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记忆里的盘中餐——秋收

来源  

朋友送给孩子一本绘本《盘中餐》,绘图很美,插画很写实,文字虽稍欠,但白描其实也挺好。绘本是描绘稻谷的生长过程的,采风于云南元阳梯田。读后,我想起了我的家乡,我与稻谷的亲密接触。我尝试着把我的记忆也写下来吧。

本篇是第四篇。

第一篇:《春耕

第二篇:《春种

第三篇:《夏长

稻谷成熟的时候,烈日当空,田里沉甸甸的谷穗散出金灿灿的光芒,晃人眼目。

我对打谷的时节印象深刻,因为谷子打完晒干,暑假就该结束了。这是一个忙碌的时节,空气中都是汗水的味道,人们挥汗如雨,只为换来收获的喜悦。

要打谷子了,先要准备好工具,拌桶是田里打谷子的主要工具,一般一家一个或者两三家合用一个。拌桶是木制的,长方形的桶身,大概长2米宽1.5米的样子,底部呈弧形凸出,刷上桐子油,防止漏水和腐蚀木材,可以在水塘里当船用。拌桶四角均有冒出桶身的木板当抓耳,应该是方便在田里拖动以及固定挡篷。竹编的挡篷一人多高,在拌桶内形成三面半包围,主要作用的是防止谷子溅落。打谷子的拌桶里还有一件工具,叫骨架子,长方形木框,框内插有稍有间隔的竹片,斜放于拌桶没有挡篷的一端。

老人们说,立秋后的天气早晚退凉,但白天在阳光下暴晒,还是受不了的。所以打谷子的时候,六点过天一亮就得下田。打谷子最少得四个人,一人扛或两人抬拌桶,一人拿上挡篷和骨架子,一人挑两担箩框,割稻谷用的带齿的镰刀,稍带上水瓶和大茶缸,就下田了。

先得割倒一片稻谷,拌桶才能下田,两人割稻,两人在拌桶内摔打稻谷,目的是将谷粒脱离稻草,所以称之为打谷子。

割稻的人将稻谷割下,放置于打谷的人伸手能拿到的地方。割稻留的谷桩,因为要留再生稻,谷桩要留高一点,否则就齐着水面割。割的时候尽量防止抖动,要不然就会有很多谷粒掉落田里。

而打谷人不论是体力要求还是技术要求,都要高得多。打谷人双手握起一大把稻谷,用力抡起来往拌桶内的骨架子上摔打下去,谷粒四溅,打在挡篷上哗哗的响,然后轻轻的在骨架子上抖两下,把摔打时打掉但夹在谷草里的谷粒抖落在拌桶内,再次用力摔打,重复一重两轻的动作,直到手中那一把稻谷只剩谷草,就把谷草堆到一旁,又拿起新的一把稻谷……早间“砰砰”的打谷声,传出很远,响在我童年记忆的耳朵里。

年轻人打谷是要被骂的,可能会因为谷桩割得不平,打谷时掉落到田里的谷粒太多,或者是摔打力量不够导致谷草里还夹杂着很多稻穗。当然更重要的,不管是弯腰割稻谷还是摔打稻谷,在大热天里与谷草亲密接触,都是对体力和毅志力的考验,一时的倦怠都会引发家长的数落。

我虽在成年以前都呆在农村,但我过早的戴上了眼镜,被认为不是干农活的料,似乎是读书的料。所以像打谷子这样的活路,家里没把我当正经的劳动力,打谷子这事,至多也只是尝试一下罢了,没能深刻体会其中的艰辛。

但拖谷草、晒谷草是我要干的活路。通常割稻谷快、打谷子慢,割稻谷的要负责把打过的谷草一把把的取其中一根谷草套上,沿打谷的路径一路放置在田间。我要做的,就是下田去一次四把、六把的拖上田埂,一把一把的叉放在田埂边,如果田埂边放不下,还要拖到近处的山腰上晾晒。

拌桶沿着割稻的方向拖一路打一路,拌桶内谷粒渐渐堆成小山,靠近田埂时,就取箩框装了,挑回到家里去。刚打的谷子,带着水气,而且通常田间离家里的晒坝还不近,挑上一挑,穿埂爬坡上坎,得往返十数次甚至数十次,也是非常辛苦的。

