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群鸦盛宴:纳粹治下的德国社会


人们常说,德意志历史上曾有三个帝国。

神圣罗马帝国(962—1806年)为第一帝国,霍亨索伦家族的统一德意志帝国(1871—1918年)为第二帝国,希特勒则建立了德意志第三帝国(1933—1945年)。

实际上纳粹上台时德国的正式国名仍是“德意志国”,1943年改为“大德意志国”。

但人们仍然习惯称呼纳粹时代的德国为“第三帝国”。

德意志第三帝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极权国度、警察国家。

1933年,刚上台的纳粹成立了由5万人组成的辅助警察组织。

其中有两万五千名冲锋队员和一万五千名党卫队员。

国会纵火案的第二天,纳粹政府颁布法令,实际上废除了宪法规定的各项公民自由。

6月,希特勒开始取消反对党和自由工会。

7月,希特勒宣布纳粹党是德国的唯一政党,试图维持或组织其他政党的家伙统统被送去做苦役。

当局对各地的共产党人、社会民主党人、工会干部、犹太人等实行“保护性逮捕”,成千上万的人被送往集中营

据不完全统计,到1939年战争爆发前,共有大约二十二万五千名反法西斯人士被判刑。

他们的总刑期高达60万年。

纳粹掌权后禁止所有对政府的批评意见。

有个传播很广的祈祷词:“上帝啊,为了不使我进达豪(著名集中营),让我成为哑巴吧。”

爱讲政治笑话的德国人自嘲:

“讲新笑话有什么奖赏?”

“三个月达豪。”

这可不是杞人忧天。

当时德国著名的喜剧演员维尔纳·芬克就被抓进了集中营。

芬克编了不少讽刺第三帝国的段子,比如谈言论自由的:

有个人去看牙医,牙医说:“请您张开嘴巴。”

病人回答:“为什么?我根本就不认识您。”(意为不面对熟人不敢张嘴讲话。)

芬克的起诉书里全是政治笑话和搞笑歌曲,法官为了取证还让他当众表演,导致法庭气氛欢快得像个搞笑剧场。

进了集中营以后,芬克表现出了“绞刑架下的幽默”,下面是他在监狱里创作的笑话:“你们也许会奇怪,我们为什么这么开心和愉快。告诉你们吧,朋友们,这是有原因的:在柏林我们很长时间没有这样开心了。当时的情况与现在相反,那时我们只要登台表演,背后就冒出一股凉气。心里害怕,害怕进集中营。现在你们看,我们不再害怕了:因为我们已经进来了!”

随着纳粹掌握政权,纳粹党人纷纷进入政府部门。

希特勒的“老战士”们大量涌入公务部门。

仅帝国邮局一家就至少接纳了三万多名“有功的纳粹党员”。

汉堡的冲锋队干部保罗·埃勒胡森本来是个失业的售货员,纳粹当政后一跃成为行政专员、州政府高级顾问和青年事务办公室负责人。

但他一点也不珍惜,很少去上班,天天喝得酩酊大醉。

在经济上,纳粹党也为自己大开方便之门。

德国财政变成了“纳粹党的自助商店”。

1938年吞并奥地利后,财政部为当地纳粹党“老战士”提供了2000万帝国马克。

根据汉堡州档案记录,当地警察局的小金库负责向冲锋队提供补助金、旅行和疗养津贴、医疗补助,甚至还要为冲锋队打手支付罚款。

汉堡州内政部长就是一个冲锋队干部。

有冲锋队员从市财政领取补助去镶牙,因为他的牙是“在与共产党人的斗争中”被打掉的!

