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诸葛亮》特种邮票公告、大(小)版张、生平简介、四连张介绍及原地邮局 此博文包含图片
《诸葛亮》特种邮票公告、大(小)版张、生平简介、四连张介绍及原地邮局
导读:
关于发行《诸葛亮》特种邮票的通告
《诸葛亮》特种邮票表现内容
《诸葛亮》特种邮票小版张、大版张图
《诸葛亮》特种邮票小型张四连张介绍
诸葛亮生平简介和诸葛亮邮票原地邮局
《诸葛亮》特种邮票明天在兰溪首发    诸葛八卦村简介及邮政所
往事回顾:《诸葛亮》邮票将发行引纷争
关于发行《诸葛亮》特种邮票的通告
中国邮政定于2014年8月28日发行《诸葛亮》特种邮票1套2枚,小型张1枚。详情如下:
志号:2014-18
图 序 图 名面值
(2-1)T 卧龙出山 1.20元
(2-2)T 鞠躬尽瘁 1.20元
小型张 诸葛亮像 6元
邮票规格:30×50毫米
齿孔度数:13.5度
整张枚数:版式一 16枚
版式二 8枚(4套)
整张规格:版式一 150×240毫米
版式二 150×176毫米
小型张邮票规格:38×62毫米
小型张外形规格:84×118毫米
小型张齿孔度数:13×13.5度
版 别:胶印
防伪方式:防伪纸张
防伪油墨
异形齿孔
荧光喷码
邮票设计者:戴宏海
小型张设计者:戴宏海、张旺
资料提供: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
责任编辑:秦巍
印制厂:辽宁省沈阳邮电印刷厂
出售办法:自发行之日起,在全国指定邮政网点和www.cpi.net.cn网站出售,出售期限6个月。
另:同时发行《诸葛亮》特种邮票本册1本。编号:BPC-8。规格:155×235毫米。
特别制作《诸葛亮》小型张四连张一枚,材质为绢质,面值24元,整张规格198×266毫米。
二〇一四年八月十一日   
《诸葛亮》特种邮票表现内容
中国邮政定于2014年8月28日发行《诸葛亮》特种邮票1套2枚,小型张1枚,邮票内容分别为卧龙出山、鞠躬尽瘁,小型张内容为诸葛亮像。全套邮票面值为8.40元。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东汉末年,诸葛亮为避战乱隐居南阳隆中,躬耕陇亩,留心世事,被称为“卧龙”。诸葛亮出山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并协助刘备联孙抗曹取得赤壁大战的胜利,后辅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他以丞相辅政,励精图治,赏罚分明,推行屯田政策,改善与西南各族关系,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曾五次出兵攻魏,争夺中原,终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邮票采用传统工笔表现手法,卧龙出山表现了诸葛亮运筹帷幄、刘备求贤若渴的神态;鞠躬尽瘁展现诸葛亮胸怀统一大志,上表出师北伐的情景;小型张邮票图案表现了诸葛亮成竹在胸、雄才伟略的气度,边饰图案采用线条画、以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白帝托孤、平定南中、泪斩马谡、诸葛连弩、屯田垦殖、木牛流马八个故事记录了人物一生中有影响的大事件。版式二的边饰表现的是共创大业。整个设计把握人物性格,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该套邮票由戴洪海、张旺设计,辽宁省沈阳邮电印刷厂胶版印制。(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邮票发行部)
《诸葛亮》特种邮票小版张、大版张图 
 
《诸葛亮》特种邮票小型张四连张介绍
《诸葛亮像》小型张四连张
2014年8月28日中国邮政将发行《诸葛亮》特种邮票一套2枚,小型张1枚,这是继2011年《关公》邮票之后又一三国人物题材邮票。
