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善为道者
userphoto

2023.03.27 西藏

关注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译文】

古代善于遵循“道”的人,并非教导人民智巧伪诈,而是教导人民淳厚朴实。因为人民过于用心机和计谋,导致治理困难。如果用心机和计谋来治理国家,就必然会危害国家,成为国家的祸害;而不使用这些手段治理国家,才是国家的幸福。了解这两种治国方式的区别就是一种法则,常常遵循这种法则,就被称为“玄德”。玄德深不可测,远不可及,只有回归到真正朴素的“道”才能与万物和谐共存。

【解析】

老子在本章中提出了“以道治国而不以智治国”的主张。他认为,“民之难治,以其智多”,这里的“治”指的是和谐统一。老子指出,民众之间难以实现和谐统一的原因在于他们相互对立、相互冲突。而“智”指的是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的“智慧”。这种智慧与一般意义上的智慧不同,它导致人们相互冲突、相互斗争。相比之下,团结协作所获得的实际利益比运用这种智慧所获得的实际利益更为可观。

老子进一步指出,“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这里的“贼”指的是致使天下大乱的祸患或灾难,这种祸患和灾难就是人们把人类社会变成了一个猎场,而人们对于社会的态度和行径也就跟强盗的态度和行径无异了。因此,如果以智治国,只会导致社会更加混乱。相反,如果以道治国,就可以使整个社会和谐统一,达到国之福。

老子认为,人的智能就像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没有道德的基础而单纯运用智慧,那么就会成为天下的大祸患。在一般人看来,能够在自己所生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谋取利益并实现个人价值,那么这个人就是聪明之人。但老子的看法则完全相反。他认为,如果一个人仅仅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把人生意义仅仅定位为谋取私人利益和实现个人价值上,那么这就相当于把自己与整个世界对立起来了,势必会引起自己与整个世界的对抗与冲突。只有胸怀世界的人,才是合乎世界本质和道的本质的人。也只有这样的人才是真正充实、富有、自由和幸福的人。

知道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也需要审慎思考。经常意识到这种关系,就是所谓的“玄德”。这种玄德是深刻而遥远的,它与物相对立,只有透过物的反向运动才能到达极致的顺境。

那么,“玄德”是什么?不就是前文所说的“含德之厚,比于赤子”中的“德”吗?不就是“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中的“德”吗?不就是“道生之,德畜之”中的“德”吗?这种“德”是深入而遥远的“道”的“德”,因为道是世界的根本,而整个世界的存在实际上就是道德的存在。

在“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这句话中,“深”意味着不断深入,“远”意味着不断扩展。而“与物反矣”中的“反”指的是回归到存在的本源之中,即世界或宇宙。这句话可以理解为:玄德与具象的物不同,德是无形无象的,需要透过物的运动才能显现出来,必须透过物象去审视品味。一旦落于具象,就不再是德了。

通过对老子《道德经》的解读,我们可以领悟到一条人生规律:只有按照大道,做到敦厚朴实,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本章中,老子提到如果过于聪明,人们的心智就会变得虚伪狡诈,国家也会变得难以治理。同样的,这个道理也适用于个人。如果我们心机过重,就会感到疲惫不堪,而且会导致我们和周围人的关系逐渐疏远。如果每个人都阴险狡诈、善变多端,只想满足自己的欲望,那么整个社会就会变得虚伪不堪,让人厌恶不已。在这样的社会里,我们还能找到什么乐趣呢?

任何人都不想生活在虚伪的环境里,也不想与虚伪的人打交道。如果我们想摆脱这样的环境,避免和虚伪之人接触,就必须从自身做起。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我们都应该保持内心的纯真和真实,待人接物要秉承自然淳朴的品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回归本真,悠然自得,享受人生的美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止经
第65章 善为道者
清静经启示录006:有道者为何不与人争
第三十八章:道德沦丧的步骤
止学 【隋】 文中子
老子学院: 老子《德道经》 (《老子·德道經》實踐的十善利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