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行山走水】继续说洞

我喜欢探究一些捉摸不透的东西。大自然的事物中,尤其对洞有兴趣。在我看来,洞就是一个未知的神秘所在,黑黝黝的洞口象征着神秘之门,产生让人一谈究竟的欲望。

家乡的村子北边是一片不是很高的山,因为战备的需要山里挖了一些防空洞,后来不知怎么废弃了。在路上行走的时候,远远的黑黑的洞口很是醒目,让人很有一探的欲望。

青州有一座云门山为很人所熟知,但云门山有一个无底洞知道的人不多。要说这个无底洞来历不小,在明朝冯梦龙所著《醒世恒言》中有一篇《李道人独步云门》,专门说了这个洞,到云门山不能不去这个洞。前期听朋友说,该洞已经被覆盖,那就真是可惜了。

行走崂山,对崂山形形色色的洞特别感兴趣,可惜崂山的洞大部分是花岗岩叠石而成,或者是修行的道士用来修行的凿洞。这些洞有如下的共性,前者一般通透,后者浅小,或仅容一人耳。玄武峰下的三丰洞一人进出都显得费劲,我想在这修行的道士应该有缩骨功。

这些洞虽然也形态各异,具有不少人文历史价值,可惜一眼到底,探究的乐趣主要在搜寻的路上,待到真正找到的时候,就望到底了。这就像娶一个姑娘,追求的过程固然乐趣无穷,洞房的时候也希望有些神秘感不是。

道士们往往最喜欢将天然的花岗岩叠石洞加以修整,形成自己修炼的地方,这个方法最简单。如有名的白云洞、明霞洞都是如此。最近有修行之人将古华严洞进行了整修,安装了门窗,作为修行的所在。这样的地方往往只适合春夏秋三季使用,到了苦寒的冬季如需要留驻则需要有非常之功不可。

虚云大师曾经在终南山狮子茅棚修行,传说光绪二十七年冬,万山积雪严寒彻骨,公独居茅棚。一日,煮芋釜中,跏趺待熟,不觉入定,不知时日,山中临棚复成师等,讶公久不至,来茅棚贺年。见棚外虎迹遍满,无人足迹。入视,见公在定中,乃以磬开静,问曰:“已食否?”公曰:“未,煮芋在釜,度已熟矣。”揭视之,已霉高寸许,坚冰如石,概入定已半月矣。这就是真功夫了。

说起了崂山的凿洞,就不能不说凿洞的石匠。进行凿洞的工作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工作。在崂山要论凿洞之多,一在巨峰;二在华楼山。要说高度要数巨峰上的洞,如老君洞、慈光洞都是人工凿成,葫芦洞应属于半自然半人工;要说凿洞之多,则数华楼。华楼山的石洞全部在花岗岩上人工凿成,其中的一个将整块的花岗岩完全凿空,岩体成了一个空壳,想象石匠在岩内丁丁当当的劳作,让人油然而生敬意。

在此山南天门的悬崖下也有一个道士洞,洞口在一块周长约十几米的花岗岩侧,洞门被封闭。参考其他的洞穴,我认为这应该是一个道士的合葬墓。可能石匠将岩体挖空后,里面保存了羽化后道士的遗蜕,为了避免后人的破坏于是将墓口封闭。不管如何,我想这应该是这些辛劳之人的另一个杰作。

现存的最神秘的凿洞在华山,一是位于华山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凿洞不知如何凿成的。特别是贺老洞,就是位于华山最险的长空栈道末端的洞,准确的说上方的“全真岩”三个大字。其在贺老石室上方的悬崖绝壁上,双线体楷书,笔力苍劲,刻工精湛,传为元代道士贺志真题刻。然而,令人惊诧和不解的是,此摩岩石刻在数十米高的崖壁上,且崖壁呈屋檐状,字就刻在“屋檐”下方,崖壁下就是万丈深渊,真不知贺老是如何将这三个字刻上去的?

崂山有很多防空洞,这些洞目前也成为驴友探险徒步的好地方。不过因为战备的需要,这些洞大多是封闭状态,不得而入。目前开放规模最大的洞在石门山和小蓬莱,这些洞曲折回环,是探险的好地方,不过内部有水池和暗坑,需要特别引起注意。

除了上面的,还有很多洞有记载,但不一定存在,黄肇颚《崂山续志》有二个记载,一者如下:“不其山,百福庵后,有洞焉,深窅不可测,说者谓通窠落山洞,窠落山者,康成书院后山也。......疑其中有毒物,无敢人者......,庵后之洞今亦塞。”其二:“石门山南,竹子庵侧,有洞焉,通华楼之山阴......”同时又说:“意其中或有异,惜无人而探之者,然此洞相传久矣。”

根据这些传说,曾经去这些地方详细查访,洞确实有,但长达这么深的洞却无人听说,但这些传说也是当地人留下来的,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貌似不大可能,但从人文的角度来看,似乎有可能。面对这些问题,我喜欢从人文的角度看问题,因为当一切都沦为科学的考据后,人就失去了敬畏自然的情怀!

崂山还有一些频临消失的洞,如华楼山南侧的华阳洞。华阳洞,蓝水在崂山志中有记载:洞悬空南向,攀壁上深入岩巷,仰视石下垂,忽高忽低。行数十武折而西而南而东,豁如空堂,低石光滑、高低排列,偃仰坐卧各随所适。南壁一隙上通,微光照入,不籍火炬周旋自如”。这个洞可以用流行的话来描述:低调奢华有内涵。

说其低调,此洞紧靠山路,但如果没有熟悉情况的人指点,洞口很难发现,这到不不是说洞口小,洞口很大,但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几乎难以分辨。奢华则是其内部,洞可以分为三层,从狭窄到宽阔再到大厅,刚开始屈曲狭隘,需要匍匐前行。可以说如果体格稍微胖一些的人几乎无法通过。第二层宽阔平坦、有石沙堆积,干燥如毯,似为人工所为,再上一层则宽阔高大,似有十余米长、五六米高。山水水从上层洞流出直至下层,这个地方仿佛是山中的一个三居室,并且具备基本的生活条件。

   华阳洞附近人文气息浓厚,其东侧为崂山规模最大的书院:华阳书院,周围石刻众多,印象很深的有“谈经地”、“重游旧地”、“枕石漱流”等,路侧另有仙人桥、天然碑诸胜。其北侧乃号称名山第一的华楼山。华阳洞具备了一个洞具备的所有元素,所以很喜欢华阳洞并数次游览,至少三次在洞中与朋友秉烛野餐,哈哈,人家都是秉烛夜读,我们却野餐,但却别有一番风味。

 不过此洞虽妙,却是曾经炮火之患。因此洞为躲避战乱的好地方,元末明初蓝氏先人曾经避难于此,在华阳洞西尚有石屋遗迹,遗留有做饭的炉灶。解放前,这里被人们用来躲避土匪,兵患、日寇,村里的老人至今记忆深刻。1952年,驻防的部队为防止华阳洞被土匪特务利用,炸了洞口,名声显赫的华阳洞被深藏山中,几为遗忘,但洞的生命力却很强,几十年后还是这么引人入胜。

  距离上次去华阳洞已经有几年时间了,最近听说附近正在搞什么开发,不知是否会涉及此洞,心中不免担忧,可惜升斗小民自然无法干预,有没有什么法术可以将华阳诸胜移到什么地方,只好借网络一角做一些记录,权当留下些回忆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崂山最神奇的天然洞穴是哪个?你知道吗?
王社徽 | ​青岛 崂山之旅 (散文)
崂山
美丽中国-649-:山东青岛崂山
崂山及其道观
华山全真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