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聊聊“传世古”
userphoto

2023.01.12 山东

关注

古玉学习交流微信:GUYULINXUN

对于“传世古”,有两种主流的说法。

一为民间沿袭清代约定成俗的解释,如清代刘大同所著《古玉辨》中对于“传世古”的解释:“玉之未入土者,名曰传世古,又名自来旧。

二为现代文物学、考古学对未曾进入墓室随葬而在民间世代流传下来的古玉,称之为传世玉器。传世玉器也包括随葬玉器在下葬后若干年被盗掘后流传于世的玉器,当然没有官方经过科学考古发掘出土的玉器,也统称为传世玉器。

说到这里就再提及一下民间收藏界常常说的“生坑”与“熟坑”玉器。所谓“生坑”玉器,是经盗掘出来的玉器,但未经过人盘摩,依然保持着出土时状态的玉器。在现代考古学及文物学中则称之为出土玉器,但前提一定是国家考古有关部门经过科学的、系统的,有明确出土地点,而发掘出来的玉器才算,个人挖出来的不算。

“熟坑”通常指的是出土古玉经过人的常年盘摩后,刚刚出土时的状态已经彻底改变,并焕发新颜,如古云:“古玉经盘摩,宛如涅槃重生。”未入土之古玉严格来说不属于“熟坑”。

鉴别传世古玉的主要方法:器形、纹饰、工痕、玉质、沁色等几个方面。如果严格意义来说,传世古玉如果未曾入土那就不会产生沁色,但出土后经盘摩的古玉不在此列,当然鉴定方法也略有不同,我会在直播间为大家详细讲解。

目前所见真品的传世古玉以明清最多,宋辽金元次之,三代及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更次之,至于三代之前则凤毛麟角矣。

故宫博物馆藏新石器时代玉斧,清宫旧藏,后加琢纹饰。

故宫藏商代黄玉药铲 ,清宫旧藏,后加琢纹饰。

故宫藏西周黄玉圭,清宫旧藏,后加琢乾隆御制诗。

故宫藏春秋时期玉浮雕龙纹佩,整器遍满赭红沁色,经过盘摩后泛油脂光泽。放大观察还可以看到部位钙化点未彻底盘摩掉。

故宫藏战国时期白玉谷纹管,清宫旧藏,整器现呈赭红、赭黄色,已不见原有白玉色,应为受碱性灰沁侵蚀后又被人盘摩。贯穿玉管的红色织绳也可证是为方便携带盘摩所编织的。

故宫藏白玉汉代工字佩,清宫旧藏。

故宫藏晋代白玉异兽镇,现多统称为辟邪,清宫旧藏,原为席镇,至明清时期,多为文人墨客书案之上的把玩之物,后归于文玩一类。整器沁色浓淡不一,经盘摩后显露出玉质温润之美,在沁色的映衬下,更加美轮美奂。

故宫藏南北朝时期白玉梅花形环,清宫旧藏,沁色层次过渡自然,整器光泽油润,已无出土古玉之干涩之状。

白玉天鸡罍、唐、高6.7厘米_口径4.9厘米 底径5.1厘米、白玉,表面赭黄沁斑。叠身圆鼓,口微折沿。器身浮雕三展翅天鸡,双目作圆凹形。羽纹阴刻,上部作两层连续长方瓣形;下部为密集的平行阴刻线,中间横贯一条阴刻线。羽翅的这种表现形式与唐代金银器上的鸟纹类似。圈足略外侈,有唇,等距掏挖三长方形孔。

白玉双鹤云纹饰、北宋、长7.3厘米 宽5.4厘米厚1厘米、白玉,立体透雕两只相对的仙鹤,喙、翅、足相接,下承如意云,翩翩起舞。羽毛以平行阴刻线表现,造型优雅、雕刻精美。类似的玉饰见于北京市房山区长沟峪北宋石椁墓所出。其用途或为巾帽上的纳言。本品鹤喙相对处有一环,推测或亦可作霞帔坠使用。

