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展览-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大展之国宝吉光

    

国家图书馆庆祝建馆110周年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举办的国内古籍规模最大、展品最精、规格最高的大展,目前没有确定闭展时间,预计顶多到年底。

    除了国图藏品,还有公藏、私藏的其他藏品,展牌上都有介绍来源。

    这后面有的就有故事,比如辽宁博物馆藏的这件就是当年溥仪带出宫拿到伪满洲国的。

其实古籍是门学问,我也不懂,但这个展不懂也一定是不明觉厉。

进馆攻略

国家典籍博物馆不需要领票,直接进,包超过A4纸大小需要存包,博物馆楼梯上去就是二楼,地面一楼的背面就是人工存包处,阿姨还是很国企作风的,也可以多走两步,到国家图书馆自动存储柜存包。
馆内不允许带饮料,纯净水、水杯行不行,我没仔细看。但馆内的饮水处是没有一次性纸杯的,需要自带杯子。

参观方式

展览共分四个单元,自己看+听语音导览+定时讲解,临闭馆还蹭听了一位比较懂的老师给朋友讲解,so 我一天只看完了一个单元,第一单元“国宝吉光”也应该是最重要的单元(中间出去吃了个午饭)。
微信公众号上有语音导览,还不错,内容并不是完全朗读展牌,声音也有抑扬顿挫。
定时讲解时间,也可以看到其他展的情况。

线索布局

“国宝吉光”的中心区,

前面有人围着的中心站规当然是最大的明星展品,司马光《资治通鉴》残稿,我之前真不知道这个世界上居然还有司马光手稿存世。在台北见过宋高宗亲笔写给岳飞的敕书,当时研究员说这上面有岳飞的DNA奥。

     这上面不全是资治通鉴,划掉的那四行是封都不是司马光写的信,再左边是封感谢信,所以是一共三个内容,也称“幅纸三绝”
      应该配一个《资治通鉴》里这部分的成文做对比,展厅里倒是有资治通鉴,但不是这个内容。

      另一个展柜是曾巩,今年也是曾巩诞辰100周年。
后面的四个独立展柜分别是四库全书的四本,国图的四库全书收藏也是很重要的,但这按时间线索已经是清朝了,围绕中心区域的一圈基本上是按时间线索排列的,正好到这里也结尾。
周围还有成套的四库全书。

国图的四库全书是原藏于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所藏,今天国图的讲座品牌就叫“文津讲坛”,不过不在海淀在西城,那条街也叫文津街。这套书的复制品3000万一套。。。
存世的四部四库全书里唯有文津阁是原架、原函、原书保存完好的。架肯定不是上面那个架。
自己不懂或者没讲解的可能就不知道,四库全书是经史子集,每个分类是一个颜色。

展厅里这四本有的是可以看到封皮颜色的,照片看不出来了。

“经”的一本:

“史”的一本:这是《旧五代史》,《新五代史》是欧阳修 修的,所以有了新版旧版慢慢就没人关注了,这是二十四史里唯一集佚出来的,所以乾隆很开心,当然又写了首诗。

“子”的一本翻到陆羽的茶经:

“集”展示的李太白文集:

      一般诟病《四库全书》是集书也是毁书也进行了展示,《韩非子》的修改意见都反映在最终成书中了。

经、史、子、集也是“国宝吉光”的四个小单元,名称分别叫“厚德载物 与时俱进”讲儒家经典;“鉴古知今 汲取智慧”讲历史;“学说纷呈 匠心天工”讲诸子百家;“华章焕彩 翰墨留芳”讲文学。

从上面四本四库全书大家也发现了,一本古籍展陈的时候翻到哪一页肯定是有用意的,我总结有这么几种:

有印章,证明流传有序、名家收藏,通俗的说这本书价格也会上升。司马光手稿上有上百个印章。大家都猜到了,这个展肯定会看到不少乾隆的大印。

(后面还会说到这本 这里就看看“太上皇帝之宝”吧)

记得这是个日本人的印章,倒腾了不少我国的古籍到日本去:

一般印章在首页:

这本《说文解字》密密麻麻的名家印章,听前面提到那位老师讲,估计2000万吧。

有名篇,以我们现在的国学水平,除了中学语文课本里的选文估计也是不认识其他段落的,肯定是翻在一页观众比较熟悉的内容上,比如《荀子》是劝学篇,《孟子》是见梁惠王。

杨过背过,

(为了突出还用红线划出)

特别是“集”的部分,后面我单独说。

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的重点推介,比如《农书》就翻到了活字印刷术。

 包括还有一本《天工开物》也是放在一页造纸的工作图上。

但这一本既然是陈洪绶的版画最突出,应该翻到有图的一页啊。

一起背诵

     故宫曾经的赵孟頫展我就很感动,千年过去了,《千字文》、《三字经》、《桃花源记》……每一个中国人都认识上面的字,仍在背诵。

     下面我们在重点欣赏一下本展的“集”部分:

    “桃花源记”:

     南宋刻本《李太白文集》“蜀道难”

