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盛志凡: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NGB)技术进展与发展演进 — 中广互联

  由中广互联以及DVB+OTT融合创新论坛共同主办的第五届数字技术未来论坛(DTF2014),于3月18日(CCBN2014主题报告会的前一天)在北京广电国际酒店三层宴会厅召开。 本次会议邀请了政府主管部门、业界专家、有线运营商、新媒体机构等产业链各方,共同解读技术趋势,把握广电未来。

  在18日下午的论坛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科技司科技与标准管理处处长盛志凡做了题为《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NGB)技术进展与发展演进》的演讲。他透露说,HiNOC已在ITU SG9组标准立项,其业务需求文件已被批准为ITU SG9组的标准文件。C-DOCSIS标准使我国华为、中兴、数码视讯等企业首次成功地打入海外有线电视网络宽带接入市场,在美洲、欧洲和亚洲获得近50个运营商的定单


图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科技司科技与标准管理处处长盛志凡

  以下为演讲实录:

  盛志凡:各位下午好!很高兴参加这个论坛和大家交流,今天我主要想和大家汇报一下,过去几年来我们在NGB方面所做的工作以及取得的成果,同时也花小部分时间和大家展望一下下一步应该怎么做。主要的内容是几个方面:

  讲背景主要是想给大家更多的视角让大家了解我们所做的工作。规划目标主要讲我们重点工作以及重点工作所取得的进展。最后是下一步工作的考虑。

  一、背景情况。

  1、内部看,技术基础比较薄弱,我们觉得有线电视用户众多,用户2.24亿,但在双向业务与双向推进特别是宽带业务方面确实差强人意,差得还是比较远。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现实是这样的现实。有线电视网络用户现在是2.24亿,有线数字电视用户1.69亿,相当于75%左右,这个数字还可以。双向覆盖,就是用户接的网络是双向网络有9000万用户,占40%,还是有很大的进展。关键是双向业务用户,比如DVB点播用户才2600万,相当于11%左右,这个数字还是差得比较远,特别是今天来看这个数据还不是太好。宽带就更少了,才占整个有线电视用户数的3.1%,这和我们下一步发展差的比较远。这说明我们业务发展,以及马路还需要继续增强。

  2、区域分割问题。我们用户2.24亿,如果真要成为一盘棋,不是在商业和体制上是一个公司一个体制,如果能继续做大使得它成为一盘棋的话,规模效益是两个。但现在的状态不是这样的,我们有这么大一张网,有2.24亿用户,数据还是了不得的,但因为网络状态是分割的,倒不是网络没有连在一块儿,物理是连着,但每个区的网络都和前端有所绑定,特定化,形成不了一个规模效应。一个网络50万的特殊状态,另一个网络是80万的特殊状态,看上去是有2.24亿用户这个数但没有规模。这个导致的问题是两点:终端方面成本竞争非常差,算不过帐来,业务创新也难,新的业务起来每个网络都推广一遍,这是很难受的事情。局部也妨碍了业务的创新。

  3、外部情况看,有IPTV、互联网OTT近年来发展非常快,对有线电视造成挑战和冲击。这个冲击也是多方面的。

  1)思维、思想方法起很大的影响,互联网更多是开放包容的,我们从传统行业走来,带着传统的思维负担,思想还有进一步开放的空间,所以相对而言我们更封闭一点。

  2)互联网电视现在业务开展起来以后,终端享受规模经济所带来的红利,现在小米开展互联网终端,面向2亿互联网电视用户的,也就是说他可以进行市场开发的基数就很大。一个盒子面临着2亿、3亿、4亿的潜在用户,我们有线电视情况是我有2.24亿这么多用户,但一款盒子起来以后,我不可能对2.24亿用户做个整体的市场开发,只对某个专用网络,比如南京的网络,是200万,这样带来很大的差异,成本就上不去。小米当时推出红米手机的前一天晚上,我和管技术的人聊,他说明天要推出红米手机,798元/台,我说798元也不是很便宜,一般都是500、600多元,他说芯片是顶级的芯片。