故宫博物馆藏玉海东青啄雁饰,金,直径7厘米,厚2.1厘米。清宫旧藏

青玉双耳活环龙纹尊  元  高22.9厘米_口径8.2厘米×6.4厘米足径9.9厘米×6.8厘米。青玉略显灰白,带黄色斑,有绺裂。器颈双勾"工"字纹地上装饰行龙戏珠。龙三爪,上颚高耸,长舌外吐,鬃毛分三绺向后飞扬,眉眼细长,周身阴刻网格状龙鳞纹,刚劲而富动感,仍保留着宋代行龙的某些特征。器肩为夔凤与连续回纹组成的纹饰带。器腹以十字凸弦纹分割为四个区域,每个区域皆装饰阴刻回纹、缠枝纹。器足饰阴刻"人"字、"工"字纹。兽吞式耳,活环。此玉尊的造型及器腹四分法系仿自两周时期青铜尊,但细部纹饰又全然不同。在"工"字纹地'装饰主题纹样,以阴刻"人"字纹、缠枝卷草纹做辅助纹饰的做法,在元代金银器上颇为多见。此器取青铜器之形,加饰同时代金银器上流行的纹样,古朴而又富新意。元代玉制器Ⅲ所见十分稀少,此尊为不可多得的传世元代玉雕精品。艺术品仿古在中国有着非常悠久的传统。玉器仿古大致始于宋,主要分两类,一类仿商、周青铜器,一类仿前代玉器。北宋时期古器物的出土,引发了金石学的兴起和仿古风潮的出现。宋代仿古,主要与礼制改革有关。礼学与古器物学相结合,古器图的编撰因此出现。成书于北宋元祐七年(1092年)吕大临的《考古图》是其中的集大成者,所录绝大部分为铜器,玉器仅 16 件。其后在礼乐制作鼎盛时期的徽宗朝,皇家与民间收藏的古物被采集编绘成《宣和博古图》,所录八百余件均为青铜器。其后又有宣和五年(1123年)的《重修宣和博古图》面世。与此同时,政府有目的地从民间大规模搜集古器,到政和年间,内府藏器增加到六千余件,宣和年间更"累数至万余"。皇室对古物的搜求,一直没有中断。乾隆十四年(1749年),下旨修撰《西清古鉴》,将内府所藏商、周至唐 1529 件青铜器悉数绘图并详加考释。古器物的出土以及古器图的编撰为各类工艺美术的仿古创造了条件。就玉器而言,宋、元墓葬中,已见玉执、玉壶,唯数量不多。明、清仿青铜玉器则颇为多见。清代活计档明确记载乾隆八年,乾隆帝曾下旨造办处依照《考古图》所录玉器仿制。传世清代玉器亦不乏仿《西清古鉴》所录青铜彝器者。此外,汉代玉载形佩、玉剑饰、玉珞蝉、玉猪、玉壁等,在宋、明、清各代被广泛复制,数量颇为可观。这些仿古玉器有的是完全依照实物或图像资料加以复制;更多的或取其形,或取其纹饰,重新组合,既古意盎然,又别具新巧,成就了仿古玉的千变万化、多姿多彩。此青玉双耳活环尊即属于后者。

“子刚”款青玉合卺杯,明,高8.3厘米,口径5.8厘米。

青玉会昌九老图玉山  清乾隆  115厘米 宽9厘米 厚65厘米,深青色青玉,有绺,局部有褐色玉皮。重约 250)公斤。错金铜座高41厘米。一面雕山石松竹,山间小亭.亭中二老翁对弈,一老观棋,亭外石阶下一小童燃薪煮茗。瀑布自小亭一侧奔泻而下,至山脚汇聚成溪。溪上小桥,二老者于桥上交谈徐行。身后一童子背着包袱相随。近山顶石壁留白处阴刻篆书"古稀天子"四字圆形印及隶书"会昌九老图"题名。另一面亦是飞瀑急流,崇山松竹间的山腰平台上,一长须老者盘腿而坐,作抚琴状。旁一长者和一书童正侧耳倾听,似陶醉于美妙的音乐之中。其下二童子持物上行。玉雕两侧各有一策杖老人拾级而上,身后相随童子各一。山顶悬崖绝壁处阴刻乾隆御题描金隶书七言诗∶"和阗质写会昌谦,雅称皤然眉与须。七益二来成九数,三山五竺拟多娱。秘书府尹岁未至,李老满公格略丽。我亦祝螯鸳集侣,独嘉赓韵鹿为扶。赢其翰墨徒成画,视此琢磨重作图。于问清通裴叔则,玉人交此可能无?乾隆丁未新正月用白居易诗韵。御题。"其下篆书"古稀天子""犹日孜孜"方印。山腰中亭的下部刻有"乾隆丙午年制"六字款。乾隆丙午年为乾隆五十一年(1786 年)。"会昌九老"所反映的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与高寿者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真、张浑、李元爽、释如满,在会昌五年(845年)于落阳香山履道坊作"尚齿之会"的故事。其中年龄最大者 136岁,最小者74岁,平均 91岁。隋、唐以来,实施科举制度,文人士大夫通过考试制度入仕为官。年老致仕后往往在中央或地方就地安置。唐、宋以来,洛阳、苏州等地是除原籍之外致仕官员颐养天年的首选之所。时间一长,便在地方社会中逐渐形成一个稳定的社会阶层。致仕生活因此逐渐被人们所关注,并成为诗文、绘画表达的新题材,白居易等人的会昌九老之会首发其端。唐代会昌年间致仕官员尚齿之会,延至北宋成为习俗,北宋著名的耆年之会,皆仿会昌之会为之,且绘图以传。两宋时期是致仕题材绘画盛行之时。

对于如何鉴别传世古玉,还是应以多观察馆藏出土玉器为主,找到每个时代玉器的相同之处加以记录,另外各个历史时期受到政治、文化、经济等因素影响,玉器的器形、纹饰、工艺、玉材也会有不同。这些因素是鉴别传世古玉真伪的决定性因素,当个人所掌握的鉴别条件越多越扎实,那么鉴别真伪的机率就会大大增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考古之玉器清宫旧藏
中国历朝历代玉器鉴赏(四)
历代古玉器总体风格特征
首都博物馆玉器欣赏
古玉鉴(六)
一帖穿越看馆藏历代玉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