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汪春華 | 说声“谢谢”很难吗?



413日,九年级返校以来,诸多同事和我共同承担一项特别重要的工作——教师、学生入校前的测温,早晚各一次。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辛苦。几位同事起得早,午休少。有一次,邢老师对我们说:“你们辛苦了!”我笑呵呵地回答:“服务师生,不辛苦!

说不辛苦,那是假话。刚开始那段时间,右胳膊酸涨不已,说得夸张一点:每天下班时,脚底板都疼!

但是,这是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环节,尤为重要,丝毫不得麻痹大意,千万不能倦怠松懈。

尤其是,当我们面对着张张青春洋溢的脸庞,于教师而言,是快乐的。

但是,我却发现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我们为每一个孩子测温、手部消毒,但是少有孩子对我们说“谢谢”。

孩子的礼仪意识似乎较为淡漠。



教育是什么呢?众说纷纭。教育不仅仅是呈现为分数的;教育不是约束、抹杀学生的个性;教育不能蛮横地要求“整齐划一”;教育不能“机器制造”;教育不仅仅是“感情投入”的事业;教育不是灌输,是启蒙、涵养......教育是让“人”成为“人”。

由此我想到,教会孩子“知书”,还应教会孩子“达礼”。

为什么要“达礼”呢?通过百度我了解到,这世上本来没有“礼”,只是因为集体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才产生了“礼”的仪式,造出了“礼”的汉字。

因此,“礼”字也是社会生态的描摹。“诗”和“礼”是古人教育后代最基本的功课,所以有“诗礼传家”之说,这是中国独有的历史文化传统。因为,文化的传承不仅依靠语言、文字,还依靠礼仪。

由上述索引的关于“礼”的相关资料,我又想到:学校是传承文化的重要空间。教育是让“人”成为“人”。在人类进化和人的成长中,教育起着主要的和具有决定意义的作用。教育的重要使命是“以文化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是把价值观念、制度设计、物质载体统合在一起,并且包含了风俗习惯的文化形态。

礼仪本身就是文化。因此,“礼”是学校育人的重要载体,也是重要目标。

学校的办学理念是:赏识而自信,崇礼以成德。因此,在师生当中开展深入、广泛而持久的“礼”的教育,意义重大,价值深远。

崇“礼”,崇尚“礼”,习得“礼”,践行“礼”,内化为个人价值观,遵行正道。这符合教育的价值定位,也是教育的初心。

所以,在师生当中开展广泛、深入、持久的礼文化教育,非常必要,这是凸显学校办学特色的需要,也是实现学校内涵发展的客观需求。

学生普遍对老师的“付出”缺乏“感恩之心”,不行“感恩之礼”,当然与家庭教育的缺失密不可分,学校教育也应有所作为。

学校礼文化教育,可从环境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课程建设、活动建设等等方面入手,依托基础课程,进行学科渗透;依托拓展课程,进行活动展示;依托实践课程,进行体验感受。

当然,学校礼文化教育也可以与当前传统文化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紧密结合,协同开展,充分整合优质资源。

近几日,很高兴地听到不少学生对老师说“谢谢”!但愿校园处处洋溢着关于“礼”的气息,流动着关于“礼”的光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佳诚中学多措并举营造氛围 让传统文化浸润学生心灵
昌邑市宋庄小学“传统文化”进校园
弘扬传统文化 成就立德树人
传统文化绝不是挂在墙上那么简单
传统文化与当代儿童
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探索研讨会在河南中牟县召开!记者屈伟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