  我当时不知道什么叫顶级芯片,他给我解释了一下,一块晶圆下来,看半导体技术,一块晶圆至少能做1000颗芯片,但在同一块晶圆下来的1000颗芯片天生下来就不是一致的,顶级、性能非常好的在这1000颗里大约有20%、30%。红米手机是什么概念呢?1000颗芯片里20%、30%拿过来做顶级芯片。以前顶级芯片是给iPhone、大品牌、高端手机来弄,我红米是顶级芯片,做到红米手机上,我的价格是山寨的价格。我说这样能赚钱吗?他说我测算过,只要能到100万(台)我就不赔不赚,如果超过100万我就挣钱。他那次给我讲的规模经济带来很大的冲击,要上量,量到一定程度性质就变了,这个量一上来就是100万,如果我们想到用户基数群体没有2亿,100万也很简单,也就0.5%,0.5%算什么?还可以。南京网络基数是200万50%才100万,那怎么搞定呢?所以,规模经济,互联网全面地覆盖,来享受的经济效益是很大的。当时他也大胆、用心,云技术、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也应用很多。

  还有netflix,以前在我脑子里,别人跟我谈你要提供电视服务,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我要个台去做节目吧,进这个台我肯定要搞点机器设备在里面才能搞节目,没有这样的设备和技术我上哪儿搞节目呢?还有一个网,我直接建个网,netflix公司实际上颠覆了我所有的思考。他没有网,OTT在别人网上跑,他说台的概念、制作、服务器、编辑机等设备要吗?他没有,他是在亚马逊的云上,他整个生产模式、服务模式都变了。这个思维和技术手段的运用和新一代数据结合对整个产业链带来很大的影响。

  3)还有4G,现在用几十兆的带宽给提供不在的无线。

  二、NGB目标与规划。

  2010年我们规划NGB的时候大概是这样的目标:以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标准为核心,有线、无线相结合,可管可控可信、三网融合、全程全网的宽带交互式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

  我们又把原来的目标分拆为16个工作方向和专题,我就不再说了。

  三、重点工作。

  1、宽带网接入和双向化改造。宽带这个路,当时业界讲的比较多的是云-管-端,管道要修好,双向覆盖,2600万用户,双向覆盖是我们重点工作之一。

  2、终端标准化和终端自动化,这是两个层次,在目前有线电视网络格局下,网络没有形成一个实体的情况下,如果把终端给统一起来,给标准起来,使得我们终端能够享受到2.24亿这么大的基数所带来的规模效益。这也是我们想做的实行。

  3、业务平台。实际就是云端,我们在推进三网融合的时候终端很重要,管道很重要,非常重要的是业务,没有好的内容,没有新的形式,没有创新的业务形态,用户也很难进行融合,因为最终还是要靠这些来给用户提供服务。所以业务平台上我们也做了一些工作。

  4、互联互通。

  第一,宽带接入情况。

  我们组织研发了三个标准,就是HiNOC、C-DOCSIS和C-HPAV,推进这三个款待标准的时候我们打破了以前的模式。这次我们的目标非常清晰,继续制定标准,能够广泛用,能够支撑广播电视网络的发展,所以除了技术创新、标准制定和发布以外,还大力推进了产品的产业化以及大力推进了技术标准的全面部署和实施。现在这三个标准都发布了,也组织研发了相关的芯片和产品,我从另一个角度,跳出国内,从国际化角度来看我们三个标准的情况,或者国外怎么看我们技术标准是不是先进。同时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的标准进展情况。

  HiNOC标准目前已经在ITU SG9组,实际是负责有线电视网络标准组,SG9组,它已经在标准立项了,其业务需求文件已经被批准为ITU SG9组的文件。C-DOCSIS广电行业推的更加前进一点,C-DOCSIS是广播电视行业标准,它是两种不同的形式成为DOCSIS国际标准。行标的一部分内容是独立的标准,另外一个是C-DOCSIS System SPECIFICATION,它还没有细节标准形态,这是C-DOCSIS系统标准来进行。这方面的工作稳当工作已经搞定了,现在专门是把专利工作做完。目前强调比较大的专利,要把这个专利回到DOCSIS专利工作去。不是人家不批,而是我们要推进这个工作。

