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侗乡第一寨"--肇兴侗寨(贵州行之二)

肇兴侗寨

小溪无意寨中流,

两面同生吊脚楼。

五座鼓楼含礼义,

祥和淳朴冠神州。

堂安田园

梯田次第逐山高,

碧水神奇坡半腰。

翠绿画图谁绘出?

农人辛苦献多骄。

2021年4月7日晚,夜幕降临,华灯闪烁。我们来到肇兴侗寨,这里的夜景非常漂亮。正面为塔式肇兴侗寨游客中心大楼,旁边还有错落有致的小楼,在夜空中金光耀眼。侧边则是一高两低的塔式建筑。

这里是2018年春晚分会场,因而声名鹊起。

大家纷纷拍照留念。

(此片为红叶先生拍摄)

在这里我们乘坐敞篷电瓶车向侗寨进发,一路夜幕笼罩,凉风习习。之前,导游已给我们介绍了肇兴侗寨的概况,今夜,我们将夜宿肇兴侗寨,感受侗寨风情。

据介绍,肇兴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东南部,占地18万平方米,截止2012年,居民1100余户,6000多人,是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素有"侗乡第一寨"之美誉。

大概20分钟左右,我们来到了肇兴侗寨大门口,层层叠叠如塔状的大门楼高大宏伟。

高低错落的塔式楼房在漆黑的夜色中闪耀着光芒。

近处的楼房被灯光镶上了金边,如一幅镏金画。

过了侗寨大门,街道商铺林立、灯火通明。

肇兴侗寨是鼓楼之乡,高达十几层的鼓楼被灯光装扮得光彩夺目。鼓楼从外观观赏像一座宝塔,飞阁重檐,气势雄伟。全楼为木结构建筑,这座鼓楼装饰精致,层层都有人物花鸟彩绘,正面一至三檐之间塑有"双龙抢宝"。

肇兴侗寨全为陆姓侗族,分为五大房族,分居五个自然片区,当地称之为"团"。分为仁团、义团、礼团、智团、信团五团。寨中五团,共建有鼓楼五座,花桥五座、戏台五座。

五座鼓楼的外观、高低、大小、风格各异,蔚为大观。在其他的街道也见到同样制式的鼓楼,鼓楼矗立在民居之间,分外醒目。鼓楼高度多为二十米左右,逐层收缩,最高顶阁内放置牛皮大鼓。顶部为攒尖、悬山、歇山等形式,顶端置葫芦形塔刹。底部多数系正方形,中央置火塘,塘火终年不断。

侗寨建鼓楼,是吉祥的象征,兴旺的标志,由全寨人集资修建。鼓楼的作用:一是侗寨的标志;二是侗族族姓的标志;三是侗族群众休闲的场所;四是年轻人社交的场合;五是接待客人的地方;六是集会议事的要地;七是传递信息或报警的工具。鼓楼的来源,众说纷纭。民间传说三国时,诸葛亮南征,曾扎营侗乡,为方便指挥,在营寨中修筑高亭,内置铜鼓,以鼓声传令,遂流传成为鼓楼。另有传说,鼓楼乃外星人留在地球上的遗迹。

肇兴不仅是鼓楼之乡,而且是歌舞之乡,寨上有侗歌队、侗戏班。每逢节日或宾客临门,侗族群众欢聚于鼓楼、歌坪,举行"踩歌堂"、"抬官人"等民族文娱活动。我们有幸见到鼓楼下面众多佩戴银饰的侗寨姑娘、小伙正在表演。

当晚我们就住在侗寨里的三层小木楼“乡风阁客栈”。

客栈窗外便是一条穿街而过的小河,瀑布整夜奔流,声声入耳,这是人生中一次难得的伴水而眠的体验。

次日,即4月8日,天刚蒙蒙亮,我们乘车在大山中几经盘旋来到位于山巅的堂安侗寨。

据介绍,堂安侗寨,距肇兴侗寨6公里,位于弄报山半山腰上,海拔840多米,是中国与挪威两国政府共同创建的"侗族生态博物馆"。

堂安侗寨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1795-1820年),全村共有居民170多户,800多人,以赢、陆两姓为主,散居于抱博、几定两岭之间。