希特勒还需要得到军队的支持,为此必须清洗纳粹党内部的反对者。


首当其冲的就是日益膨胀的冲锋队。

冲锋队领袖罗姆自以为立下汗马功劳,骄横自大,到处插手争夺政治特权,甚至准备用冲锋队武装取代国防军。

为了争取军队支持、加强党内控制,希特勒决定牺牲掉昔日的忠犬。

1934年6月30日,希特勒令党卫队发动“长刀之夜”,杀死罗姆以下冲锋队头目一千余人。

有人讽刺说,德国宪法增加了新条款:部长由元首任命和枪毙。

这一果决行动清除了纳粹党内的政敌,同时为希特勒赢得了国防军的效忠。

随后,兴登堡于1934年8月去世,希特勒成为“元首兼国家总理”,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

纳粹的一体化专政就这样一步步建立起来。

站稳脚跟的希特勒政府开始对在德犹太人进行迫害,并清除一切民主主义、人道主义、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影响。

1933年5月,纳粹党组织了一次焚书行动。

德国所有大学城公开烧毁“非德意志文化”的书籍。

许多著名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的著作遭了殃。

在柏林洪堡大学对面的广场上,希特勒青年团成员把两万册图书付之一炬。

被烧毁的书籍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卢森堡、李卜克内西等著名革命家的著作,爱因斯坦、海涅、杰克·伦敦等人的书也名列其中。

爱因斯坦本人被迫停止工作逃到美国。

稍有进步思想的人士都受到排斥,连学习现代艺术的人士都无法幸免。

著名的包豪斯建筑学院被扣上“文化布尔什维主义”的大帽子而解散,学生和教师纷纷流亡。

焚书和迫害体现了希特勒政府对待科学文化的态度。

纳粹党徒扬言说:“一个科学家以一生发现一个细菌而自夸自得,而一个清道夫一扫帚就能把一千个细菌扫入水沟。”

德国教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柏林大学一度由一名兽医担任校长,就因为他是冲锋队队员。

这位校长为柏林大学开设了25门种族学方面的课程和86门与兽医有关的课程。

学校的教育内容变得奇怪,生物、地理、德语课重点讲种族论和地缘政治,数学课则花大量时间计算炮弹飞行轨迹和枪炮瞄准提前量。

按照希特勒的要求,德国青年将被培养成狂热残忍、令人望而生畏的人,“我要从他们的目光里看出骄傲的神色和猛兽般的狂野……”。

这样看来,希特勒眼中的理想青年说不定已不是人类了。

当然,希特勒政府不能光靠思想控制和迫害执政。

纳粹党还面临着很多难题:履行上台前的承诺,振兴德国经济。

纳粹上台时,德国失业人数高达六百万。

1933年6月,政府发表文告:“对失业发动强大的和广泛的攻势”。

从结果上看,到1936年,失业者仅剩一百六十万人,大战前夕更是完全没有失业者,似乎希特勒成功解决了经济问题。

其实,希特勒等人振兴经济、减少失业,一是兴建需要大量人力的公共工程——机场、高速公路、营房等,二是靠扩军备战,两者都是不可能长久持续的。

经济困境实际上并未得到扭转。

德国大宗采购消费协会所属企业的售货员数量增加了25%,同期销售额却下降了30%。

在停付国内外所有债款的情况下,德国国家负债还是从1933年的129亿帝国马克增加到1938年的315亿帝国马克。

1938年当年德国还有105亿帝国马克赤字。

同年军备开支超过了民用开支的50%,可以说不开战已经没有出路了。

纳粹党人的思路也很简单,解决经济问题的最终办法就是扩张生存空间。

希特勒决定:“最迟在1943—1945年解决德国的空间问题。”

戈林表现出惊人的坦率:“如果我们获胜,经济将得到足够的补偿。”

当然如果战败的话,纳粹也用不着考虑以后了。

巨额军备开支使德国人民背上了沉重的负担。

感谢元首赐予工作的德国人未曾想到,从1932年二季度到1934年二季度,德国工人的工资涨了近7%,而食品价格上涨了13%。

政府对此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大杂烩星期日运动”:每月有一个星期日只吃“大杂烩”,省下钱捐给纳粹控制的基金。