     宋刻本杜工部诗“春夜喜雨”

“岳阳楼记”

     “捕蛇者说”:

“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刻本

      由于雕版印刷广泛应用,两宋时期刻书业遍布全国。

      展厅一开始就是重磅放了若干本宋刻本,现在存世200多件,当之无愧的镇馆之宝,平时没机会见,估计就给国家领导人看看。

     这是重装过的,特别白的部分是现代纸,业界叫做“金镶玉”,外面白的、里面黄的。

      一页散页的宋版书一万块,成册的肯定是五百万以上,像前面说的,如果有名家收藏痕迹,价值又上升。

     宋刻根据里面避讳缺笔的情况可以辅助断代。

元刻本就不像宋那么规矩,有俗体字,后来我们搞文字简化,有的就用的俗体字。

基础知识

    版本类型:“监本”就是国子监官刻的,上面放了展牌的毛诗本就是监本,但书我忘拍了。

      这个是浙江湖州泮宫刻的,你看就很大气。

     当然要对比着来看

     看右边那本多憋屈:

     有书院刻的,像这本元代东山书院刻的《梦溪笔谈》,

     开本很大、版芯很小,可能是为了学生做笔记,也可能是防止常常使用磨损。

     这是私刻本,岳飞的后代刻的,私人刻的有时候比官方刻的更敢下功夫,这件我还没听到这段讲解的时候,就觉得特别漂亮、特别舒服,拍了照片,果然后来一听觉得是这样。

     由于唐开国宣武门之变、武则天杀子、中宗被毒杀等等违反人伦的事情总出现,唐玄宗才特别强调《孝经》。

     经、注、疏:

     随着人越来越堕落,经看不懂了,只能写个注,后来注都看不懂了,还得解释注,就是疏。 

   像这种字有大有小的,就是大字是正文的“经”的部分。

   这个不分大小,只有疏,单疏本传世是很少的,就相当于习题答案但没习题。

藏书楼

     展品中间多次提到很多藏书楼,比如乾隆曾建“天禄琳琅”收藏秘府藏书,我看的时候深刻觉得《天龙八部》里的“琅嬛福地”是不是打这儿来的,一查“琅嬛福地”一说早就出现了,指仙人居住多书的洞府。

    除了官方的,还有很多私人藏书楼,比如海源阁“四经四史”:

     比如国图第一笔重要古籍捐赠来自傅增湘的“双鉴楼”。

    捐赠的时候新中国刚成立,不知道现在这一本书值800万的时候,后人有没有后悔,哪怕留一本也行啊。但从家族兴衰角度,确实因为家族衰败而藏书流散的事情很多。


可圈可点

        单独说几件可圈可点的。

        这件一看就不是凡品对不对,具体见展板。

       我就想到《汴京之围》里写的宋徽宗后宫名录了,我们知道古代女子闺名不外传,武则天不叫则天,也不太可能叫媚娘,但她应该是有名字的,后宫娘娘的名字我们基本上都不知道,令妃叫啥?但靖康之变为了统计,就把宋徽宗的后宫详细列了一遍,每个人都有名字。

       另外,我们常说祖宗十八代,是具体的、不是泛指,上九代下九代都是有称谓的

上面的《仙源类谱》里写的就是图的最后一行,从来孙到耳孙(九世孙)。

左边是韩愈右边是柳宗元,“韩柳”是一对,收藏韩的必要收藏柳,收藏柳的必要收藏韩。
包括白居易文集是翻在了《赠元稹》一页,元白元白离不开。

这件因为是孔府在家谱基础上编纂,导览都说可能上面形象接近于孔子本人,我认为这纯属胡说。

这件证明历史上记载朱熹曾经弹劾地方官挪用公款利用犯人刊书之事确有其事,因为这个书找到了。贪污为了刻书,今天估计就是贪污之后投资拍电影吧。

看展的时候我觉得这是个“王”字,有印象王曾经就是有“点”的,为了和“玉”区别、点在不同地方。
回来搜索了一下,好像白话文又写的是“玉英”,所以到底是个什么字?

敦煌写本,看下我圈出来那行最后有一个古代涂改液的痕迹,用的就是雌黄,信口雌黄就是这么来的。
展览中唯一一件不是古籍的是“史”单元第一件展品——里耶秦简,开始听说国图也要展里耶秦简我以为是单独展览呢。

第一单元“国宝吉光”的目录可以看http://www.sohu.com/a/339875843_562249。
我感觉展览缺了点制作工艺方面的背景,比如纸、墨、装裱等等,应该有一些工具展示,待看一下另外三个单元。

最后就祝大家中秋快乐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宝吉光—中华传统文化典籍
世界仅存司马光《资治通鉴》手稿展出,曾被赵孟頫、乾隆收藏
一部国宝级的古籍——北宋刻本《礼部韵略》
上博首个馆藏宋元古籍大展,多件“国宝”级珍品或孤本亮相
古籍善本:收藏更要使用
“大仓”能否成“珍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