎好。这些年接生6个娃都很顺利,从未失过手。

陈道清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10个娃都很听话,知道家里贫困生活艰难。娃们每天上山开荒种地,硬是刨出来20多亩山地。全家十几口人,不可能花钱买粮食,完全是自给自足,娃们小时候都吃了不少苦。


[page]

娃们都知道自己每天干那些农活,分工明确。种地、放牛、砍柴,做家务等。姊妹之间很少发生争吵,谁有困难大家一起帮助。即使成家在外的兄弟姐妹们哪家遇到困难都会齐心协力。虽然四处奔波,每到过年,娃们都会回到山里团圆,孝敬父母。

2005年10月28日,陈道清在山上开垦了20多亩荒地,还饲养了两头牛、两头猪、8只鸡、两条狗。陈道清还动员娃们上山挖草药,根据采摘数量进行奖励。第1名奖励1包方便面,最后1名奖励两个核桃。为了完成父亲布置的任务,娃们每天都会将自己采摘的数量写在门板上,月底进行评比。


[page]

陈道清夫妇生下的10个娃相处的非常和谐,在这个大家庭里,娃们有着一种特有的凝聚力。小时候他们对国家生育政策并非了解,但娃们都非常理解父母,特别是对母亲有一种深情。但面临家庭巨大的压力,娃们发誓要改变贫困现状,哪怕再苦再累也得承受,一定要让爸爸妈妈过上好日子。

曾经做过民办教师陈道清懂得知识的重要性,面对家境贫困,他无法满足家里的娃都上学。为此,陈道清只让男娃上学,女娃在家务农。接受乡村教育的男娃再将每天学到的知识传授给其他的兄弟姐妹们。家里没有黑板,10个娃挤在漆黑的屋里,隔墙木板成了娃们学习文化知识的唯一场所。


[page]

2005年10月28日,陈新明是家里最小的儿子,在村里的小学上三年级。陈道清说:“养儿防老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正是这种观念自己才被学校解聘。当媳妇第5胎生了个男娃后,我心里总是憋着一股气,你不让生,我非要生。现在看来,娃们多了还是负担太重。”

8年后的2013年12月2日,陈道清10个娃中除老九陈新旺在校外,其余全部在外打工。这些年娃们去过山西小煤窑、河南金矿等,还有上海、西安这样的大城市从事体力劳作。17岁的陈新明在家中最小,本来可以继续上高中,但家里经济困难,他将省下的学费留给了哥哥,辍学后跟随哥哥在西安建筑工地打工,哥俩主要是在高层建筑勾墙缝。陈新明说高空作业虽然危险,但收入高一些,每平方有6元钱收入。我和二哥每天太阳升起干活,太阳落山收工,除去吃饭,每天有150元收入。陈新明就担心别人查看身份证,因为是未成年,他害怕给老板添麻烦。


[page]

23岁的陈添庄在家中排行老五,在男娃中排行老大。2010年在外打工期间认识了一位湖北籍女子,两家距离很近,只需要1个多小时山路。婚后媳妇生了个女娃。但在陈添庄观念里仍想再生个男娃。他认为自己是家里男娃中老大,陈家的香火要延续下去。媳妇并不赞成他的观点;看人家城里人生男生女都一样,为何非要生个男娃?最后夫妻俩达成共识,等到经济条件好一些再生一个娃,不管生男生女绝不生第三胎。

2003年夏天,18岁的二女儿陈新珍和17岁的三女儿陈新莲跟随一位湖北籍女子来到西安打工,被介绍到南郊一家美容美发厅。后来老板逼她们姐妹俩出台接客。姐妹俩这才弄清楚原来这里是一家黑店。趁老板没注意,姐妹俩逃了出来,带来的200元钱早已花光,姐妹俩三天没吃一点东西。后来在亲戚的帮助下姐妹俩来到312国道一家路边餐馆打工,老板嫌姐妹俩不会写菜谱,安排打杂,每月200元收入。


[page]

2004年,大女儿陈新荣嫁给了本村大自己8岁的房学军,男方家境也不是很好,还欠下7000多元外债,欠款要他们夫妻共同承担。这对年轻夫妻没举行婚礼,男方家里没给彩礼,女方家里没有嫁妆,只是新娘来到男方家里开始新了的生活。陈道清说几个女儿出嫁都没要男方家里的彩礼,我们也没有陪嫁妆。对方都知道我们家贫困,只要娃们生活好就满足了。

陈道清5个女娃全部出嫁,娃们既没有在婆家居住,更不可能在娘家生活,她们都在出租房里陪娃上学。大女儿陈新荣在20里外的乡政府租房陪娃上学,丈夫在山西小煤窑打工。她说,每月母子3人需要500多元生活费,再加上房租、电费等每月至少要花1000多元。图为2013年11月26日,记者去拍摄的陈新荣与两个孩子。


[page]

陈道清6个成家的娃都表示不再多生,他们非常明白多子并非多福,尤其是抚养娃的成本太高。28岁的二女儿陈新珍更是果断,生了第二胎后不久就做了绝育手术。她说:“打死我都不再生了!”这几年陈新珍主要是留守在家带两个男娃,由于娃上学距离家里有30多里山路,并且山里只有他们一户人家,其余的人都搬走了。几天前,陈新珍在乡政府附近花了18000元购买了别人三间土坯房,方便娃们上学。

陈道清夫妇生下的10个娃中有5个上过学。如今唯有18岁的老九陈新旺在商南县一中上高三,其余的全部在外打工。陈新旺称再过几个月就要迎接高考,压力很大,兄弟姐妹们为了我都辍学了,全家人的希望都寄托在我身上。

陈家的“事迹”传遍全国,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有人谴责,也有人同情。一位上海老大妈得知陈道清家里10个娃,写信告知一定要让孩子们上学,并且寄来1700元学费供孩子们上学,全家人非常感动。陈道清还专程下山花了14.5元给老人打了个长途电话,表示感谢。不久前,陈道清打听去上海需要花多少路费。他们夫妻俩打算经济条件有好转后,一定要去感谢这位曾经在家里最困难之时帮助过自己的上海大妈。


[page]

2013年,陈道清夫妇早已年过半百,与13年前家里人头攒动相比显得是如此清净。如今夫妻俩仍坚守在山顶上,和外界来往不多。3年前,家里人都在地里干活,窃贼将房产证、土地证都偷走了。陈道清说要抓紧补办,18大政府出台了城镇化建设,说不定家里这些土地和房子还能值点钱。有了钱就搬到山下居住,毕竟我们夫妻俩都上年纪了,山上也只有我们一户人家。不过,每到过年娃们都会回家,去年花了1万元盖起了两间土坯房,这样娃们回来都能挤下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版友的烦恼
自从二胎开放后,让我惊讶的不是生不生二胎,而是……
大声唱歌
男娃or女娃?——一验一个准
计算男娃女娃的方法,准得没朋友!比清宫图还要靠谱哦
婚外情越久越是靠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