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轼《定风波》是在怎样的环境里创作的?闲谈解析与感悟!

注:本文为闲谈,请大家阅读时不要太过在于细节,感谢理解。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咱们很多朋友都非常喜欢苏轼的这首词。在生活当中,当我们遇到不顺利的事,遇到困难的时候,常常喜欢用这首词来宽慰自己。这首词的写作时间是在宋神宗元丰五年,也就是公元1082年,这一年苏轼46岁,他正在黄州生活,担任黄州团练副使。也就是说这时期,他在黄州已经被流放贬谪了将近五年的时间。

在这首词的前面,作者写了一篇小序,写这首词的一个背景。我们知道词的创作从源头来讲是没有小序的,在作品的前面加一个小序,来说明创作的缘由和背景,这本来是诗的特点。那么在词前加小序,这说明在词的创作当中开始融入了一些诗的元素,在文学史上有个说法叫做以诗为词。用写诗的法子,用写诗的模式来写词,这有什么好处呢?增强了词的叙事性,增强了词的内涵,扩大了它的内涵,对于我们了解这首词的前因后果很有帮助。

苏轼曾经在一篇文章里边,写到他创作这首词的一个背景,说在黄州城的东南30里处,有一个地方叫沙湖,也叫螺蛳店,他曾经和朋友到螺蛳店那个地方去看田产,也就是准备在那买田。

那么在这首词的序里边他说了“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意思就是3月7号这一天,我们去到沙湖路上碰到了下大雨,结果又没有带雨具。(这一行人等淋了个落汤鸡,非常的狼狈,我估计,很多人还怨声载道呢。)

在序里边作者说余不觉,意思就是我都没觉得有多狼狈,为什么呢?“已而遂晴,故作此词”,意思就是过了一会天又晴了,于是我就写下这首词。把我自己面对这场雨之后又晴了的场景,以及想法表达出来。

这首词的上篇说:“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意思就是说:不要总是盯着,不要总是去听,那雨水滴滴答答打在树叶子上的声音,你也不要老为下雨这个事感到烦恼。一下雨走路不方便,一下雨身上头发都淋湿了不要管它,你只管吟着诗句,拄着竹杖慢慢地往前走。

这里所说的“吟”,指的是吟诵诗篇。“啸”其实最早它指的是少数民族一种发声的形态,有点类似于咱们现在所说的和声;就是少数民族的兄弟们,在他们表达自己情感的时候,使用的一种发声的模式。魏晋时期传入中原,到了唐宋很多文人都会“啸”,这样的一种发声技巧。我们现在暂且可以把它理解为,类似于像我们这个呼麦,或者是吹口哨,这样一种表达自己情怀的发声形态。所以“啸”的这声音,很旷远,很清远,很旷达,也很风雅。

苏轼一边吟着诗句,一边“啸”,拄着竹杖慢慢地往前走。那对他来讲,这么大的雨走100米也是落汤鸡,走10米也是落汤鸡,都是被雨淋,但无论如何不要被下雨这件事影响了走路态度,对不对?

“一蓑烟雨任平生”,有什么好怕的呢?没有什么好怕的,人生在世无非是晴天和阴天两种天气,大不了再加上个下雨天,下雪天,所以有风雨是常态,有晴天也是常态。不必大惊小怪,只管“竹杖芒鞋轻胜马”,像骑在马背上一样,轻轻快快地安安稳稳地往前走。

下篇又接着说“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这正是初春时节,料峭春风吹到身上还颇有些寒意,寒到什么程度呢?刚才哥几个喝了点酒,把这点酒意都给吹醒了,不但把酒意吹醒了,也把乌云吹去了,把雨水都吹走了,然后把太阳迎回来了。这时候的青山是多么的妩媚,“山头斜照却相迎”,夕阳西下金色的光芒照耀在山的这一边,照耀在我们的身上。

你看一瞬之间,人生又回到了晴天,“回首向来萧瑟处”什么意思?再看刚才下雨的地儿,不也晴了吗?所以“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下雨没有什么好可悲的,天晴也没什么好可喜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有这样,内心才能坦然,只有这样,才能看到天下处处都是好风景,处处都有好风光,这就是这首词的关键词。不论面对怎样的人生境遇,无论面对怎样的自然环境,你都要从容地行走,且行且潇洒,且行且从容。