堂安生态博物馆没有固定的馆舍,涵盖了堂安及其周边侗族社区居民生活、生产及其环境。博物馆向人们展示了侗民族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鼓楼、梯田、寨门、民居、戏台、花桥、古墓群、萨坛、瓢井、风俗习惯、民间艺术以及生产生活等内容。 

举目眺望,只见山间云雾缭绕,犹如仙境。梯田层层叠叠,婉如画卷。

目之所及,梯田与人家相伴,青山与云雾相连,如世外桃源。

(此片为红叶先生拍摄)

山坡梯田上的水次第抬升,波平如镜,这是位于山巅的水田。

在村寨的另一处观景台可观赏近处的梯田,其形状千奇百怪,互相勾连,如同一张彩画落人间。

站在高山云雾和高低错落的古寨前如同走进了古老的画卷。

(此片为北国之春拍摄)

堂安古寨,房屋建在山巅,高低错落的小楼都是木质结构,不见一砖一石,有的房檐还有彩绘,沿街房屋大多是客栈。

由于太早,狭窄的水泥路两边店铺大多没有开门。

古寨的房屋大多依山而建,木墙黛瓦,最上面一层是开放式建筑,这是侗寨建筑的独有风范。

我们惊奇在这高山之巅还有如此古老的建筑,也好奇这些高高的、密密麻麻的小楼居民是如何出入的。

每次见到街道边各种名称的客栈,都会想象如果在这里留宿一宿,抬眼便是高山田园,那将是怎样的惬意?

街边有一处飞檐翘角、两层彩色檐瓦房状的三角亭子,很有民族特色。

我们是当天最早一波来古寨的游客,大家对寨子里每一处建筑都很好奇,东看看,西摸摸,感受到的是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淳朴民风。

古寨里一颗高达几丈的大树枝繁叶茂,象征着古寨生机勃勃和人民生活的蒸蒸日上。

古寨中的公鸡随处可见,声声鸣叫,打破了古老村寨清晨的宁静,这样的场景让人时常忆起儿时的村庄。

在村头,两层木质楼房上面挂了几块牌子。一块是“黎平县肇兴镇堂安村脱贫攻坚前沿指挥部”,一块是“黎平县肇兴镇堂安村妇女联合会”,还有一块牌子上有“中国传统村落堂安村”字样,这应该是村里办公场所。这三块牌子传递了这样的信息,古寨对妇女工作的重视、脱贫攻坚早已纳入日程,重要的是亮出了“中国传统村落堂安村”这一响亮的名片。

旁边高台之上矗立了一座九层檐的鼓楼。

从正面可见有二龙戏珠的浮雕,每层檐上都有彩绘。大门之上有一块牌子,上书:“侗族大歌传承保护发展示范村”,这又亮出了堂安古寨的另一张名片。这应该是村民聚会、表演的地方。

一位七、八岁的小女孩儿背着书包独自行走在古老的石板路上,我顺便问了一句,原来这附近还有小学校。看来这里的小孩儿都是独自上学,没有城市中长辈接送的热闹场景。我由衷期望古寨的孩子们都能通过学习走出大山,有更大的作为。

