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蓬勃的生命
——内敛中的张扬
1.
自打其脸的事终于发生在了我的身上。
时光荟萃了岁月的精华,看来,吸食人间烟火的肉身凡胎终究会随着时间的流转,明了更多的人和事。
人灭寂后终归于尘土,跟草木一起,成为了大自然肌体的一部分。
人们常常慨叹草木一秋,与恒久的宇宙比起来,人何尝不也如此吗?
短暂的人生啊!
2.
打脸的事情是这样的。
至今说起来,我都有些羞愧。这只能归“功”于自己的浅陋。
赵孟頫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十一代孙,是太祖之子秦王赵德芳的后人,因秦王被封在了湖州,因此,赵孟頫便 成了湖州人氏。
生于南宋末年的年少的赵孟頫,其朝代的更替与他有又多少干系呢?
元世祖忽必烈赏识他的才华,重用他为官。
此时,他的家境已经及其贫寒。
他为人正直,处理政务公道,不阿谀逢迎、不趋炎附势、也不钻营,还为老百姓办了许多实事。
在他69年的生命时光里,还写了那么多的字、画了那么多的画、作了那么多的诗,临终的那天仍在观书作字,可见他的自律、可见文字已经与他的生命连成了一体。
他的整个人便是浸润在笔墨中的人了。
一个活成这样的人,对于自己是何等的无憾,对于别人是何等的楷模;他的书画给一代一代的后人带来了多少精神的给养啊!
还有他的“书画同源”的主张,他直追古人风范,继东坡之后,他扛起了文人画的大旗,开启了一代新风。
把自己的生命活成这样的人,难道还不够吗?为什么还有人非要耿耿于怀他是前朝的遗少又要侍奉后朝的统治者而鄙薄他呢?
真的是浅薄而又狭隘哦!
吾为吾羞之!
3.
就像那些竹子,深深地扎根、默默地潜藏,韬光养晦中吸吮着天地的营养,从见天日的那一刻起,就深谙的了得、也深刻的了得!
它们用自己的实力拔节生长,不惧风霜 也不畏浮云遮望眼。
赵孟頫生活在南方竹乡,而湖州亦是文同终官之处,湖州有广袤的竹林,是理想的息心居所。
正如他《自写小像》所绘,栖身竹林,体竹至亲,仿佛游心于天地之间。
(绢本图绘竹园风景,紫色细竹下端修长,上端竹叶茂盛,迎风飘舞;溪水从园中穿过,水流湍急,与石块激出漩涡;图中赵孟頫身着一袭白袍,手持细杆漫步在竹园中,学谢鲲丘壑故事,颇具魏晋风度。)
赵孟頫崇尚自然,认为书画“贵有古意”。古意,非古之形貌,而是古之气象,去妍而存质,更与达人贤士的襟怀、品格有关。
他以“九叠法”写竹,在“以书入画”上作了大胆的探索。
他在《秀石疏林图》中作了总结,“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一语点出“书画同源”的要旨。
对于“写竹还需八法通”,赵孟頫在题《柯敬仲墨竹图》时,作了更为详细的诠释:“写竹竿用篆法,枝用草书法,写叶用八分法,或用鲁公撇叶法,木石用折钗股、屋漏痕之遗意。”
4.
画面里有古木的历史感、沧桑感,更有竹叶的蓬勃生机。
赵孟頫之绘画思想。
“石”要画出“飞白”,通过起、承、转、合来表达山石的苍劲浑厚之感,侧笔(30度)、干笔、起伏之状,用笔的弹性去表现;“木”须“篆籀”笔法,即通过有节奏的曲折的变化传达出金石的味道,偏中锋用笔、枯散锋、稳健、含蓄、内敛的线条,圆润古拙。
写“竹”得“八法通”(以书入画),强调的是“书写性”,每一根线条都是“起、行、收”的体现。
他的竹竿很细,是有内容的线,小枝松动、飞扬、内敛中又有跳动,真体内充;竹叶很大、里面有很多的曲折变化、没有那么锋利,却体现了内在的气韵。
通过气息来表达生命力。
( 《古木竹石图》)
5.
练习:
岁月的暖,漫过时间的河,抚过蓬勃的 心扉,在斑驳的路上,聆听花开的声音……
横塘梅 2023.3.29
创作不易,如果喜欢,点个赞和“在看”吧,感谢关注和支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国历朝历代画竹名家名作精品赏析
说竹,画竹
〖名家書法〗赵孟頫专栏第32辑:《湖州妙嚴寺》
他背叛了自己的家族与国家,却被赞为“上下五千年,开一代风气”
赵孟頫《湖州妙严寺记》 放大版35张
赵孟頮书法精选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