不过咱们话是这么说,苏轼在词里是这么表达的,这点表达,这点领悟要来,可真不容易,就是说来之不易。人生在世,能有一点领悟,那得前面有很多的积累,这个积累是坎坷的积累,也是风雨的积累。

苏轼因为跟维新变法的人物,改革变法的人物主张不同,触怒了宋神宗所以被贬谪到了黄州。他刚到黄州的时候,也没这么从容,给朋友写信小心翼翼(您把信看完了,就赶紧用火烧掉吧,要不然人家又以为我发牢骚了,要不然人家又抓着我话柄了)。

在给朋友的信里边说:“我到黄州闭门谢客,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只有到了黄昏时分才出来散散步。”

可以想象得到,遭遇了政治上的这样一次打击,他是非常的不安,他不但不安,他还要反省自己。苏轼自己反省自己,在给朋友的信里边说,他这辈子最大的毛病就是话太多,说的太多,太好议论。他甚至说自己当初为了考科举进士写文章,高谈阔论,引经据典,看似才华横溢,其实夸夸其谈,里头言之无物。他比喻说,自己好像养成了一种习惯,就像鸟儿虽然喜欢鸣叫,但不过是自鸣得意而已,就好像树干上树瘤一样,石头上的斑纹一样,看上去好像很奇特,很美丽,在吸引众人欣赏的目光。其实这树瘤,石头上的斑纹,那可不都是他们身上的毛病吗?哎~我也有这毛病。

他反省自己,觉得自己以前做的有些事不大对。他在给朋友的信里边说:“我现在虽然被贬谪流放到黄州,老而且穷。”这当然是一个比较夸张的说法,他在黄州的时候也就40多岁,还没有真的到老的时候。但他的意思就是说,我的境遇是老而且穷,但是我的心肝骨髓里边充满了忠义道德,面对生死谈笑自如。境遇虽然欠佳,但为了社稷国家,为了君王,我还可以做到舍生忘死,在所不辞,至于祸福得失,那都全部交给天地造化了。

可见此时的苏轼,有惴惴不安,有人生反省,也有自己固有的人生坚持。但是这些都还属于坐而论道啊?你毕竟还要接触具体的生活,你在具体的生活当中到底是怎么表现的?苏轼做得也很好,我们只有了解了苏轼在黄州时期的这些做派,这些言谈,这些思想、这些活动,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定风波》这首词里头所表现出来的这种人生的领悟。

苏轼刚到黄州,家里人口多,钱粮不够花怎么办呢?脱下文人的长袍,穿上农夫的短打,开荒种田吧。黄州政府批给他一块几十亩废弃了的坡地,就在黄州城的东门外,苏轼也没客气,就给这块地起了个名字叫东坡,为什么呢?当年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被贬谪到四川的忠州做刺史,在东门外也有一块地,白居易在这块地上遍植花朵,给它起名叫东坡。苏轼对白居易仰慕已久,就索性把自己这块地也叫个东坡,而且以东坡居士来自称。我们都知道苏东坡这个名字可比苏轼这名字名气大多了。

苏轼在他的《东坡八首》这诗里边特别说道,这荒地布满了荆棘瓦砾,天气干旱,开垦起来真的让人精疲力尽。没关系,放下锄头喝完水接着干,一想到来年有不错的收成,这点疲劳都算不了什么。我们说在一般的文人眼中,开荒种地不是什么体面的事儿,更何况你是一个被贬谪的官员,还自称什么居士,对不对?可是对苏轼来讲,他的想法跟一般人不一样,谁说文人不能种地,谁种地的人就不能自称居士,谁有规定种地就没面子。没有饭吃,你就得种地,收割庄稼才有饭吃,就这么简单的道理。

所以我们经常说苏轼这个人很潇洒,很旷大,潇洒旷达并不是昂着脑袋甩着袖子在街上走,而是面对每一个挑战,每一个困境,都表现出迎接挑战、解决挑战的这种勇气和胆量了。所以东坡居士这个称号,已经远远地超越了佛教徒的这种内涵,是一个劳动者的内涵,也是一个在劳动当中寻找审美趣味的文人的内涵。

除了劳动,苏轼还健身,他有一整套的健身的办法,比方说盘腿坐在床上,上下磕牙齿,磕多少多少下,那同时这个舌头在口腔里边缓缓地搅动,然后产生唾液之后将它缓缓地吞下,自己想象着这个唾液被送到中丹田,如此反复多次。还有用双手摩擦面部,耳朵、脖子、眼睛,一直擦到发烫为止,再摁摁你的鼻梁,梳头梳100多次,一觉睡到大天亮等等,这些办法苏轼也采纳。

