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教师发展数字化转型:平台化、生态化、实践化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教师发展数字化转型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力量。教师发展数字化转型,是将数字技术融入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的学习变革、治理重塑和服务创新,赋能教师群体终身学习与发展。然而,在教育数字化转型加速和深化的当下,对于教师发展数字化转型的探索与研究仍不够充分与深入。因此,有必要立足于教师发展数字化转型的现实基础和发展诉求,从教师的学习规律出发探索如何回应和破解重塑教师学习范式、促进教师评价与队伍治理、增强教师发展数字化转型服务能力三大关键问题。以下从721学习理论的视角提出了教师发展数字化学习逻辑架构,与三类学习范式相适应的教师发展评价与治理需求的金字塔模型,最后,为支撑学习范式变革与评价治理转型,提出了教师发展数字化转型服务升级的行动框架。

 面向教师发展的数字化基础与转型诉求

进一步研究和明确教师学习规律和需求,推动教师学习真正发生:

  • 探寻数字时代的成人学习理论创新是推进教师有效学习的根本。

  • 评价与治理是教师发展数字化转型至关重要的“指挥棒”,是唤起和激发教师学习内在动机的关键。

 基于721学习理论的教师发展数字化学习逻辑架构

图1 基于721学习理论的教师数字化学习逻辑架构

01

 基于平台资源的自主式学习

教师数字化学习平台正在兴起,基于平台资源的自主式学习逐渐成为教师正式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 资源主题上需要涵盖教、学、管、考、评、研究、服务、资源、实践活动、家校互动等数字化转型中的教育场景;

  • 资源样态上需要在轻量级微视频、中量级网络课程等课程资源基础上,增设互动社区模块、交互视频资源、沉浸式实训资源等拓展性资源;

  • 资源组织上需要大力推动构建学科知识图谱、教师专业发展图谱等细粒度的知识底层结构,以此分类、组织和关联资源,并根据教师个性特征和在线学习数据的记录与利用,为个性化推荐和精准化服务提供支撑。

02

 基于协作互助的混合式学习

随着工学结合程度的增加,教师的学习趋于混合式,学习方式从线上学习拓展至线下协作,学习情境从自主学习的虚拟情境延伸至群体协作的实践场景。

  • 在基础教育,名师名校长工作室是一线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平台。基于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建立虚拟的工作室开展协作互助萃取最佳实践,推广成功的教学教改经验,能够推动优质资源向欠发达地区辐射,进而促进教育公平。

  • 在高等教育,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于2020年启动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力争建成全国高等教育虚拟教研室信息平台。

03

 基于工作场景的嵌入式学习

教师专业发展呼吁在工作中嵌入教师学习的第四范式。

  • 实践场景化。教师基于真实工作场景开展系列实践,发展面向场景的硬技能和软技能。

  • 教师角色化。教师具备设计者、教学者、引导者、管理者、促进者、评价者、参与者等多元角色。其中,最首要、最核心的角色是设计者。

  • 教学团队化。教学团队化协作的应用场景已覆盖了教学、教研、培训、课后服务、主题活动等多场景,例如双师课堂、帮扶教研等。

数字化转型中的教师发展评价与治理需求模型

图2 教师发展评价与治理金字塔模型

01

构建教师数字画像,提升需求分析和个性服务的精准度

  • 基于个体画像,教师个人的学习行为与偏好能够被用于需求分析与服务推荐;

  • 基于群体画像,师训者、管理者和决策者可形成对教师群体需求的理解和认识,进而为教师队伍建设与治理的问题和难点寻找针对性解决方案。

02

构建开放技能体系,实现教师能力测评与发展一体化

  • 运用微认证支持教师在自主式学习、混合式学习和嵌入式学习中证明硬技能与软技能的提升。

  • 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应侧重于发展与每位教师的需求相一致的能力,提供符合这些需求的学习机会,并以严格和有效的方式记录所获得的技能以评估目标能力。

  • 技能本位的微认证把个体绩效数据的重点从时间累积转向发展成果,具有价值密度高、可解释性强的特征。

03

关注实践智慧生成,追求人技共善的数字德育体系

数字文化建设要针对数字信息技术应用中的基本问题与突出问题,采取标本兼治的策略。笔者倡导的基本策略是“正德+赋能”,一方面培养德才兼备的数字公民与专业工作者,另一方面通过法制约束与技术监管相结合对数字信息空间进行综合治理。

支持教师发展数字化转型的服务升级行动建议

图3 教师发展数字化转型服务升级行动框架

01

平台化:多级贯通形成在线学习架构

  • 做大做强国家级智慧教育大平台

  • 做精做通省级智慧教育服务平台

  • 做准做细县级教师发展管理平台

  • 做实做活校级教师智慧实践平台

图4 面向教师的智慧教育实践平台概念模型

02

生态化:多维融合创建无缝学习空间

  • 个性化的学习环境。

  • 多样性的学习资源。

  • 面向基础教育,推动教师智能助手应用、未来教师培养创新、教师智能研修、智能教育素养提升、智能帮扶贫困地区教师、大数据建设与应用等。

  • 面向高等教育,推动智能教室建设、智能教育素养提升、教师发展智能实验室建设、教师大数据建设与应用等。

03

实践化:从适时学习到实践智慧跃升

  • 关注教师的个人数字化空间的整合。

  • 为集体智慧的生成与共享提供支持。

本文基于数字化学习逻辑架构和教师发展评价治理需求,所提出的服务升级行动框架适应了教师个体学习与专业实践一体化的内在需求,兼顾了教师知识、技能与智慧协同发展的目标追求,在平台化、生态化与实践化三大方面提出了切实的行动建议,指明了未来一段时期研究与实践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祝智庭,林梓柔,魏非,闫寒冰.教师发展数字化转型:平台化、生态化、实践化[J].中国电化教育,2023,No.432(01):8-1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祝智庭等:基于721学习理论的三种教师发展数字化学习逻辑架构
教师方面:创新是可持续发展之本
“互联网 BYOD” 支撑校本“六艺”课程再构
数字化社区老年教育模式的 实践及发展思路
周佳峰:人工智能助推教育数字化转型路径与实践研究
教师继续教育新模式:网络研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