《诸葛亮》邮票小型张表现内容为诸葛亮像,关于诸葛亮的造型,《三国演义》中进行了一番外貌描述,小说对诸葛亮外貌特征的定型是: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持羽扇。今天,我们看到传播媒介中诸葛亮形象几乎都来源于此。
此套邮票将特别制作《诸葛亮像》小型张四连张一枚(上图),材质为绢质,面值24元,整张规格198×266毫米。
诸葛亮在《三国演义》小说中被塑造成神机妙算的智慧军师的形象,家喻户晓,充满神秘色彩。鲁迅曾说“诸葛亮智而近妖”。有关诸葛亮的智谋故事广泛流传。三顾茅庐、草船借箭、舌战群儒、赤壁大战等许多故事至今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他的形象在民间艺术中广为流传,体现在传说故事、说唱文学、杂剧传奇、小说《三国演义》、清代京剧、地方戏曲中等多种艺术样式中。
诸葛亮小型张四连张的发行可以说是本次新邮题材的一大亮点。中国邮政前几年先后发行过世博、关公邮票小型张四连体版式,很受市场欢迎,市场价格的涨幅更是令人瞠目。例如,《关公》小型票四连张从发行之前就远远超出了自己的面额,一度从24元炒到数千元。
顾名思义,小型张四连张指四枚图案一样的小型张印制在一个版式内,同时加上衬纸,另设过桥、文字、图案、编号、暗记等,连体小型张不是简单组合,而是一种再创作。小型张四连张作为一种独特的邮票形式,深受广大集邮爱好者和艺术收藏者的关注和喜爱。
诸葛亮生平简介和诸葛亮邮票原地邮局
诸葛亮(公元181-234年),汉族,字孔明,号卧龙居士。中国三国时期蜀汉杰出的丞相以及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散文家、外交家。史书记载其身高八尺,约合现今1.84米。诸葛亮生辰八字:辛酉、丙申、癸丑、丁巳.
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出生于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卫戍京师的长官)。诸葛亮父亲诸葛珪,字君贡,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诸葛亮3岁母亲张氏病逝,8岁丧父(一说是9岁丧母,12岁丧父),与姐姐以及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就去投奔老朋友荆州牧刘表。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诸葛玄病逝。诸葛亮和姐弟失去了生活依靠,便移居南阳,17岁的诸葛亮与友人徐庶等从师于冰镜先生司马徽。他看到刘表昏庸无能,不是命世之主,于是结庐襄阳城西二十里的隆中山中,隐居待时,这是公元197年的事。诸葛亮在隆中已隐居了十年,他广交江南名士,“每自比于管仲、乐毅”,爱唱《梁父吟》,结交庞德公、庞统、司马徽、黄承彦、石广元、崔州平、徐庶等名士。其智谋为大家所公认,有匡天下之志。他密切注意时局的发展,所以对天下形势了如指掌。人称“卧龙”。娶黄承彦之女为妻。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诸葛亮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会见诸葛亮,问以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这次谈话即是著名的《隆中对》。刘备听了诸葛亮这一番精辟透彻的分析,思想豁然开朗。他觉得诸葛亮人才难得,于是恳切地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诸葛亮遂出山辅佐刘备,联孙抗曹,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二十六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
