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精通GPT超越90%的人,因为我掌握了这个提问方法—ACTOR框架

本文3000字,全是独家总结的干货,请享用。

初次接触GPT的人都知道,提示词像“魔咒”一样,把它输入到聊天框,就能得出神奇的回答。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该怎么向GPT提问。

其实非常简单,你需要一个提问的框架,按照这个框架去输入自己的需求,就能得出不错的回答。

不夸张的说,提示词的质量和背后的提问框架,很多时候决定了答案的准确度。

市面上的GPT提问框架非常多,组成有3部分也有4部分,有的人把它戏称为“咒语”。例如有国外开发者总结了“哈利波特”的角色指令:身份、任务、约束。

然而,这些框架实际使用的话,因为缺少上下文交代和控制指令,给出的结果可能需要多次调试。

我个人更喜欢用阳志平学者提出的ACTOR框架。

它由5部分组成:角色、上下文、任务、输出、重复控制。其中“重复控制”指令是他独家提出的,这也是基于阳老师的个人背景才能提出如此好用的框架。

阳老师可以说是我的GPT启蒙老师,他是一位精通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双重背景的博学者,创办的“开智学堂”也是面向知识工作者的一家高科技公司。

GPT的原理主要也是来源于计算机科学和认知心理学。所以在国内,阳老师是这方面的高智商、顶尖学者。

因为阳老师有比较浓厚的学术气息,他的理论对有些知识储备不足的人来说,学起来有些困难。接下来我会用好理解的大白话给大家介绍,让新手也能看完就用。

ACTOR框架,也叫行动者框架或者角色框架。包括5部分:

角色(Actor):执行任务的主体。

上下文(Context):任务的背景或情境(如工作、两性、社交等)

任务(Task):主体执行的任务。任务类型有对话、创作、推理和个性

输出(Output):以什么样的风格或格式输出内容 重复

重复控制(Repeat):要求角色重复N次执行任务,提高回答的质量

1、角色(Actor)

分辨一个人会不会向GPT提问,就看他的第一句话怎么问。你可能经常看到提示词中的第一句话是“你是一位……”,这就是在给它指定角色身份。现在知道怎么回事了吧~

在GPT工作过程中,第一步是找个合适的角色来完成你的要求,然后才进行下一步搜索和生成。

很多人以为GPT是一个拥有庞大知识的机器,其实,GPT本身并不具有实际的知识,它更像一个巨大的矩阵向量空间。它做的事就是把各种各样的人类知识的符号,根据概率混搭在一起,给出你想要的回答。

所以说,设定一个清晰的角色,可能将回答准确率从30%-40%,直接提升到70%-80%。好的角色设定就像升级作战装备,一下子能把步枪变成战斗机。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想让GPT帮你修改一段文字发到小红书上,请个有经验的小红书运营人员来做,必然比找个不懂这方面的人去写更靠谱。给GPT指定角色,就是模拟了这样一个过程。

一个人使用GPT从小白到入门,指定角色是最重要的一步。

2、上下文(Context)

'上下文'指的是任务的背景或情况,如工作、人际关系、社交等方面,简单说就是你要让GPT执行的任务背后,对其信息的补充。对于复杂的任务,更需要将上下文交代清楚,这样得到的答案准确度更高。

例如,你需要说明这个任务将在什么样的场景下使用,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需要表达的情绪又是什么?

'场景'可以是工作交流,人际关系、家庭关系等各种情境。

'目的'可能是在自媒体社交平台上发布,或者用于工作报告等。

至于'情绪',是乐观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又或者是处在逆境中,或者遭遇了欺骗……这都需要你提前给它交代清楚。

3、任务(Task)

'任务'是你希望GPT执行的具体工作。根据GPT的能力,任务类型可以是对话、创作、推理或个性化输出。

· 对话

对话很好理解,GPT刚出现的时期,很多人把它当做聊天机器人来用,真的是“大材小用”了。不过也有人用它做出“佛祖对话”、“和苏格拉底对话”,都是非常精彩的对话应用。这类的对话有趣,还能给人启发,仿佛真的是先贤穿越时空来到你身边和你对话,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找提示词试一下。以下是我测试的“和苏格拉底对话”。

· 创作

GPT是一个文字处理模型,他最广泛的应用也是围绕文字进行创作的领域。

对于文字创作任务,可以分为非虚构类和虚构类。非虚构类创作一般指实事求是的描述,如新闻报道、学术研究或历史分析等。而虚构类创作则是基于想象力的创作,如小说、诗歌或剧本等。不同的创作类型,用到的语言风格也不同。因为这两种类型写作非常不同,一般来说,经常写非虚构类的读者去写虚构类,会有些困难,反之亦然。但是借助GPT,这个事情会变得简单很多。

