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崂山风物】耐冬与几个神仙

       崂山有花,传说神奇,这就是青岛市花耐冬。耐冬者,号山茶,值瑞雪飞舞之际其花最盛,而其花分红白,届时瑞雪、红花、白花,盛开之时可能分不清何处为花、那处为雪,但片片红花出自瑞雪,其白又色傲霜雪,想想都让人心驰神往。传说耐冬最早盛于崂东的诸岛上,其为花却有似树的枝干,其干直径盈尺、龄可达千年。一种花可以长到一千年,所以蒲松龄在《聊斋志异》里描写了美丽的绛雪,我想一株一千年的花确实可以称为花神的。

      耐冬花,瓣有单双,其中红单白双。如果从感觉上说,单为阳双为阴,则阳者为红、阴者着白,故耐冬花本身便有阴阳太极之意,怪不得张三丰喜欢她,将其从崂山外岛移植而来。话说明永乐二年,夜、即墨长门岩。海旷天寂、月澄如水,一叶扁舟仿佛自虚空而来倏忽而出......,舟中一人:一衲一蓑、龟背鹤形、大耳圆目、须髯如戟,其名张君宝,号三丰,泛舟诸岛采药济民,踏月色至长门岩,自岛中携出红白耐冬各一本植于崂山。大家看看当时的情形,这意境让我想起了《射雕英雄传》东邪黄药师踏舟而行的情景,不过东邪是小说人物,而三丰此时已届一百五十七岁,他不是神仙是什么?

       说到耐冬,忍不住多说说张三丰与崂山。这已是他第三次入崂,其初入崂历十余年、八十七岁二入崂,居玄真洞,在洞额留下了 “重建玄真吸将乌兔口中吞”的真迹。细细考究这几个字:“乌兔”是什么?太阳和月亮啊,你看他天天在玄真洞干哈?吞吐日月啊,这功力!据说此时三丰已修炼至“聚则成形、散则为气”的地步,这也成就了他的隐仙风采。三丰的出名与其他高道不同,其他高道如刘若拙,被皇帝一召见,巴巴的去京城见了皇帝,被封作什么“华盖真人”,还有丘处机远赴西域见成吉思汗并受封。而三丰是你招你的,我隐我的。明太祖朱元璋时,三丰已经一百二十多岁,太祖闻之砰然心动,多次遣使寻访终不见;后明成祖朱棣继续寻找,无果,只得下旨大修武当山,以待张三丰,然仍不能如愿;后到明英宗时,终寻不能,只能作罢。

       世上之事就是这么奇怪,有些人拼命想要出名,用尽万般心思却终不能如愿。而三丰愈隐名气却愈大,据说后来找他的人多了,他只得在棺材里一躺:死了! 但不知道何时又在别处出现,棺材里只余下一衲一蓑矣!这样的空城计他在崂山也唱了几处:一处邋遢石,民间传说:此石为三丰日常修炼之地,由于其经年累月的在石上念经、睡觉,把块干净的大石头染的黑乎乎的。有一天玉蕊楼的一些文人雅士闻其名寻其迹,三丰倏然不知所向,只遗留下衣衫和蓑笠在石上,后来人们把这块大石叫做邋遢石。还有张仙塔,塔植一红一白耐冬各株,据说藏有三丰遗蜕,塔下有仙窑,为三丰修炼之地。

     三丰为道洒脱之极,他“不参禅、不礼拜、不打坐、懒受戒。遇酒吃几杯,遇肉啖几块,拍手打掌笑呵呵,自在自在真自在”,呵呵,现在的所谓学道人啊!有祖师一半就好了!

      三丰到底活了多少岁,一直是一笔糊涂账。反正根据历史记载宋朝有张三丰、元朝有张三丰,明朝也有张三丰。这个不是玄幻小说,都是有具体的历史典籍记载。至于其年龄,有说149岁的,有说212岁的,还有人说张三丰至今还活着。不管他活了多少岁,对其风采,吾辈只能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了!

        话题说的有些远,不过崂山耐冬为三丰自海岛移植,此为共识,清同治版《即墨县志》就有明确载:“明初,辽东人张三丰,自海岛上移植耐冬于崂山下”。目前耐冬在北方除崂山外,别处再无。据说明时崂山各寺皆有大者,可随着时间的流失,目前可大观者已越来越少,其中可数的在太清宫有绛雪,可惜已经香消玉殒,但院内仍有大小七八株,其中白色一株、余皆红色,其大者围六尺。另其三官殿正殿院内的耐冬,更是崂山唯一独有品种“重瓣白雪塔”,为崂山天然造化而生,花涌雪峰,层层铺开,凡见其花者皆流连忘返。再者上清宫有一二株,大小不知。原张仙塔二塔边各有耐冬,南红北白,寓意南阳北阴,塔居太极鱼眼,真神仙所设,可惜无缘得见。《崂山续志》说张仙塔:“耐冬亡矣,塔不仆”,不知真假。其他地方的耐冬未知有奇者。

        跟耐冬有联系的名人还有一个就是胡峄阳。胡峄阳后人传为“神仙”,他与耐冬有什么关系呢?据史书记载,崂山西南方向的薛家岛鼓子洋礁石岛上,古代曾是耐冬的故乡,这里的耐冬皆是白色。清《胶州志》中载曾经有人在此碰到一驾舟老人并给胡峄阳捎信,该人归后对胡面陈此事,胡抚然曰:“此三国时徐庶也,隐居鼓子洋久矣!”此事听来太过奇异,不过清胶州人赵法宪有一首《咏鼓子洋白耐冬花》说:

    皭然冰雪姿,遗世而独立。亭亭空谷中,寒威不能蚀。

    烟岚伴其幽,玉石贞其德。霜月满林皋,点缀乾坤色。

 有客海上来,疑是徐元直。云际落天表,可望不可即。

      徐庶被清代胶州人顺手写入咏耐冬的诗中,可见徐庶隐居并活动于崂山外岛的传说久已有之,且广为流传。徐庶还对偶遇他的人叱曰:"此非世俗间物,可留伴耐冬人耳。”可见在其心中,耐冬非俗间之物,必得有仙人相伴。后来胡峄阳也去外岛千里岩修行,杜怡亭在《谭略》中说:有渔人出海遇到风暴,船被吹抵千里岩,见“岛中耐冬盛开,暖如春,有老人貌甚清古。”老人说自己是流亭人,并让渔人回去后转告其子“好为人,若翁在仙岛甚乐。”此时离胡峄阳辞世已有40余年。这位神仙也去相伴耐冬了!

      带有传奇色彩的耐冬不仅为神仙所喜爱,现在也进入寻常百姓家中,目前崂山山民、青岛市民多有养植耐冬者,并且耐冬已被确定为青岛市花,而耐冬在来崂山之初,也是先植于山民苏现庭中,后渐繁衍。耐冬就如一个自山外移居崂山并祖辈生活于此的山民:来自外岛民间、在山内依山而生、子子孙孙繁衍于此;又如一个来崂山修行的道者:跋涉而来、居寺观深洞云游静修,终与崂山结为一体。就像太清宫的绛雪,早已成为崂山的化身、成为人们心中不死的传奇。

作者:歪歪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点绛唇 瑞雪含春
【赏月诗韵感悟中秋】
崂山松秀[点绛唇-中华新韵]
神仙奇方--《绛雪》四神丸
神仙奇方--《绛囊》治疝气神方
『神仙奇方』《绛雪》四神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