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药理学(18-1)抗癫痫药(学习笔记)

第十八章 抗癫痫药及抗惊厥药

 

  考什么?

(三)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1.抗癫痫药

1)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乙琥胺、丙戊酸钠的药理作用、临床作用及其不良反应
2)苯巴比妥、扑米酮、地西泮、氯硝西泮、氨己烯酸、托吡酯的临床应用

2.抗惊厥药

硫酸镁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根据癫痫发作时典型症状,将癫痫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大发作(强直-阵挛性发作):突然意识丧失,
全身持续性强直性痉挛,而后转为阵挛性抽搐、昏睡,而后恢复,持续数分钟。
  2.小发作:(失神性发作)
短暂的意识突然丧失,常有对称的阵挛性活动。每次发作约持续530s
  3.单纯局限性发作:面部或一侧肢体或某肌肉群痉挛、抽搐,多
无意识障碍
  4.复合性局限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通常伴
有意识障碍,发作时出现精神失常,每次发作持续O.52min

第一节 抗癫痫药(10个)


  复习重点提示:每个药用一句话概括!
  关键——首选用于?
  1.苯妥英钠----大发作首选。临床最常用的抗癫痫药。
  【药理作用】
  具有抗癫痫、抗中枢性痛征及抗心律失常作用。
  
抗癫痫作用机制:
  1主要是提高病灶周围正常细胞的兴奋阈值【不容易兴奋了!】,从而抑制异常高频放电向周围正常脑组织的扩散。
  2
还能通过抑制神经末梢对GABAγ-氨基丁酸)的摄取,使GABA受体上调,从而间接增强GABA的作用,使Cl-内流增加,神经细胞膜超极化。
  
药理作用的基础:膜稳定作用,对于Na+通道具有选择性阻断作用。
  【临床应用】----大发作的首选药。
  (1抗癫痫:癫痫大发作的首选药,对局限性发作和精神运动性发作亦有效,但对小发作无效,有时甚至使病情恶化。
  (2)中枢性痛征:如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和坐骨神经痛等中枢性痛征,与苯妥英钠的细胞膜稳定作用有关。
  (3)抗心律失常【详见第23章】

  【不良反应】
  (1
局部刺激:胃肠反应,齿龈增生(发生率约20%,静脉注射可发生静脉炎。
  (2
神经系统反应:眩晕、精神紧张、头痛等症。药量过大引起急性中毒,可致共济失调、眼球震颤、复视等。严重者可出现精神错乱、昏睡甚至昏迷。
  (3
造血系统:长期应用可导致叶酸缺乏,发生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4
过敏反应:偶可引起皮疹,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肝脏损害。
  (5)其他:男性乳房增大、女性多毛症、淋巴结肿大、畸胎,
久服骤停癫痫发作加剧,甚至诱发癫痫持续状态。静注过快可致心律失常、心脏抑制和血压下降等。
  2.卡马西平----
广谱,精神运动性发作首选,尤其儿童。
  【药理作用】
  安全、有效、
广谱、无认知功能不良反应
  还具有
抗躁狂抑郁症和抗利尿作用。
  【临床应用】3+23个是苯妥英钠就有的,2个是卡马西平特有的。)
  (1)抗癫痫:是精神运动性发作的首选药。对大发作和混合型癫痫也有效。本药对儿童的认知功能和行为影响较小,尤其适用于儿童患者。对小发作的效果差。
  (2
中枢性痛征:三叉神经和舌咽神经痛
  (3)心律失常:能对抗地高辛中毒所导致的心律失常。
  (4
躁狂抑郁症。
  (5神经源性尿崩症。
  【不良反应】
  (1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复视和共济失调。
  (2)高剂量可引起:房室传导阻滞及嗜睡,应该控制剂量。
  (3)其他反应:有眩晕、恶心、呕吐等。罕见再障和粒细胞减少。
  3.
丙戊酸钠----小发作合并大发作首选。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是
广谱抗癫痫药。对各种癫痫均有一定疗效。对小发作效果好,疗效优于乙琥胺,但因有肝毒性,小发作仍选用乙琥胺。在小发作合并大发作时作为首选药使用。
  【不良反应】
  1
肝功能损坏:严重毒性,25%40%的患者出现,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肝功能。孕妇慎用。
  2)胃肠反应。
  3CNS反应:偶见。
  
  
4.乙琥胺----小发作首选,其他无效!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对小发作(失神性发作)有效,其疗效虽不及氯硝西泮,但是
不良反应及耐受性的产生较少,故为防治小发作的首选药。对其他类型癫痫无效。
  【不良反应】
  1.胃肠道:恶心、呕吐、胃部不适。
  2.CNS:眩晕、嗜睡、视力模糊等。
  3.有精神病史者可引起精神行为异常。偶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和粒细胞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此外,可能使部分小发作的患者转为大发作。

  以下6个药只要求临床应用。
  5.苯巴比妥(鲁米那)----物美价廉不首选。
  是巴比妥类中最有效的抗癫痫药物,具有起效快、疗效好、毒性低和价廉等优点,用于防治癫痫大发作及治疗癫痫持续状态,对单纯性局限发作及精神运动性发作亦有效。但因其中枢抑制作用明显,故不作为首选药。
  6.扑米酮----贵,其他不能控制者。
  在体内转化为苯巴比妥和苯乙基丙二酰胺而发挥抗癫痫作用,扑米酮与苯巴比妥相比并无特殊优点,且价格较贵,故只能用于其他药物不能控制的病人。不宜与苯巴比妥合用。
  7.地西泮----
持续状态首选。
  是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静脉注射显效快,且较其他药物安全。

  8.氯硝西泮----较广谱。
  是BDZ类中抗癫痫谱比较广的抗癫痫药物。抗惊厥作用强,而镇静催眠作用弱。对癫痫小发作疗效较地西泮强,可减少发作或完全终止发作。静脉注射也可以治疗癫痫持续状态。对肌阵挛性发作、婴儿痉挛也有良效。
  9.氨己烯酸——
控制难治性癫痫的发作频率。
  对GABA氨基转移酶具有选择性、不可逆的抑制作用,增加GABA浓度,抑制脑皮质高度异常同步放电,可使约半数的难治性癫痫患者发作频率减少50%以上,对部分性发作疗效优于全身性发作。对小发作、肌阵挛性发作无效。
  10.托吡酯——
部分性发作有效
  1999年上市。对单纯部分性癫痫发作和复杂部分性发作都有效。用于成人癫痫部分性发作的辅助治疗和难治性部分性癫痫发作的治疗。此外,还可用于治疗面肌痉挛症、周围神经痛、脑性瘫痪等。
    还有
5种药物——不作重点
  1.苯巴比妥----物美价廉不首选。
  2.扑米酮----贵,其他不能控制者。
  3.氯硝西泮----较广谱。
  4.氨己烯酸——控制难治性癫痫的发作频率。
  5.托吡酯——部分性发作有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抗癫痫和抗惊厥药
丙戊酸镁缓释片与丙戊酸钠缓释片有哪些区别(1)?
《药理学》抗癫痫药
2018年执业药师理论知识:抗癫痫药物
药理学 第十章-镇静催眠药
【癫痫篇】(一)抗癫痫药物---丙戊酸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