纳粹还制定了些十分“奇葩”的经济政策,例如向年轻夫妇提供婚姻贷款,只要女方婚后不工作,生育四个孩子后,贷款就无须归还。

这样就腾出了大量就业岗位。

这种把女性退化成生育机器的政策,让人感到既好笑又可鄙。

与此同时,大资本家和纳粹官僚却吃到脑满肠肥。

大工业家、大商业家、银行代表和纳粹党人共同控制德国的主要经济部门,共享丰厚的经济利益。

克虏伯在1931—1932年亏损964万帝国马克,而在1933—1940年净赚4600多万帝国马克。

本是一战飞行员的纳粹二号头目戈林,手下拥有400多家各类企业。

他成了德国最富裕的人之一,有至少六座狩猎庄园,其豪宅改造费用花了1500万帝国马克。

军备部长施佩尔后来回忆:“(纳粹)领导层已经极度腐化,甚至在战争的关键阶段也不肯放弃自己已经习惯的骄奢淫逸的生活方式”,包括“豪门广厦、狩猎小屋、地产宫殿、前呼后拥的扈从、摆满山珍海味的餐桌、储藏高档葡萄酒的酒窖”。

党卫军上将赛普·迪特里希拥有一座羚羊猎场,在这里他穿着丝绸衬衫和领带,用着金烟盒。

施佩尔认为纳粹领导层腐化堕落,“给人民做出了非常恶劣的样板”,戈林却感到不可理喻,某次他对施佩尔表示:“您这想法完全是胡闹。有钱怎么能不挣呢?”

施部长当然也不傻。

尽管在自己的回忆录里,施佩尔是一位看到希特勒给情妇爱娃塞钱都会不爽的理想主义者,但1941年他改装新房子竟花费167万帝国马克之多。

后来他又拥有了一座城堡般的庄园。

戈林还拿普鲁士州公有财产做人情,送给施佩尔一片至少100公顷的森林。

他们的同事,教育和宣传部长戈培尔博士,每年仅仅为报纸写社论就能拿到30万帝国马克。

戈培尔至少拥有三处宫殿般的豪宅和210公顷森林。

令人惊异的是,施佩尔与戈培尔在纳粹高层圈子里竟然还以清廉著称。

至于戈林,他的骄奢早已成为德国人的讽刺素材。

戈林的专列车厢花费132万帝国马克,全由国家财政支付。

他收藏了1375幅画作、250座雕塑和168幅壁毯,总价值足有好几亿帝国马克。

而这位大富豪每年的纳税额仅为190帝国马克。

戈林元帅深受“爱戴”,诺曼底被俘的德军士兵表示:“戈林是我们中的一员。他喜欢吃喝,喜欢女人,喜欢欺诈舞弊,尤其是喜欢欺诈舞弊。”

有人也许指望元首会站出来反对这样惊人的腐化。

但希特勒完全许可了属下的作为。

他的一位副官曾经要帮女友贷款2000帝国马克,结果银行直接表示我们送您两万。

银行代表保证:“元首是知道这个事情的,也同意这么办。

党卫军少将克里斯蒂安·韦伯的解释描绘出纳粹官员的心态:“今天的国家,是我参与建设起来的。那么国家就相当于我自己的公司,因此大可以坦然地接受礼物。

上台以前,纳粹曾经利用一些腐败案件攻击魏玛共和国的民主制度,占据了道德制高点。

然而实践证明,纳粹党徒嘴上都是主义,肚子里全是生意。

德国群众表示看穿了一切:“猪食槽还是原来那个,只是吃食的猪换了。

当时有个笑话说,有个女厨子做菜时缺油,于是拿了一面纳粹党旗在上面摇晃,别人问她为什么,她回答:“在这面旗子下,很多人都肥了。

不只是金钱、土地、豪宅,德意志民族在即将到来的大战中,还要为“第三帝国”首脑们献祭的,是无尽的鲜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战云密布: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战始末(2)德国吞并奥地利
从默默无闻到青云直上,施佩尔与希特勒的莫逆之交
影视推荐 | 审判纳粹 ——《纽伦堡审判》
第三帝国:噩梦沉沦
纳粹高官回忆战败原因:一误再误——《阿尔伯特·施佩尔回忆录》节选
帝国元帅戈林,一封电报使他陷入圈套,希特勒在暗堡发出追杀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