章武三年(公元223年)春,刘备在永安病危,召诸葛亮瞩托后事说:“君才十倍于曹丕,必能安国,终成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诸葛亮忙哭道:“臣必竭心尽力相辅,效忠贞之节,死而后已!”后主即位。
蜀汉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建立丞相府以处理日常事务。当时,全国的军、政、财,事无大小,皆由诸葛亮决定,赏罚严明。对外与东吴联盟,对内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加强战备。建兴五年(公元227年,上疏(即《出师表》)于刘禅,率军出驻汉中,前后6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十二年,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将后事托付姜维。
诸葛亮是一个维护封建纲常和崇尚儒家忠义道德的正统思想家。但是诸葛亮并不墨守儒家教条,他尊王而不攘夷,进兵南中,和抚夷越,在三国中执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诸葛亮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成为后世的楷模。
中国千百年来将诸葛亮描绘成为智慧的化身,其传奇性故事为世人传诵。诸葛亮娴熟韬略,多谋善断,长于巧思。曾革新“连弩”,可连续发射10箭;制作“木牛流马”,便于山地军事运输;还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发明“孔明灯”。
诸葛亮叔父诸葛玄为当时名士。诸葛亮兄诸葛瑾仕于吴孙权,拜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亮从弟诸葛诞仕于魏,为吏部郎,累迁扬州刺史、镇东将军、司空。兄弟三人“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世说新语·品藻》注云:狗乃“功狗”之狗,虽非龙虎之比,亦甚有功之人,故曰并有盛名.)。
诸葛亮北伐
诸葛亮执政后,首先要办的第一件大事是恢复与东吴的外交关系。刘备死后,东吴一方面继续向魏称臣,一方面尚未拿定主意怎样对蜀,仍陈大军于蜀的边境。诸葛亮派尚书邓芝出使东吴,说服孙权与蜀联合,与魏断绝关系。
当时,南中诸郡在刘备东伐之时,受东吴策动而叛乱,严重威胁[蜀汉]后庭。诸葛亮执政后,与东吴恢复邦交,切断了南中的外援。经过两年调养,诸葛亮上书后主,决心平定南中叛乱。建兴三年(公元225年)春,诸葛亮率大军兵分三路征伐南中。平叛战斗结束后,诸葛亮吸取“众建诸侯分其力”的经验,将南中四郡分为六郡,叛乱中心建宁郡被分得最细,起用大量土着大姓为官吏,达到不留军队、不运粮草,又能治理该地的目的;征调南中“青羌”万馀家入蜀,以其青壮组成骑兵五部,号称“飞军”:设立降都督,掌管南中军政。该年十二月,诸葛亮率军回到成都。
建兴五年(公元227年)三月,诸葛亮上《出师表》于后主,率军至汉中,准备北伐。他先在汉中练兵约一年,然后北攻。魏南安(治甘肃陇西)、天水、安定(治甘肃济川)三郡当即降蜀。魏明帝亲赴长安督战,以曹真督关右诸军,采用以防守为主的战略。蜀军先扬言要由斜谷道攻取县,并使赵云、邓芝率一军据箕谷(今陕西褒城西北)为疑军,诸葛亮率主力西攻祁山。参军马谡领一军为先锋,驻街亭。马谡指挥不当,大败于魏军,丢失街亭。蜀军失去前进的据点,只好退回汉中(正史并无“空城计”退司马懿军之说)。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上书自贬三级,以右将军身分行丞相之职。[NextPage]
建兴六年(公元228年)冬,魏军三路攻吴,关中空虚。诸葛亮再次率军北伐。蜀军此次出大散关,围攻陈仓二十馀日不下,粮尽而退。建兴七年(公元229年),诸葛亮第三次率军北伐。蜀军西向,取魏武都、阴平二郡而回。诸葛亮复任丞相。
