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馆藏古玉探析——山东省博物馆篇(八)


兽面纹

大约从良渚文化玉器的各式兽面纹后,继之而出现的龙山文化、夏代和商代的玉器中,都涌现大量的兽面纹。商代兽面纹的最早源头,可能是良渚文化玉器的虎面纹。兽面纹是源远流长的大系列,它贯穿于整个玉器发展史的全过程。

“兽面”一词,最早见于《北史·柳彧传》:“彧见都邑百姓作角牴戏,人戴兽面”,即指兽面面具。此说本于蚩尤戏,其民两两三三,头戴牛角而相觝。”据知,所谓“兽面”,实源自蚩尤面,其原始形象,大概就是良渚文化的蚩尤环上的蚩尤面。

“兽面纹”是约定俗成、内涵模糊的定名;因为,兽面纹的形象分类很复杂,它包括饕餮纹,还可能包括穷奇纹与虎面纹等。尽管可用“据象以名实,凭义以分类”的传统分类学方法来研究,但实际对比起来,却难以确识其中的某些形象之定名。

商代后期玉器兽面纹,粗略可分为三类:牛面纹、虎面纹和饕餮纹。

牛面纹。头顶出一对牛角,或兼有尖耳。如下图:

玉牛首形饰 商代 山东省博物馆藏

虎面纹。一般为有折曲角度虎面纹,实即牛与虎的合体面纹。《楚辞·招魂》:“参目虎首,其身若牛些。”可能源于这类虎面纹,并将牛虎神化。

山东滕州前掌大出土

饕餮纹。古文物中的饕餮纹常见,但其形象的认定,在学术界里颇为混淆不清。

饕餮一词,见于《吕氏春秋·先识》:“周鼎若饕餮,有首无身,食人为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

《山海经·北山经》:“鉤吾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羊人面,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鸮,是食人。”

《山海经·大荒东经》:“有兽,状如牛,出入则必风雨,其声如雷。”

据上述,饕餮的形象与习性是:虎首,声如咆哮,贪婪凶恶,食人,或食人不下,与鳄鱼同。传世商代铜器的饕餮食人纹,作虎首蹲身,额头有♢纹,是极典型的饕餮形象,以良渚文化蚩尤环的蚩尤面有◈或♢者,才可名为饕餮纹。如下图:

玉兽面、商代晚期、高3.5厘米 厚0.5厘米、妇好墓出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浅绿色,有褐斑,浮雕。兽面呈弧形,上端弧度较大,经复原直径约5.5厘米,下端弧度较小,两侧雕作扉棱形。兽作张口状,头上长双角,口鼻分明,目字形眼,眼珠微凸,下眼角内弯,双目炯炯有神。兽面雕琢精致,线条流畅,表面抛光。背面作内凹的弧形,无花纹。上端两角和下端一角上各有一小孔。从造型观察,此兽面大概是镶嵌在圆形漆木杖上的饰物,三个小孔可用以固定位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东省博物馆玉器
战国时期饕餮纹玉面饰
古玉纹饰难解之谜——螭食人纹与虎食人纹
[转载]帝出乎震——神秘的龙山文化玉器和五帝时代的“帝”和“神”(三)
百年流转--尊古斋玉器遗落何方(下)
聚九洲·观物|福虎迎春,虎年赏玉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