谷子挑回家里的晒坝上,晒谷子就是妇女老幼的事了。在烈日下须得戴上草帽,先用木制的钉耙把谷堆拨开,薄薄的摊一层,再用竹编的竹耙把谷子中的谷草叶、稻穗杆耙耢干净。为了让谷子尽快收水晒干,还得用木耙进行多次翻晒。翻晒的时候,把摊平晾晒了一会儿的谷子推成一列一列的,露出晒坝晾晒一会儿,再又将谷子推平,再就是用钉耙拉出不同的纹路,让更多的谷粒暴露在阳光下。

如果遇到晒谷子时下雨,那就很麻烦了,忙慌慌的抢收到屋檐下,担心要是雨不停,谷子没法晾晒,会造成谷子“冲烧”,就是箩框中的谷子会发热,久了要发芽或者发霉。所以晾晒谷子这些天,农民们都期盼着有最火热的太阳,难怪农谚说:“天上鱼鳞斑,地上晒谷不用翻。”

如果老天“凑合”,两三天谷子就晒干了。晒干的谷子在存入仓库前,须得先用一种木制风车把空稻壳从谷子中分离出来。这种木制风车在我们那里称为“风簸”,大概一米五高,主要用木板拼接而成。它有一个圆形的腹腔,内置木质扇叶,摇柄用铁条顺着扇叶中心轱辘牵引而出,另一端则是个方形出口,腹下设有一前一后两个错开位置的向下出口,近口在前,远口在风簸的背面。圆形腹腔与方形出口之间的顶部,是个三角形漏斗,漏斗的下面有一个控制漏斗流量的开关。四只木腿撑起这个古代劳动人民智慧而生的机器。

“风”(此处为动词)谷子的时候,将谷子倒入三角漏斗里,在两个出口放上接谷子的箩框,右手摇起摇柄,左手拨开漏斗的开关,谷子就在摇柄摇起来的风的作用下,饱满的谷粒就沿着近口而下,落入箩框中。稍轻的谷粒被风吹起,会从远口掉落,而空谷壳、谷叶碎屑、尘灰什么的,就直接被风从尾部方形出口吹出去了。摇摇柄的力度与均匀度以及漏斗开关的打开大小,也是比较重要的,小孩子常被叫去摇,但坚持不了一会儿,风力不够,谷壳吹不出去,害得重新“风”一遍。

“风”过的谷粒饱满干净,就可以倒入谷仓了。各家各户会用箩框做为量具,来评估当年的收成与往年的收成高低。像我家,三个半人的责任田(我是独生子女,可以多分半个人的责任田),这一年收了十八箩框的谷子,比上一年多收了两箩框,说明这一年是一个风调雨顺的好年景。

晒在田埂山腰的谷草也是要收回来的。趁着烈日,也要翻晒一遍,然后要赶在下雨之前,收回家里去。收谷草,需要用上千担杆儿,不同于扁担,千担两头尖,尖处通常还用铁皮包上一层。千担配套的是两根带钩的绳索,将数把谷草捆在一起,捆成两捆,用千担一头插入其中一捆,扛到背上,再用另一头插入另一捆,放平到肩上,一路挑回屋后的瓦檐下或者专门垒个草垛。

谷草也是很有用的。常被用来生火,当年农村也用来铺床,还用来编成草绳捆绑重物。谷草还有一个重要用途,把谷草剁成一截一截的,和上稀泥,涂抹到竹篱编织的墙上,是川南民居的一大特点。

记得有一首歌唱道:“我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这大概是表达一种丰收的幸福感。人们从那个饥饿的年代走过来,现在看着黄澄澄的稻谷堆满谷仓,一年的辛苦,终于迎来丰收的喜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稻香
瑞安日报
难忘那些年,经历过的“秋收”
🌛悦读 | 又是稻黄时(文/游阿满)
《潮汕器物图解》之摔桶·打稻机·收割机
那些年的“双抢”,究竟有多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