在这一时期,诸葛亮与李严的矛盾为引人关注的焦点。本来,他们两人同受刘备托孤,共为辅臣。直到建兴四年(公元226年),两人关系还比较好,诸葛亮在与孟达的信中还称赞李严。但不久,李严写信给诸葛亮,建议利用掌握朝政大权的便利,像曹操那样进爵封王,接受“九锡”,这样他也能捞到若干好处。诸葛亮对此非常生气,在回信中狠狠批评了李严一通。不久,诸葛亮在即将伐魏前,调李严带他所辖的二万军队来镇守汉中。李严却讨价还价,要诸葛亮从益州东部划出五郡设立江州,让他当江州刺史,致使调动未成。诸葛亮以大局为重,也就妥协了;建兴七年,陈震在出使东吴前,专门找诸葛亮汇报李严的巧诈问题,特别谈到李严早年在家乡为官时的一些劣迹,但没引起诸葛亮的足够重视。建兴八年(公元230年),曹军欲三路攻蜀,诸葛亮再次要李严带二万军队到汉中坐镇,李严又讨价还价。诸葛亮即做让步,任命其子为江州都督督军,接替李严调走后的工作,李严这才执行调动命令。建兴九年(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伐魏,命李严在汉中负责后勤供应,李严未及时筹集到粮草,便写信给诸葛亮说皇上命令退兵。诸葛亮退军后,他又欺骗朝廷说此次退兵是为了诱敌。当诸葛亮回来后,他又故作惊问:“军粮已经够用,为何突然退兵?”于是,诸葛亮在上朝时拿出李严的书信为据,与许多将士一道签名上表,弹劾李严,将他免为庶人,流放到梓潼。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二月,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以大军出斜谷,据五丈原(今陕西岐山县南四十里)。此次出兵,事先与东吴约好同时攻魏。但东吴迟迟不发兵,迄至五月,孙权才派陆逊、诸葛瑾率兵屯江夏、沔口(今湖北汉囗),进攻襄阳,孙权自己则率大军围合肥新城。对此,魏明帝的策略是先挫败东吴。他亲率水军东征,让西守的司马懿坚守不战,让蜀军粮尽自退。但当孙权得知魏主的意图后,认为己方成了主战场,吃了亏,即令全线撤军。在西线。诸葛亮鉴于以往的教训,分兵屯田,打算久驻。这年八月,诸葛亮突患急病,暴卒于前线,时年五十四岁。蜀军全线撤军。诸葛亮在生前留下遗嘱:“葬于汉中定军山,就在山坡中挖一个坟,坟坑可装下棺材便行了。穿平常的衣服,不随葬器物。”[NextPage]
诸葛亮年谱
年号 公元 年龄 生平及事迹
光和4年  181年  1岁公元一八一年农历四月十四日诸葛亮诞生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
中平6年  189年  9岁诸葛亮生母章氏去逝。
初平3年  192年  12岁诸葛亮父亲诸葛珪去世。
兴平元年 194年  14岁 诸葛亮与弟诸葛均及妹妹由叔父诸葛玄收养,其兄诸葛瑾同继母赴江东。
初平2年  195年  15岁诸葛亮叔父诸葛玄任豫章太守,他及弟妹随叔父赴豫章(现南昌)。
建安2年  197年  17岁诸葛玄病故。诸葛亮和弟妹移居南阳。
建安4年  199年  19岁诸葛亮与友人徐庶等从师水镜先生司马徽。
建安12年 207年  27岁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对刘备陈说三分天下之计,即著名的“草庐对”。旋即出山辅助刘备。
建安13年 208年  28岁 诸葛亮说服孙权与刘备结盟,参与赤壁之战获胜。
建安14年 209年  29岁 诸葛亮任军师中郎将。
建安16年 211年  31岁  诸葛亮与关羽、张飞、赵云镇守荆州。
建安19年 214年  34岁诸葛亮留关羽守荆州,与张飞、赵云率兵与刘备会师。刘备进成都,掌管巴蜀。诸葛亮任蜀军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兼任大司马府事。
建安20年   215年  35岁诸葛亮整顿巴蜀内政。
建安23年   218年  36岁诸葛亮留守巴蜀,筹集军粮,供应在汉中作战的刘备。
蜀章武元年  221年 41岁刘备登基,建立蜀国。诸葛亮任丞相。
