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汪春华 | 凝思班的孩子们(20)——这篇文章送给他


今天是12月1日,接管”方勤班“的第四天。

上午第二节刚下课,刚回到办公室落座,他一脸苦兮兮地走进办公室,

——“老师,我肚子疼。”

打量这孩子,大冷的天,上身只穿着单薄的毛衣,下身仅穿着一条灰色的单裤,左右靠近膝盖的地方,各有一个窟窿,脚上穿着一双运动鞋,也不知道穿没穿袜子。

”难怪你肚子疼,这么冷的天,穿得这么少,回班级把外套拿过来穿上。“这个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稍微差了点,经常看到他一到校就把外套脱了,头发乱蓬蓬的,鼻子吸溜吸溜,两条透明的“长龙”若隐若现。

我早就注意到这个孩子。正常上课时间,他会打报告离开教室,因为胃部不适。或许他没有吃好早餐,或许他没有按时吃早餐,又或者他吃了凉的食物。

有好几次从班级门口路过,总看到他的书桌凌乱得很,课本卷页,文具散落,尤其是他的手,沾满了各种颜色,粉笔的颜色、水笔的颜色,还有钢笔的颜色......,有时候嘴巴上还沾上黑色和蓝色,是的,我会看到他喜欢用嘴巴咬笔尖。

想想看,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

如果用数字、表格、横竖坐标来比照评价这个孩子,横竖都评价不出教师眼中的“好孩子”。不是吗?卫生习惯差、生活独立性弱、成绩也不太光鲜、长相也不出众。

可是,这个孩子爱运动,午餐过后,他喜欢和孩子们一起在操场上,沐浴着阳光开心的玩耍;他还很懂礼貌,每次看到老师总会主动问好,一脸可爱的笑容;他乐于助人,大课间的时候,他愿意一个人帮助大家看护运动器械,这样做的好处,没有一个人的跳绳会丢掉;尤其给我印象深刻的是,班主任江老师请假后,他每天都会到办公室,打听老师回来没有,关切地询问老师情况。

虽然那时候,我还没有成为这个班级的”班代“,但是每每遇到这个孩子,总觉得我可以为他做点什么。

真正的教育,没有时间、空间、对象的局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爱无声。

从最简单的手部卫生做起吧。我告诉这个孩子:”保持自己的手部卫生,每天中午和放学的时候,我都会看看你的手,只要你做得好,我给你点赞,奖励你好吃的。你要知道,我可是副校长奥,能被副校长表扬,不多啊。

这个孩子很听话,手上的那些斑斓渐渐少了,每次我经过四班,他会冲着我扬扬手,那意思我懂——老师,我今天的手很干净奥,我点点头,他很高兴,眼睛笑眯眯的,眯成了一条缝,牙齿晒着太阳,晕成了一片温暖的象牙白。

我也没有食言。每当孩子做到了,我会在办公室里当着所有老师的面,奖励他一个大苹果。孩子很高兴,我也很高兴。

教育是给人希望的,给予人希望的教育才是闪烁人性光辉的教育,才是充满人文关怀的教育。

一次闲聊,他偷偷告诉我:老师,我好烦啊。昨晚我爸爸和妈妈又吵架了,妈妈说爸爸没有挣到钱,我觉得好吵啊。他们还说我笨。老师你觉得我笨吗?

这个问题问得让人心塞。

我问孩子:你怎么问这个问题?

他说:小学时,我班主任都不管我了,放弃我,课堂上从来不让我回答问题。老师,我是不是真很笨?

我问他:你能记住我话,而且说到做到,手部卫生部做得很好吗?这是聪明的孩子的共同表现,聪明的孩子能够把事情做好。

他似乎听得不是很明白,”老师,聪明的人可以把事情做好?“

”是啊。只不过,有的人擅长学习这件事,有的人擅长跑步这件事,有的人懂得生产产品这件事,有的人喜欢画画这件事,你发现你喜欢哪件事?

“我喜欢很多很多昆虫。”说这句话的时候,孩子眼里有光。我想起九月份发生的事情......

"老师,我们班某某某把蜜蜂装进了瓶子里,还带进班级,我们女生害怕蜜蜂。”

不一会儿,他来了。我眼中的他,左手右手各拿着一个瓶子,瓶子里装了只蜜蜂,他耷拉着脑袋,似乎也意识到自己犯了很大的错误。

“你喜欢蜜蜂?”

“嗯。我还喜欢蝴蝶、蜻蜓、蟋蟀......"他一气儿说了很多自己喜欢的昆虫,的确是很喜欢,否则不会知道,甚至想去近距离接触啊。

”不错啊!老师不如你,我懂得没你多。只不过,教室里面不适宜出现这些昆虫,你想啊,女生胆子可小了。会吓坏他们的。“

”我知道了!“他憨憨地笑了。

像是昨天才发生,没想到我真得成了他的老师。我更加觉得有必要去接近他、关心他、影响他,但是我不想改变他。

生命是奇迹。不同的生命有不同的色彩。发现生命的存在,正视生命的客观真实,由其特点出发,因势利导,给予其温暖激发其希望挖掘生命的潜能。

不得不说,现实教育是有遗憾的。这是目前现实教育的最真的现实,很大程度上,我们不可能去彻底改变,但我相信”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有评价,就有伤害。多一把尺子,就多一些希望。

福泽谕吉说:天不生人上之人,亦不生人下之人。教育于人而言,永远给予孩子希望,带着希望感知幸福,追寻幸福,是最重要的。

”我们往往会对生活中的许多体验感到好奇。但有时,我们又显得麻木不仁,看得多了,见得多了,也就视而不见了,从而丧失了对生活体验的敏感性。在追踪原初的体验的过程中,唤醒自己对生活的真实体验,并反思和质疑包裹自身的各种文化、传统、规定、理论、规则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由此打开生活的禁锢,看到生活的各种可能性,进而让教育工作者和所有与教育相关的人意识到不能忽略人的体验,并以此为契机,重新思考种种教育现象,从而多一点敏感,多一点机智。“

在《教育的情调》后记中,李树英老师这样写道:用”心“”看“教育,首先就意味着必须走向儿童的生活世界;用”心“”看“教育,也意味着必须承认,理智并不能够处理好所有的具体情境中的教学问题;用”心“”看“教育,还意味着必须承认,所谓教育就是尊重儿童的个体独特性,优先考虑儿童的幸福。

如果孩子不幸福,要分数、名次、文凭,有意义吗?

如果孩子不幸福,你自己幸福了,有意义吗?

如果孩子不幸福,教育存在的价值何在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班六月份工作小结
一排向日葵
【教育读书】向上帝借一双慧眼
班主任在家长会上的讲话
春天的昆虫主题就该这么做!简单!
【江苏】谢思涵《班级“动物园”》指导老师:顾海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