你想想他活了66岁,他流放贬谪的时间累计都长达12年之久,要是不是靠着积极的生活态度,不是靠着这种健身的方法,他怎么可能度过这些艰难的岁月,对不对?更何况在这期间他还创作了大量的诗文作品,对不对?还进行学术的篆书的工作。

苏轼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他对待生活非常的诙谐和幽默,换句话说,就是他面对生活的时候,他的态度是比较轻松的。我们举个例子:他有个好朋友,经常晚上俩人在一块儿聊天,这朋友也有个外号叫龙丘居士,一个东风坡居士,一个龙丘居士,俩人经常在一块谈禅说法。

苏轼就送给他这个朋友一首诗说“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意思说我这朋友太可怜了,晚上我到他们家谈论佛法,一宿一宿不睡觉,突然听见他们家老婆一声暴喝,吓得他手里这手杖落到了地上。吓成这个样子,诶,现在我们形容一些比较彪悍的女汉子叫她们河东狮子,把她们讲话叫做河东狮子吼,你能想到吗?这个典故,就来自于苏轼的这首诗。

其实我们知道这个狮子吼,本身是佛家用语,意思是说:释迦牟尼世尊在众生面前讲法如狮子生吼,佛法广大。而河东就我现在的山西,那实际上是说这位朋友,他的夫人是山西人,晚上劝他们早点休息,声音得比较大,她就用了河东狮子吼。这个苏轼开起玩笑来,那也是天下第一,所以我们说苏轼在黄州却写出了《定风波》,这是有很多原因的,苏轼被贬谪,苏轼不安心,苏轼参加劳动,苏轼开垦土地,苏轼跟朋友开玩笑,苏轼反省自己的人生,苏轼坚持自己的一种人生的理想,所有这些元素凑合到一起,才能产出这个《定风波》呀,难道不是吗?

黄州时候的苏轼,诗词也不敢写太多,书信更不敢写太多,话也不敢说太多,为官又没有实权,对他这样的大文人来说,这简直就是一个无期徒刑,但是苏轼让这痛苦的徒刑却变得有声有色。诗词不敢多作,那咱就写一篇《猪肉颂》,歌颂红烧肉,书信不敢多写,咱就算算账开开荒,实权被剥夺了虽然做了个黄州团练副使,但没有签署权,没有实际的权利,一日三餐总能做吧,厨师总能做吧,总能做个美食家吧。

我们知道这个东坡肉,还有东坡羹,这都是他在黄州时期发明的,不仅自己做,还总结成菜谱跟大家分享,而且这个菜谱也可以写得文采斐然,这就是苏轼的魅力,也是《定风波》给我们的启示。咱们有的人呢,遇到挫折,遇到困难,就会大发雷霆,或者怨天尤人,不吃不睡,诅咒生活。苏轼人家不做这亏本的买卖,他不会折磨自己,他还要犒赏自己,他不仅要犒赏自己,而且把犒赏的感受写成诗文,与大家分享这诗文的美。

我们喜欢苏轼,绝不仅仅是因为他比较擅长考试,比较擅长作官,比较善于作文,善于吟诗,善于作画,善于书法,更重要的是他在艰苦的条件中,依然能够做旷达洒脱的自己,让几百年之后的我们,依然为之倾倒。苏轼曾经感慨:“黄州真如在井底呀”,在黄州就像待在井底一样。

可能黄州在某时某刻,对苏轼来说就像是一口废弃的枯井,但是苏轼却没有成为那井底之蛙,他在这口枯井里头耕种、酿酒、做饭,读书、念佛,教友、著书、写诗,忙了个不亦乐乎,他不断收获自己的快乐,在这口枯井当中要慢慢地流淌出了滋润他人、后人以及整个中国古代文化的涓涓的甘露,这就是我们如今读《定风波》能获得的全部的感受。

最后,我们再重温一遍这首词,《定风波》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苏轼:《定风波》
12.苏轼《定风波》:归去,也无风雨也无睛
一蓑烟雨任平生
如何解读苏轼的《定风波》?
人人熟读苏轼词,却少有人知一首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见证了从苏轼到东坡居士的转变
【苏轼在黄州】吟啸徐行,何妨就此归去——《定风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