蜀建兴元年  223年 43岁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刘禅封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
蜀建兴2年  224年 44岁诸葛亮调整巴蜀内政,稳定因刘备战败而混乱的人心。
蜀建兴3年  225 年 45岁  诸葛亮率军南征,稳定南部四郡。
蜀建兴4年  226年 46岁诸葛亮准备兴师讨魏。
蜀建兴5年  227年 47岁  诸葛亮向后主刘禅呈交《出师表》进行北伐。
蜀建兴6年  228年 48岁北伐失街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自贬为右将军,行丞相事。
蜀建兴7年  229年 49岁诸葛亮再次北伐,夺取武都、阴平,恢复丞相职位。
蜀建兴8年  230年 50岁诸葛亮再次北伐。
蜀建兴9年  231年 51岁诸葛亮北伐攻祁山,破司马懿,大败魏将张郃。
蜀建兴11年  233年 53岁  诸葛亮在斜谷修造邸阁,屯集粮食。
蜀建兴12年  234年 54岁  诸葛亮于再次北伐中病故于五丈原。
中国邮政2014年8月28日发行《诸葛亮》特种邮票1套2枚,小型张1枚,邮票内容分别为卧龙出山、鞠躬尽瘁,小型张内容为诸葛亮像。其邮票原地邮局是:
1、邮票主图原地邮局:山东临沂市沂南县砖埠邮政支局,邮政编码:276308。陕西宝鸡市岐山县五丈原邮政支局,邮政编码:722406。
2、表现内容《卧龙出山》邮票,主图原地邮局:湖北襄阳市隆中邮政所,邮政编码:441053。河南南阳市卧龙路邮政所,邮政编码:473000。
3、表现内容《鞠躬尽瘁》邮票,主图原地邮局:陕西汉中市邮政局,邮政编码:723000。
《诸葛亮》特种邮票明天在兰溪首发
日前,记者从兰溪市邮政局了解到,《诸葛亮》特种邮票首发式将于8月28日,在兰溪市诸葛八卦村举行。这是中国邮政第一次在兰溪首发邮票,也是我国首次发行关于“诸葛亮”题材的邮票。
届时,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将发行《诸葛亮》特种邮票1套2枚,图名分别为《卧龙出山》、《鞠躬尽瘁》,以及诸葛亮小型张一枚。
此次发行的《诸葛亮》特种邮票采用传统工笔表现手法,《卧龙出山》表现了诸葛亮运筹帷幄、刘备求贤若渴的神态;《鞠躬尽瘁》则展现了诸葛亮胸怀统一大志,上表出师北伐的情景;小型张邮票图案表现了诸葛亮成竹在胸、雄才伟略的气度。
全套邮票面值8.40元。目前,中国邮政已经公布定版邮票图案。
另外,活动当天,游客在现场还能观看到以“中华情 中国梦”为主题的集邮展览,以及以“智慧诸葛 奇特文化”为主题的“诸葛孔明杯 神奇八卦村”全国摄影大展。而8月28日至31日期间,游客游览诸葛八卦村,凭有价门票还能免费领取精美礼品一份。(来源:人民网)
诸葛八卦村简介及邮政所
诸葛八卦村,原名高隆村,是迄今发现的诸葛亮后裔的最大聚居地。村中建筑格局按“八阵图”样式布列,保存了大量明清古民居,是国内仅有的古文化村落。该村中间低平、四周渐高,形成一口池塘。池是诸葛八卦村的核心所在,也是布列“八阵图”的基点。
据历史记载,诸葛村整体结构是诸葛亮第27代裔诸葛大师按九宫八卦设计布局的,整个村落以钟池为核心,八条小巷向外辐射,形成内八卦。更为神奇的是村外八座小山环抱整个村落,构成外八卦;村内以明、清建筑为主,现有保存完整的明清古民居及厅堂有200多处。虽历经数百年,但村落九宫八卦的格局一直未变,其“青砖、灰瓦、马头墙、肥梁、胖柱、小闺房”的建筑风格,成为中国古村落、古民居的典范。
浙江兰溪市诸葛邮政所,邮政编码321105。
往事回顾:《诸葛亮》邮票将发行引纷争
8月28日,中国邮政将发行《诸葛亮》纪念邮票1套2枚,小型张1枚。照原计划,第一枚描述刘备“三顾茅庐”与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的场景;第二枚为诸葛亮撰写《出师表》的场景。小型张是诸葛亮像。消息传出,大家在为“三国”人物邮票又出新篇高兴的同时,第一枚邮票的命名却在河南和湖北两地引起了争议:是《隆中对》还是《草庐对》?诸葛亮躬耕地到底在哪儿?
