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古建的一朵奇葩

福建土楼

久藏荒野无人识,

疑窦解开天下知。

似碟如菇千载立,

客家和美一楼诗。

(此片来自网络)

承启楼(中华通韵)

环绕层层四百间,

历经风雨近千年。

欢聚数十户,

纵是同楼未认全。

曾在电视上见到福建的土楼奇观,深感震撼。为了一览她的风采,决定去福建旅游,当身临其境时,方知土楼风景妙不可言,不愧为中国古建的一朵奇葩

20143月我们一行4人去福建旅游。幸好第一站便是去欣赏土楼风光。从夏门出发,一路耳闻导游介绍,心中满怀期待。逐渐眼中也有了土楼的身影,这些土楼就散落在路边或树丛中。

据导游介绍,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福建土楼主要分布在龙岩永定县、漳州南靖县和华安县。截至2008年,世遗土楼中最古老和最年轻的均在初溪土楼群,直径66的集庆楼已届600“高龄”,直径31的善庆楼则仅有30年历史。

为什么在福建会出现这种土楼建筑呢?这与“客家人”有关。早在公元291年,即西晋时期,“八王之乱”使得中原大地处于战火与饥饿之中,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移民大迁徙。大批的中原百姓离开家乡奔向他们认为安全的地方择地定居,其中的一支就辗转迁徙来到闽西南一带。为了避免外来冲击,他们不得不恃山经营,聚族而居,他们用当地的生土、沙石、木片建成单屋,继而连成大屋,进而垒起厚重封闭的土楼。土楼成了他们代代相袭,繁衍生息的住宅。这就是土楼的来历。由于他们是外来者,于是被当地的原住民尊称为“客家人”,待之以礼,和睦相处。

经过几个小时的旅途,我们来到位于龙岩市永定县高头乡高北村的土楼群。景区高高的环形大楼上有“福建土楼永定景区”“高北游客服务中心”两行金色大字。

这里云集了八方游客。

(此片为红叶先生拍摄)

过了庵下桥,便是黄柱蓝边灰瓦环形长廊式的景区大门。

长廊内有土楼的分布图展示。我们本次游览的就是其中的侨福楼、土楼王(承启楼)、世泽楼。

从景区大门拾级而上,便见到福建土楼永定景区的大石碑。

步行穿过一条商业街,街上两边售卖当地特产的商铺鳞次栉比。

不久,一座印象中黄墙黑瓦的圆形大土楼便矗立于眼前,蓝天白云下土楼更显得壮观奇美。

这座土楼叫做侨福楼,位于大名鼎鼎的承启楼西侧,始建于1962年。圆形土楼,坐北朝南,是楼主在海外的兄弟筹资兴建。

每年建一层,三年建成。当年,现代化的设施让侨福楼成为上世纪的新型庄园和最新土楼的代表。楼外有一圈石头围墙包围着,围墙上设有窄窄的牌楼式外大门,形成一个院落。这座土楼因出了11个博士而闻名于世,又被称为博士楼。

进到土楼内,可见侨福楼的结构是单圈圆楼,高三层,中为天井,底楼正对着大门中间有一个厅堂。土楼直径为45,内通廊式的环形构造。全楼有30(),设1个大门,一个院子,内院以花岗石铺地。

各楼层是木质廊道与门窗,红灯高挂,一家一户对联鲜艳,院中间几棵红花油茶树鲜花盛开。楼中的景色既古朴精巧,又鲜艳夺目。

楼中游客众多,还有售卖当地特产的摊位及品茶的游客。

不远处就是世泽楼。这是一座两边带有附属建筑和围墙及门楼的土楼。世泽楼始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1929年毁于战火,1931年按原状重建。长方形土楼,坐北朝南,占地约5100平方米楼门石刻楹联为“世传勿替家声远,泽本遗风椒衍长”。

土楼门前鲜花怒放。

楼内完全不同于圆形的长方形土楼,高4层,宽40.811开间;41.212开间。每层38开间。

院内展示着各种木雕作品,有龙凤呈祥等各种颜色的圆形木雕。

有蝙蝠花纹萦绕的福字圆形木雕,各种木雕精美通透。

在侨福楼与世泽楼中间就是著名的承启楼。

承启楼,占地面积5376.17平方米,始建于明崇祯年间。承启楼规模巨大,造型奇特,古色古香,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中圆,圈套圈,历经沧桑三百年”。1986年,中国邮电部发行了一套“中国民居”邮票,其中面值1元的福建民居就是一座环环相连的土楼,这座土楼就是承启楼,承启楼是一座城堡、一座家族之城。承启楼也因上了邮票而声名鹊起。

(此片为金萍拍摄)

承启楼,是高头江姓第十五世祖江集成所建,明崇祯元年(1628)破土动工。花了81年时间,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建成。修建承启楼期间,在建楼夯墙时,天公作美,都是理想的好天气,为感谢老天帮忙,当地人又把它叫做“天助楼”。后来,康熙年间楼主江集成的裔孙作过重新修建而更名为“承启楼。1981年,承启楼被收入中国名胜辞典,号称“土楼王”。

(此片为红叶先生拍摄)

承启楼在大门石材门套的外侧左右分别书写有楹联,右侧是“承前祖德勤和俭”,左侧是“启后孙谋读舆耕”。

从大门进入,还有一道内门。有对联:承前启后尽阅人间春色,继往开来饱览四季风光,横批: 神州第一楼。

全楼按易经八卦布局,直径为73,走廊周长229.34400个房间。整座楼三环主楼层层叠套,中心位置有一座两层楼中之楼,是一座祖堂。

外环楼高四层,每层用抬梁式木构架镶嵌泥砖分隔成72开间;第一、二层外墙不开窗,只在内墙开一小窗,从天井采光;一层是灶房,二层是禾仓;三、四层是卧室;各层都有一条内向挑出的环形通道,并有四道楼梯,对称分布于楼内四个方向。

