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修远之思:谈谈"息壤在彼"


七年(癸丑,前308)

1.秦国和魏国在应城相会。

2.秦王派甘茂联合魏国,攻打韩国,并命令向寿作为助手同行。

甘茂到魏国以后,命令向寿回国,对秦王说:“魏国已听从臣的话了,希望王不要出兵攻打韩国!”

秦王在息壤迎接甘茂回来,并问其中原因,甘茂回答说:“宜阳虽是大县,其实称得上郡了。现在王冒着数重危险,奔波千里而来,很难攻得下。过去鲁国有一个和曾参姓名相同的人杀了人,人家告诉曾参的母亲,曾参的母亲还是神色自如地织布,一点儿不为所动。等到接连三个人都来告诉她的时候,曾参的母亲立刻丢掉梭子,放下机床,跳墙逃走。我自认贤能比不上曾参,王对我的信任也不如曾参母亲对曾参,而怀疑臣的人更不只三个而已,我害怕大王也会不信任地投下梭子啊。从前魏文侯命令乐羊率军攻打中山,三年之后攻下了。乐羊回国论功行赏时,文侯拿出一箱子毁谤他的信件给他看。乐羊看后再拜叩头说:'攻取中山不是臣的功劳,而是国君的力量啊。’现在我只是个羁旅的臣子,如果樗里子、公孙奭挟持韩国来商议国事,王必定会听从他们的话,如此,王不但欺骗了魏王,而我也会受韩相公仲侈的怨恨啊。”

秦王说:“我绝不听他们的话,我和你可以立下盟誓为证!”于是在息壤歃血为盟。

这年秋天,甘茂和庶长封率领军队攻打宜阳。

修远之思评

甘茂是战国时期楚国下蔡人,曾经跟随一个叫史举的人学习百家之术。

史举只是当时一个看守城门的人,但是他涉猎颇丰,学问很高,所以非常自负,曾经对人说他的学问不下于鬼谷子。

可是他不像鬼谷子有那么多的学生可以为师父扬名,他只有一个学生,这就是甘茂。

后来甘茂学成出师,通过张仪和樗里子的关系得到了秦惠文王的召见,一见之下,便得到了秦惠文王的肯定,被封为将军,帮助魏章夺取了楚国的汉中地。

后来秦惠文王死了,秦武王继位,任用自己的亲信,张仪和魏章受到排挤离开了秦国,恰逢蜀地起兵反叛,甘茂领军平定了叛乱,厥功甚伟,于是秦武王封他做了秦国的丞相。

有一年秦武王想要发兵攻打韩国,夺取其三川之地。便找来甘茂,跟他说了自己的想法。

其时秦武王继位不久,加之正逢壮年,野心勃勃,秦国国势正炽,秦武王的野心也就越发膨胀,他想打通三川之地,就可以直逼周国,一窥象征着天下最高权力的九鼎宝器了。

甘茂当然明白秦武王的心思,于是请求和向寿一起出使魏国。

因此前不久秦魏两国刚刚在应城举行了会盟,重申了两国友好的外交关系,所以他要出使魏国,和他们约定共同攻打韩国。

到了魏国以后,甘茂请向寿提前回国,并请他转告秦武王说,魏国已经同意和秦国组成联军,但是要请大王慎重考虑,不要攻打韩国。

并对向寿说,如果此事成功,那么所得功劳全部归于向寿。

于是向寿回国,按照甘茂的吩咐原原本本地告诉了秦武王。

过了没多久,甘茂出使魏国归来,秦武王特地赶到息壤迎接他,并询问他不要攻打韩国的原因。

于是甘茂向秦武王阐述了自己的想法。

原来想要打通三川之地,必须拿下韩国的宜阳,宜阳虽然名义上是一个大县,但是它城高粮多,其实力可比拟一个郡。

如果秦国要攻打此地,首先是大军长途跋涉,千里征战,其次所经之地都是凶险安分,想要攻打宜阳,十分困难。

以上这些是客观上的原因,如果努努力还是可以克服的,但是还有一个人力上的原因,甘茂向秦武王讲了一个故事,叫做"曾参杀人"。

曾参是孔子的弟子,儒家的重要传人。

有一年曾参的母亲正在家里织布,忽然邻居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说曾参在外面杀了人了。