《隆中对》与《草庐对》篇名之争,实则诸葛亮躬耕地之争
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源于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陈寿在《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所载诸葛亮与刘备“三顾茅庐”时的谈话内容,展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这便是后来有名的《隆中对》(又称《草庐对》)。不过这段文字原先并无标题,《隆中对》或者《草庐对》的篇名是清代才开始相继出现,为后人所加。
隆中是一地名,指今湖北襄阳城西二十里,汉水南边的隆中山。将当年刘备“三顾茅庐”与诸葛亮的首次谈话内容定名为《隆中对》,显然是认为文中“亮躬耕陇亩”之地便是隆中。但陈寿在《三国志》中并没有说明当年诸葛亮“草庐”躬耕的具体地点,这便是《草庐对》名称的由来。
正因史书对诸葛亮躬耕之地无明确记载,自宋代以后,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两地就有诸葛亮 “躬耕地望”之争。以《隆中对》为篇名者认为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居住躬耕于襄阳隆中,而以《草庐对》为篇名者则倾向于诸葛亮当时的躬耕地是南阳卧龙岗。因此,《隆中对》与《草庐对》的篇名之争,实则是诸葛亮躬耕地是今湖北襄阳还是今河南南阳之争,形成“襄阳说”与“南阳说”两派。
“襄阳说”:诸葛亮故居在襄阳隆中,历史文献有明确记载
认为诸葛亮躬耕地是湖北襄阳隆中者,以比较权威的文献记载为证。西晋史学家王隐的《蜀记》曰:“晋永兴中,镇南将军刘弘至隆中,观亮故宅。”东晋史学家、习凿齿的《汉晋春秋》讲得更明确:“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晋书》、《水经注》等也有相关记载。“襄阳说”还认为,《出师表》中的“躬耕于南阳”中的“南阳”二字是指南阳郡。今襄阳隆中汉代属于南阳郡。
“南阳说”: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明确指出在河南南阳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出师表》中诸葛亮自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这就是“南阳说”认定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的躬耕之地在如今河南南阳卧龙岗的铁证。 “南阳说”还认为,汉代的襄阳属于南郡,南阳郡与南郡以汉水为界,现湖北襄阳隆中在汉水以南,不属于汉时南阳郡管辖。习凿齿在《襄阳记》中也说:“秦兼天下,自汉以北为南阳郡,自汉以南为南郡,汉因之。”
《隆中对》还是《草庐对》?从邮票之争到文化之争
南阳和襄阳两个地方都有诸葛亮的遗踪胜迹,表达了人们对诸葛亮深厚的景仰之情,给后代以人杰地灵的自豪感。正因如此,由邮票发行而引发的纷争也远远超出了学术的范围。
邮票是“国家名片”,能让本地事物上邮票、举办原地邮票首发式是确定其“正宗”地位的有效途径之一,是为举办地“注册”的一笔无形资产。南阳、襄阳诸葛亮躬耕地之争从表面看是在争邮票名称、邮票首发式,从深层次看,是一种文化之争,一种品牌和旅游发源地之争。因此,河南南阳和湖北襄阳两地都期待中国邮政对即将发行的《诸葛亮》邮票有一个合适的命名。                              (来源:中国集邮报)
(背景音乐—舞动吉祥   萨尔组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94-17T《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第四组)》特种邮票
一枚邮票再引两省之争:诸葛亮躬耕于何处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邮票》---三国演义
“三顾茅庐”的原地的争论
邮票图说《诸葛亮》(一)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特种邮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