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真心半解|一场残酷却温暖的“青春物语”

-NEW MOVIES-

真心半解

影片讲述了艾莉楚、保罗和艾斯特三个年轻人因为代写情书而产生了情感纠葛的故事。

看似是一个“他爱她,她也爱她,他又爱上了她”的狗血三角恋故事,但在导演伍思薇细腻的镜头下,却突破了常规的三角恋叙事模式,在青春片特有的浪漫主义色彩中,同时加入了同性、校园、移民、代际等现实元素,呈现出的是三个年轻人对爱懵懂的理解和冲动,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成长。

“自我”与“他人”

影片的开头引用了萨特的一句话---“他人即地狱”,萨特在荒诞戏剧《紧闭》中,提出了“他人即地狱”这一概念。在这部荒诞戏剧中,蕴含了三种关系,包括我和他人的关系、我如何对待他人的判断,以及我在他人的目光中如何看待我自己。这三种关系概括了萨特关于“自我”和“他人”的看法。

在这部影片中,始终都离不开存在主义中“自我”和“他人”这两个概念,无论是阴郁,孤独的艾莉楚;阳光,热情的保罗,还是美丽,善良的艾斯特,都在自我和他人的关系中重新认识自我,最终以全新的自我走在成长的路上。

保罗本是一个阳光,自信,充满活力的大男孩模样,可是在遇到自己喜欢的人时,也会紧张怯弱,不善言辞,他请颇有代写经验的艾莉楚写情书,接受艾莉楚对其喜好的突击培训,一步步变成那个虚构的、不真实的“自己”,迎合艾斯特的喜欢。

艾莉楚从小生活在母亲缺席的环境下,原本是一个独来独往,对同学的刻意疏远与霸凌嘲笑不做反抗,始终紧闭自己的内心,不敢展现真实一面的人,但保罗的出现成了拨开她内心的一道光,让她慢慢走出了自我的小圈子。

如果说保罗是虚构了一个艾斯特所期待的“自己”,艾莉楚一直在隐藏真实的自己,那么艾斯特则一直活在他人的评判中,成了他人理想的自己。她有着令人羡慕的美貌,有一个家境良好的男朋友,也有一个嫁人后在小镇幸福生活的美好未来。她接受且顺从这样的“理想生活”,戴上和身边人一样的围巾融入集体;放弃了自己的绘画爱好,活成了人人都羡慕,却不是她想成为的那种人。

艾莉楚和保罗的关系,艾斯特和艾莉楚的关系,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映射着她们与自我的关系,与世界的关系。当保罗最后向艾斯特坦白真相时,意味着他亲手打破了那个虚假的自己,开始以真实的自己追求爱情;艾莉楚在顺利完成了毕业演出后参加聚餐活动,意味着她打开了那个封闭的自己,收起了对世界抗拒的触角;艾斯特得知自己被欺骗后,拒绝了男朋友的求婚,离开了小镇,意味着她粉碎了人们眼中那个完美的她,去追求真实的自己。

他们的坦诚,拒绝,追求,都是对存在主义的一种思辨,在认同自我价值的同时,不断突破自我,在他人的帮助下,重新认识自我,并找寻到了真正的自我。

“爱”与“被爱”

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影片中引用了柏拉图在《会饮篇》里的一段话:“古希腊人们认为,曾经的人类拥有四条胳膊四条腿,并且由两张脸形成了一个头。神出于对人类完整性会妨碍他们对神的崇拜的恐惧,而将人类一分为二。从此之后,人们就开始了为寻找失去的另一半而在世间不断地徘徊与挣扎,渴望着有一天可以让自己的灵魂得到完整。这种想要成为整体的希冀和追求就叫做爱”。

这个故事本就发生在一个平凡而普通的美国小镇高中里,和世界上大多数这个年纪的人一样,此时的他们不过是想在最青春的年纪里,勇敢追爱,渴求被爱。

无论是爱与被爱,其实都是一件神秘且复杂的事情。在斯腾伯格的爱情三因论,他将爱分成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分别是:激情,亲密和责任。当三者中的两者相结合时,便产生了一种恋爱方式,只有当三者全部满足时,才是理论里所说的“完美式爱情”。

当保罗找到艾莉楚帮忙时,此时的他对于心中暗恋的对象艾斯特,其实是内心萌发的激情在作祟,他并不了解艾斯特,甚至从未和她说过话。当问他为什么喜欢爱斯特时,保罗回答说“她很漂亮,聪明,而且还总是对人友善。她闻起来像刚磨好的面粉。”这种基于单纯外表吸引,缺乏亲密交流的爱慕心情,在斯腾伯格的恋爱三因论中,被定义为“迷恋式爱情”。

而在后来他与艾莉楚的相处中,保罗开始尝试走进她的生活,两人关系也日渐升温。于是他将自己和艾莉楚之间能够畅所欲言的亲密关系判断成了艾莉楚对自己也抱有异性的好感的信号。这种单纯从“亲密联系”出发的情感,在斯腾伯格的三因论中被定义为“喜欢式爱情”。

遗憾的是,两人处于一种“友达以上,恋人未满”的状态,艾莉楚享受了这份“被爱”的感觉,最后却并没有接受来自保罗的示爱。

保罗两段短暂的“爱情”最终都没有得到一个好的结果,但这对他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从头至尾,他都在勇敢地追寻爱。尽管未能如愿,但他终于知道了爱的多种可能性。