曾母当然不相信这种话,曾参是有名的贤者,怎么会做出这种违法乱纪的事情呢,于是继续安心的织布。

过了一会儿,又一个邻居跑了进来跟她说了曾参杀了人了,曾母还是不相信,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曾母非常有信心。

可是过了一会儿,又跑来一个人说了同样的事情。

曾母终于坐不住了,赶紧翻墙跑了。

甘茂想用这个故事说明什么呢?

就是一个信任的问题。

就连像曾参那样的贤者,他的母亲应该是最相信他的人了吧,可是你看,只要三个人来跟她说曾参杀了人,他的母亲都吓得翻墙逃跑了,更何况甘茂呢。

首先甘茂的贤明不如曾参,秦武王又不像曾母信任曾参那样信任甘茂,再加上嫉妒甘茂的人可不止三个,满朝文武看甘茂不顺眼的可多得很。

这样一来势必引起秦武王对甘茂的猜忌,肯定会中断这次计划。

说完这个有点久远的例子后,甘茂又说起了张仪的例子,张仪为秦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凭着他一张口打破了山东各国的合纵计划,使秦国得以兵出函谷,逐鹿中原,可是天下人称赞张仪的人不多,称赞秦惠文王的人反而很多

为什么呢?

因为张仪不是个完人,他虽然能力很强,但是得罪了很多人,那些人一直都在诋毁张仪,是秦惠文王一直坚持相信张仪,才使张仪建立了那么多的功勋。

同样的例子还有魏文侯派乐羊攻打中山国,魏文侯生活于战国初期,就是他首先任用李悝实施变法,开启了各国变法图强的序幕。

有一年他派乐羊攻打中山国,战事旷日持久,整整三年才彻底打败中山国。

等乐羊凯旋之后,魏文侯拿出一筐的奏折给乐羊看,原来全都是诋毁乐羊的内容。

乐羊吓得冷汗流了一身,向魏文侯表示攻下中山国全都是大王的功劳。

甘茂只是一个外邦人,秦国朝堂上有樗里子,公孙奭等人用事,如果他们拿攻打韩国的事情说三道四,秦武王必定会听信他们,到时候事不成功不就,不仅甘茂要受到韩国相的怨恨,秦国也同样会背负欺骗盟友的罪名。

基于以上的原因,甘茂才劝秦武王不要攻打韩国。

秦武王很认真地听了这些话,他当即表示绝不会发生这种事,甚至可以和甘茂立下盟约。

甘茂一看秦武王如此坚决,终于答应领兵攻打韩国,战事绵延了五个月之久,果然如甘茂所料,樗里子,公孙奭等人开始议论纷纷,而秦武王也有所动摇。

甘茂听说后,只回复了一句话"息壤在彼",提醒秦武王不要忘记息壤的盟约。

秦武王恍然大悟,继续派兵增援甘茂,终于在秦王的大力支持下,成功获得了宜阳之战的胜利,打通了秦国与周国之间最后的障碍,从此秦国与周国成了邻国。

甘茂通过自己的智慧,提前预料到了事情的危机,并提前做好准备,化解于无形,他能取得如此高的地位绝非偶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秦武王谓甘茂曰
举鼎而死的秦武王,在位仅仅三年,却为秦统一天下立下惊天功劳
甘茂讲述曾母怀疑曾参,秦武王因此立下息壤之盟,最终拿下宜阳
战国时期秦国二任王秦武王
《群书治要》•《史记(下)》《吴越春秋》《史记列传》(八)
玩举重而死的秦武王赢荡是个怎样的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