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2年高考北京数学卷的一道解析几何大题

自今年高考结束以后,就有不少朋友向我吐槽今年的数学试卷太难了。微博以及知乎上也有不少吐槽的声音,各大自媒体也在宣扬今年高考数学题的难度。

我在网上找到了今年的高考数学试卷,难度还是有的,而且有的题目计算量非常大,尤其是解析几何题目。网上到处都是高考解析的答案,有正有误。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乙卷的第11题有两个答案。

详情可以参考考试减负,平时的负担自然减轻

我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做了北京卷的一道解析几何题目(第19题),原题如下:

这道题目其实难度不大,但是计算量还是有的。特别是,当我做完后,对照网上的答案,发现跟我有些不一样。

第一问

这道题第一问是送分题。只需要注意到焦距,那么就可以得到椭圆方程的表达式:

第二问

第二问是已知那么我们自然是想办法求出的横坐标。

  • 第一步:先设B和C点坐标

由题意,可知的直线方程为.

(这个地方的一定是存在的了,不需要考虑不存在的情况。其实,如果不存在则此时过点P与椭圆只有一个交点,不合题意。)

不妨设,联立直线PC以及曲线E,可得

由于总是有两个交点,所以此时,可以得到

因此.

另外由韦达定理,可知

  • 第二步:计算M和N点坐标,得到.

这里主要是先用以及分别表示出点的坐标。

我们注意到直线方程为:

则可得. 同理,可得.

下面可知

下面就是想办法把分别用进行表示。

容易计算得到:

故而由,代入可知

故而.

总结

在网络上看到有答案做的是,我没有仔细比对他的基本过程。但是大体上的思路是一致的。

本题考察的要点是:韦达定理、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等其他知识点。计算量其实还算适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数学解题方法论举例,解析几何原创
用高中数学解决中考数学——我为什么建议初中生学一点高中数学
2. “解析法”的再思考
2020年高考全国III卷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
高中数学:平面解析几何中常见的对称问题
高考解析几何的万能解题套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