他站在教堂里说道:“我一直觉得爱只有一种方式,一种正确的方式,但其实有很多种,比我知道的要多得多。”

如果说保罗对艾斯特的迷恋仅仅停留在异性外貌相吸的层面,那么艾莉楚在和艾斯特的信件交流中,却意外达到了灵魂上的契合与共鸣,这时候艾莉楚对艾斯特的感情,在斯滕伯格的三因论中被称为“浪漫式喜欢”。

在教室楼道里,两人同时弯腰捡手机,四面相对的那一刻,两个人的灵魂共鸣就开始了,洗手间的镜子里,两人偷偷打量着对方,此时的镜子成为了情感影像化的载体,艾莉楚对艾斯特的感情已经藏在了镜子的一角。艾斯特也感知到了这个女生的特别之处,驾车带着艾莉楚来到了她的秘密基地──小镇森林深处的一处温泉,水流、湿气与私密的空间包裹着两个各怀心事的少女。最后镜头拉远,两人平躺在水面上,静默的水面暗含着浪潮,两个人的灵魂慢慢贴合,无言胜过有言。

影片的最后,三个人在这出“爱”与“被爱”的戏码中,都没能圆满收尾,但它仍然足够温暖我们。艾莉楚勇敢地跨越了横在她和艾斯特面前的线,亲吻了艾斯特,这个吻同时意味着告别;保罗一路追着艾莉楚离开小镇的火车,坐在火车上的艾莉楚一边骂着“白痴”,一边却也忍不住泪流满面。

我想,也许爱不一定要有结局。爱是不断地尝试与失败,也是不断地完善自我,最终找到一份真正属于自己的“完美式爱情”。

“孤独”与“成长”

我们都是孤独的个体,每个充满热情的生命,都在寻找与自己灵魂契合的另一半,在一次次的试探,冲撞中,慢慢认清自我,慢慢成长。

艾莉楚总会独自一人骑自行车回家,周边看来高树林立,却又分明无枝可依,偶尔出现的同学,也只是大声地嘲笑,戏谑她。

在学校的合唱团,她担任伴奏,同学们叽叽喳喳八卦,她总是沉默着工作;在教堂里,她独自一人坐在二楼,远离小镇上的居民,静观着大家的动态。在母亲缺席的环境中,她在等待一个能帮她打开心门,融入集体的人。

反观拥有完整家庭的艾斯特和保罗,艾斯特被众人簇拥喜欢,看似一切美好,可是她的内心却是敏感且孤寂的,因为没有人真正懂她,也不会在意她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而保罗虽然生活在一个庞大的家庭中,却和母亲之间屡屡爆发冲突,家人也总是忽略他,不理解他。

三个人虽然由于兴趣爱好,文学艺术修养的不同而处于一种隔膜状态,但在某种意义上却是共通的,都有一颗孤独的灵魂。

三个人最终由于一封信产生了交集。

艾莉楚在这笔交易中,遇到了第一个真心待她的朋友,内心孤独的冰块逐渐被温暖,善良的保罗融化,她开始走出自我,走向集体,开始新生活。

同样保罗也遇到了第一个支持他的人。他是个运动员,可是在橄榄球比赛中却没有一次得分,后来在艾莉楚的鼓励与指导下,他在一场比赛中得分成了学校的体育明星,他热爱烤香肠,可是却没有人支持,他主动到艾莉楚家里做了一次香肠,艾莉楚不仅对他的香肠赞不绝口,同时给很多地方寄信推荐它,最终保罗重拾信心,继续自己的香肠事业。

与此同时,艾斯特在来来往往的信件中也遇到了第一个真正懂她的人,她开始被理解,被鼓舞,她和艾莉楚在空白墙上“你添一笔我加一笔”完成的画,是艾斯特走出孤独自我的一大步,她找回了自己所热爱的东西。

以前她害怕在画上添一笔,于是就放弃了画画,按照家里人的安排,一步步走向既定的“美好生活”。

最终她拒绝了那个表面说爱自己,背后却诋毁自己的男朋友,走出了这片布满谎言的地方,去追求自己真正热爱的艺术梦想。

影片试图突破每个人,每个家庭呈现的表面状态,去洞穿其被遮蔽的另一半,或者说影片在每一份看似真诚炽热的情感背后,其实挖掘的是每个人,每种生活的另一半,一开始我们对自己,对对方都是一知半解的,所以在主人公的迷茫,寻找中,带领观众也完成了一次自己情感,心灵的洞察与漫游。

我们都处在“一半”与“另一半”之间,而人生不过是从这一半勇敢地迈向另一半的过程。在这个的过程中,正视自我的价值,突破自我的孤独,勇敢地追求爱,最终获得内心的成长。

我想这是《真心半解》这部影片带给我最大的感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Netflix爆款青春爱情电影,怎么没人看呢?
青春不残酷物语
豆瓣8.1,上半年最佳电影非它莫属!
李安接班人拍三角恋,一出手就是高级的“性与爱”
只有一个吻,却是今年的第一青春片
我就像一朵花,只为你绽放(外二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