第二环楼两层,每层40个房间,第三环楼为单层,有32个房间,中心是祖堂。三环楼就像三员大将紧紧守护着祖堂。威风凛凛,庄重壮观。

在墙的拐角处见到了一口水井,这大概就是多少年来土楼内取水用水的地方。

承启楼内还有文物遗存稀世奇珍楠木寿屏,这是乾隆19(1754),承启楼创建者江集成次子江建镛7旬寿辰时,朝中尚书、京城太学士们合赠的。寿屏由12扇楠木板连接而成,雕刻面积达15.03平方米正面中间雕刻一幅特大的《郭子仪拜寿图》,上下两边分别为《二十四孝图》和《四季图》。另存有名人题匾数十个。

楼外为石砌门坪。楼后为2级石砌护坎,高5,护坎平台为东西走向的村道。学堂坐落在楼后东北面,与楼外环相距约20,高2层,长方形土木结构,占地约300平方米

承启楼为环数最多、规模最大的客家圆形土楼,鼎盛时期居住800余人,现仍居住300余人。楼内有水井,浴室,厕所,磨房,猪舍,花园,学校等设施,日本建筑专家称之为“家族之城”。

(此片来自网络)

关于承启楼,当地至今还流传着一段“姑嫂夸楼”的故事,传说在一个婚宴上,两名年轻女子同桌,争相夸耀自己家住的土楼有多大。一个说:“高四层,圆四圈,上上下下400间,你说我的楼大不大?”另一个说:“我住的楼像一座城,里面住人七八百,我嫁这里三年还认不全楼里的人,你说到底你的楼大还是我的楼大?”当她们各自说出楼名后,在场的人都哈哈大笑,原来俩人都住在承启楼,论辈份还是姑嫂呢!只因一个住楼东,一个住楼西,几年同居一楼,竟然互不相识。

有人统计,倘若你到土楼借宿做客,在每一家用膳一天要两个多月的时间。每个房间住一个晚上,要用一年多的时间,每天认识楼里的一个人,要用近两年时间,期间新的媳妇娶进来,又有小生命诞生了。因此你永远也无法认识全楼的人。

当游览了侨福楼、承启楼、世泽楼几乎相连的三座土楼后,感觉形状造型各有特点,但它们却有着相同的功能。楼内都凿有水井、备有粮仓,如遇战乱、匪盗,大门一关自成一体,万一被围也可数月之内粮水不断。还有防风、抗震、防火、防潮、冬暖夏凉的功能。

承启楼广场边有一棵用石墙围起的小树,树下立有一块石碑。2008814,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伉俪“敬植树纪念”碑。

承启楼前还有一座“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的石碑。石碑上镌刻了拥有福建土楼最多的县--福建省永定县,数量23000座。圈数最多、建筑规模最大的土楼为“承启楼”,最高的土楼为“永隆昌楼”,最古老的土楼为“龙安寨”,始建于唐朝。

几年来,一直萦绕在我脑海里的是那年去往永定县欣赏土楼路上所见一个高高广告牌上“一菜四汤”的情景,开始还以为是饭店广告,虽是瞬间闪过,却见到中心一个方形大土楼、四边围绕着三圆一椭圆四座小土楼的图片,“四菜一汤”恰如其分。后来上网查阅,方知“四菜一汤”位于福建南靖的田螺坑土楼群,依照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次序建造的三圆一方一椭圆的建筑群,是福建土楼的标志性建筑。

据说在福建境内有土楼5万多座。有长方形楼、正方形楼、日字形楼、目字形楼、一字形楼、殿堂式围楼、五凤楼、府第式方楼、曲尺形楼、三合院式楼、走马楼、五角楼、六角楼、八角楼、纱帽楼、吊脚楼、圆楼、前圆后方形楼、前方后圆形楼、半月形楼、椭圆楼等30多种,其中数量最多的是长方形楼、府第式方楼、一字形楼、圆楼。

(此片来自网络)

说起福建土楼,虽然已有近千年历史,然而引起世人关注、撩开其神秘面纱的却是一个“误解”。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中情局通过卫星在闽西南崇山峻岭中发现了数量惊人、规模庞大的类似导弹发射架模样的东西惊动了白宫,1985年美国两位客人贝里夫妇专程来南靖县书洋镇田螺坑土楼群考察,回到美国后,他们给里根总统写了一份《南部调查报告》,土楼就这样阴差阳错地名扬天下,走向世界。

(此片来自网络)

在闽西苍茫的大地上,一座座土楼就像气势恢宏的古罗马圆形大剧场,又好像是巍峨的古堡,依山傍水,千姿百态,构成一幅古朴神奇,雄浑壮观的美丽画卷。福建土楼以其独特的建筑造型、独有的文化内涵、以及人文之美而体现出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200877,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2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福建土楼被正式列为《世界遗产名录》。

我们虽然只游览了三座土楼,但行走其间,已感奇美无比,如梦如幻。与其说是游览,还不如说是在品味。品味土楼建造者的智慧与这里人们的生活。有专家说福建土楼“似黑色的UFO自天而降,又似蘑菇拔地飞腾而上”。而我认为福建土楼是客家人美好的家园,是客家人相亲相爱,团结互助,亲密无间精神的体现,是中国古建民居的一朵奇葩。

        (此片来自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福建古楼导游词3篇
福建土楼神奇的客家民居,中国古建的奇葩
福建南靖土楼(10)(和贵楼)
福建土楼——泥巴铸就古老“建筑神话”
世界建筑史上奇葩 探访古老的南靖土楼风情
福建土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