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怎样欣赏草书?
        草书是中国书法中最为抒情、最令人赏心悦目的一种书体。有人说草书艺术的美体现在两个方面:即表层的外形美和深层的蕴涵美。也有人讲草书艺术的美概以十点:曰点划飞动,曰笔墨情趣,曰结体多变,曰章法生动,曰线条优美,曰血脉连通,曰气韵天成,曰转化跌宕,曰气势磅礴,曰奇逸潇洒。总之,草书艺术之美宛若无言而有诗篇致意韵,无动而有舞蹈之神形,无色而具绘画之绚丽,无声而具音乐之旋律。在《全唐诗》中没有一篇吟咏楷书之作,而竟有五十七首诗篇赞美草书,在中国书法史上,也是仅有“草圣”而没有篆圣、楷圣、行圣之说,可见草书在书法境界中所占据的地位是其他字体无法撼动的,那么今天就谈谈当代人应该怎样提升自己的眼界,从哪些方面欣赏独具魅力的草书。以下仅代表我个人意见,不妥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就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为草书(行书)艺术的欣赏标准。
     
 
第一,要有“给力”的线条,
        这个“给力”不仅指方向上的给力,它包括形状、力度、疾涩、润燥、质感等方面的差异。这就需要运笔得当,这一点上中锋用笔,线条圆转,表现出的线条就较为遒劲,线条的生命力也就跃然于纸上。可见线条的美不在于粗细而在“圆”。“圆”则“粗而不重,细不为轻”。所以说书法的线条应像“钟表中常运的发条”,而不可似“汤锅里煮烂的面条”在我这里的比喻就勉强称之为“给力”的线条吧。
 
 
第二,具备“引领管带”的的章法,
            草书的字与字之间笔断意连,行与行之间需疏密得当,如现代美学家宗白华所说:“能偃仰顾盼,阴阳起伏,如树木的枝叶扶疏,而彼此相让”,再在布白处巧加修饰则会使通篇产生满纸云烟、一气呵成的效果。在这里首推著名书法家田树苌先生,以其多年驾驭笔墨功力,表现着平淡中的奇巧、常态中的奇绝,黑中见白,白中见黑,造成的视觉冲击力更是能使人产生强烈的共鸣。章法在草书中的地位也是很有必要的。
 
 
第三,蕴涵“苍茫浑厚”的意境,
            这里当然也是必须要提起中国书坛王镛先生书法中所蕴涵的那种自然高雅的精神内涵,在对传统的渗透中找到了属于他的出口,在对帖学与碑学中找到切入点,将传统的美学体系与质朴自然的民间书风相融入,即便他的创新招来种种非议,但是作品中体现出来的那种古拙壮丽、苍茫浑厚的意境在与传统书风相较高下大家一眼便知。所以草书中韵律也是必不可少的。
  
      
 
            我想一副草书作品如果具备以上几项便是一副极其成功的草书,它对技巧的要求、并由此作用下的线形、线性、线质以及相互组合的要求之高是超乎寻常的。草书大家王铎便是一位“入古出古”的高人,启功曾评价,觉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便是对王铎的最为贴切的评价。当代如河南籍耿自礼先生草书养分的丰富性是年轻一代书家中的佼佼者。对北碑、南帖、楚简、狂草、章草、篆书均涉猎颇深,其作品蕴涵赵之谦的游、张芝的静,具备康有为之涩,徐渭之狂,傅山之率,融合众多精华,形成自己大气磅礴、格调高雅、飘逸神清、自然高古的风格。从这一点来讲,书家不该局限于一家,必须兼收并蓄,广议博考,以使自成一家;也正如著名书法家沃兴华《临书碎语》中所言:书法艺术不在于对传统的模仿,而在于融会贯通之后的推陈出新。这样书法才会随着社会的变革而不断变革创新,草书发展到今天已是书法的最高境界,我相信最终符合大众对草书的审美也必将走向大气豪迈、令人赏心悦目一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你如何欣赏和评价书法作品
书法的线条之美,美在哪里?如何构建优美的书法线条?
【声 音】“乱书”与传统书法的“视差” ■杨 健
笔墨深处见华彩——张涛君书法艺术浅析
艺盘书画
这三点是“书法的生命线”,搞书法一定要知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