· 推理

GPT本身也是一个强大的推理引擎,它拥有花10亿美金打造的内核,自从GPT诞生,世界上其他人工智能也雨后春笋般出现。不过目前和未来一段时间,都很难超越GPT,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投入的资源天差地别。作为不懂人工智能技术的普通人,不用了解太多这里面的复杂原理,只要知道如何利用它强大的推理功能,帮你做信息分析和决策,就是赚到了。

这个功能在商业应用上非常强悍,不过需要你对提示词应用娴熟,会逆向思维操作等。

· 个性化

GPT还可以根据你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方案定制。比如,我曾经写过一个例子,希望GPT根据我的情况制定一个认知心理学的学习计划。我提供了自己的知识背景、每天可用于学习的时间、将来打算用在何种工作场景等信息,输入了一段比较完整的提示词,然后GPT为我提供了一个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以上就是GPT可以执行的几种任务类型,是不是非常心动?当然,如果你能用上4.0收费版,那将会打开另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它的海量插件功能等,真的可以成为个人智能助理,极大提升效能。

4、输出(Output)

'输出'是指你希望从GPT得到的具体结果,通常关注的是语言风格或格式。关于输出语言风格,你可以通过提供一些GPT能理解的关键词来告诉它你期望的语言风格,或者你也可以让它学习某种特定风格,然后指定这种风格进行输出。

格式的话,它比较擅长输出清单体、markdown格式等。

清单体非常适合放在自媒体平台上,作为碎片知识分享给用户,过去不管是在公众号还是抖音等平台,这种形式都很瘦用户的喜欢。

它也能输出markdown格式,这种格式的文字可以直接用来做PPT,减少排版的时间。

如果你是写论文或者写书,可以好好研究下它这个格式输出功能,可以帮你批量修改参考文献格式等,省去很多人力。

5、重复控制(Repeat)

阳志平老师发明了“重复控制”这种非常聪明的提示词调试方法。即使是熟练使用GPT的人,也不一定知道或者掌握了'重复控制'这一秘诀。

分享一个阳志平老师非常喜欢的技巧(没错,我非常崇拜这位搏学的学者哈哈),那就是'重复三次'。这样做有两个好处:

第1,可以保证原创性,减少抄袭的风险。;

第2,可以获得多个版本的答案,拓宽你的创作思路。

我在这个基础上拓宽“重复控制”的含义,加入更多控制指令的操作。

例如

如果要写一篇非虚构类的内容,比如新闻稿、知乎长文等,你可以指定:“请用严谨的表述,尊重事实。

“请不要胡说八道”;

如果你不清楚,请直接回答不清楚。”

我自己写文案较多,也总结了一些控制指令,大部分场景中,你可能会用到这些指令。比如:

“你觉得你说的对吗?”

“请对文本进行润色”

“请修改标点符号,但不要改变原文的意思”

“请不要解释,只做文字修改。”等等。

例如这个案例,可以帮你分辨GPT是不是在胡说八道。

'重复控制'指令可以帮助你减少与GPT的对话次数,用更少的时间和操作得到一个比较满意的答案。

怎么样?看完今天的GPT提问框架“ACTOR框架”,有没有摩拳擦掌、蠢蠢欲试的冲动呢?下方有一些我总结的提示词,你可以直接复制进去,根据自己的需求修改下,开始这趟“魔法之旅”吧!

提示词:如何用GPT写爆款小红书笔记 | 公众号、抖音、今日头条、视频号等适用

妙计:用chatGPT施展魔法做选题——提示词集合 |适用于小红书、公众号、抖音等多平台

如何向GPT提问,帮你制定学习计划?(完整提示词)

-----------------

对了,有很多人问我怎么拥有一个GPT账号,这确实是阻碍大家使用的最大障碍,我后面会出这样的教程,可以关注我,第一时间接受信息哈。

除了目前公众号发的GPT指令框架、提示词、自媒体写作方法等,后续我还会分享关于GPT阅读、写作、工作、查文献等多个场景的应用。

跟着齐妙一起探索GPT的“奇妙”之处,帮你提升效率,早日达成梦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向GTP提问以获得高质量答案
超越线程池 : Java 并发并没有你想的那么糟糕
有灵魂的大模型!大模型角色扮演框架 RoleLLM
论文解读 | BERT详解:开创性自然语言处理框架的全面指南
普通人也能当“作词家”:快速掌握ChatGPT提示词技巧
论文解读:Bert原理深入浅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