山坡之上有一处由石柱擎起的石槽,山水自然从两边流出,也许这就是“瓢井”,据说这就是村民饮用水的水源。旁边一块华安村民委关于保洁的温馨提示牌,也证实了这一点。

看到这些四通八达的上山石阶,我才找到了答案,原来这里的居民楼后面都会有这样的道路通行。

一道碎石头垒起的墙,墙边还长满了一簇簇鲜花。一根根木柱应该是支撑木质房屋所用。

行走在上山的石板台阶上,可以感受到古寨人民的生活,还可以俯瞰全村的风景。

来到山顶,一处古老的寨门展现在眼前。虽然年久有点儿倾斜,但是仍可见当年如垂花门般的精美雕饰。

过了这道古老的寨门便是田园了。

田园中一片菜花给人带来满眼的新绿。

一棵高大的棕榈树在民居中鹤立鸡群,扇子般的树叶剪裁着天空,穗子般的黄花儿也很少见。

古寨在四周绿树的掩映下更加祥和宁静。

一颗蔓状植物伸出了紫色的叶片和嫩芽,报告着春的气息。

游客身着五彩服装,走在乡间小路上,一块儿块儿梯田在眼前闪过,心中当做何种感受?我看到了风景,更加感受到这是劳动人民用双手给我们打造了眼前如诗如画的景色。

梯田里的大白菜翠绿欲滴。

油菜长势旺盛,这些应该是古寨人的主要蔬菜了。

这里的草堆也扎成了鼓楼状,上面还插着一根高高的棍子。年近七旬的游客也大步行走在田野中,我佩服她的好奇和不服老的精神。

梯田上一条弯弯曲曲的石板小道通向远方,这是人们经年累月劳作的作业道,也是梯田的水坝。为什么高高的山坡上会存住这些如小溪一样的水?我不得而知。

在半山腰上种水田,这在北方是绝不可能的事情。虽然每块土地很小,但也用上了插秧机,看来古寨也是与时俱进的。

下山的路上恰好见到了有人正在山坡“瓢井”挑水。而就是这位40岁左右的男子不久便追上了我们,主动与我们聊天。听他一口流利的汉语,我们感到很惊讶。后来得知他老家是天津的,是前些年迁到这里居住的。听说他曾经与郭德纲一起说过相声,我立即感觉他不是一个平凡的人。但他为什么会从繁华的都市迁到这大山之巅的侗寨?也许因这方世外桃源的吸引,或许其他缘故,毕竟,人生居住于哪,也是一种选择。

一位老妇人微笑着坐在石阶上看着我们,我不知老人愿不愿意,只想留下这里的风土人情,慌忙给她拍了一张照,有点儿模糊。

在堂安侗寨游览了大约一个小时,我们便乘车返回肇兴侗寨。

这才仔细观赏了肇兴侗寨的风光。肇兴侗寨四面环山,寨子建于山中盆地,两条小溪汇成一条小河穿寨而过。寨中房屋为干栏式吊脚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全部用杉木建造,硬山顶覆小青瓦,古朴实用。

长长的河流两边都是木质黛瓦的吊脚楼,中间偶尔会有桥梁可两边互通。

路边有“古铜人家民俗体验食府”,这大概是一个用餐的地方。外面横搭的竹杆上却挂满了染色的布匹,这也是一个印染展示区。

这里不仅有染布,而且有蜡染。

一幢标有陈年旧事的三层木质楼房,房檐上挂满了国旗和啤酒瓶子,原来这也是一处民宿。

当我们离开侗寨时,只见路边有村民摆地摊卖各种蔬菜水果的,对一小堆儿从未见过、有小碗口粗的竹笋,我特感兴趣。

也见到挂有“黎平县肇兴镇肇兴上寨村脱贫攻坚前沿指挥部”牌子的建筑。

看到肇兴侗寨的情景,应该早就脱贫致富了。长长的主街道路面是黑色理石与石子压成的图案相间,街面整洁而干净。

侗寨里大概因环保是不通车的,所以游客只有手提大包小卷儿的步行向寨外走去。

路边的景色,总能让人停下匆匆赶路的脚步,身着五彩缤纷的侗族姑娘模特,特别惹人喜爱。

透过树的屏障,我发现旁边还有一片造型奇特的建筑。

大约几十分钟以后来到了寨门,游客们纷纷停下拍照。

出了寨门,在等待电瓶车的间隙,只见附近街道两边的木质楼房整齐壮观,一串串灯笼把古铜色的楼房打扮得五彩斑斓。

我又发现了一处绝美风景,楼房依山而建,田园如网格般展现在眼前。拥挤的楼房中间有一处最高的楼,上面“肇兴侗寨”四个红色大字清晰可见。这里是山川、楼房、田园的交响,是诗画般的古寨田园。

一早一晚,我们领略了堂安侗寨和肇兴侗寨风光。

堂安侗寨是一处山巅上的田园村寨,是名副其实的世外桃源,更是难得一见的“侗族生态博物馆”。

(此片为红叶先生拍摄)

肇兴侗寨除了小河边那些干栏式吊脚楼及古朴民风和传统技艺外以鼓楼群最为著名,其鼓楼在全国侗寨中绝无仅有,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被誉为"鼓楼文化艺术之乡"。肇兴侗寨,不愧为"侗乡第一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贵州摄影采风游之五:“鼓楼之乡”肇兴侗寨
【贵州】黎平肇兴侗寨(11)
贵州肇兴探访“侗乡第一寨”
贵州游记26:肇兴侗寨,传说中的''''侗乡第一寨''''
地质队员走进美丽侗乡,都发现了什么?
黔山、黔水、黔东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