  与CABLELABS达成共识,我们共同推动C-DOCSIS标准成为欧洲ETSI标准和ITU国际标准,欧洲主要是ETSI标准,ETSI下面有个组,组长就是美国的CABLELABS,CABLELABS会成为ETSI的标准。ITU原来的主管单位是CABLELABS,后来CABLELABS说要去欧洲当标准组的组长,同时他提出一个条件,要当欧洲标准组的组长必须推出ITU的组长单位。后来CABLELABS就推出了ITU的组长单位,但还是美国人主导。C-DOCSIS成为国际标准应该不是问题。下一步我想今年C-DOCSIS标准快的话会成为欧洲标准,整个程序快的话也会成为ITU标准。C-DOCSIS标准国际化的过程中,它促使华为、中兴、数码视讯等企业成功地打入海外有线电视网络宽带接入市场,这个事情推进得很快,在没着、欧洲和亚洲有所反馈获得近50个运营商订单的情况。从这个角度来看,C-DOCSIS是国际化国际认同,进展是比较好的。从C-DOCSIS进展情况来看,我们的工作效率和水平是比较高的,相关技术是比较好的。

  第二,NGB宽带接入进展。

  启动了NGB宽带接入2.0工作,我们组织下一步的工作,推进NGB宽待持续演进发展。HiNOC已基本成型,基本FPGA的实现进展良好。

  第三,目前终端标准化智能化进展。

  目前终端布局在国际来看不是统一的,不是标准化,分析起来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1、基于不同硬件平台和不同操作系统的有线电视数字终端不能实现对同一数字电视业务应用的统一和标准化承载。我们有线电视机顶盒和终端不像iPhone一样,硬件是标被,自从iPhone一出世,终端是标配,下载App非常好,我们有线电视终端不是这样的,硬件平台五花八门,也有很多操作系统,这样一款硬件出来以后,要在不同的硬件平台上运行现在很难做到,所有的平台都能运行现在还有相当的难度,这也是我们要攻克的一个难关。

  2、采用了不同厂家条件接收系统技术的有线电视数字电视终端,其软硬件的实现不能实现标准化,必须面向采用同一条件接收系统的区域有线电视网络进行个性化开发。

  以上是业务成长和条件接收这两个因素导致标准在全国范围内不能实现标准化。

  智能化的问题,还是要求基于不同硬件平台的有线电视机顶盒或一体机等终端可以搭载同一款的智能操作系统上,能实现对全程广播网络电视的支持,也对基于有线宽带IP网络的视频业务及其它业务的支持。从网络外面来看它是OTT,如果是网络内部来看它就是IP视频。可以从应用商店或前端业务平台在线下载各类业务应用。它必须要实现对业务应用的标准化承载,实现终端对不同条件接收系统技术的标准化处理。谈到数字电视智能终端的时候,一定是实现智能化的同时解决的终端标准化的问题。这是我们智能终端推进的目标。

  NGB为解决终端标准化,我们做了两方面技术工作,一是研发了NGB终端中间件,发布了相关标准,通过这个解决了业务应用在终端标准化承载问题。二是组织研发NGB可下载条件下接收技术(DCAS)与标准,在增强了安全性基础上解决了终端对不同条件接收系统技术的标准化处理和实现问题。这两方面的技术结合起来,就能够解决终端的标准化问题,当然,继续研发标准还不够,还有产业化的问题,应用实施和模式探索问题,因为现在的模式打破了原有条件接收产业链,影响比较大,我们还需要摸索一下。一路走来有一路的难关,但在产业链各方面支持下,也基本形成了完善成熟的产业链,也具备了大规模推广坚实的基础。

  在终端智能化方面我们也做了两方面工作:

  1、组织研发了智能电视操作系统TVOS,去年12月2日也发布了TVOS标准。第二是基于TVOS组织研发了智能电视机顶盒终端。我们在开发TVOS的时候,让TVOS五凤整合了集成了NGB终端中间件和DOCSIS技术,采用了TVOS就有效解决了终端标准化问题。

  我们在做这三个技术目标就是为了解决终端标准化和智能化的问题,使得终端的功能更强大,更智能化,同时也希望终端能享受到有线电视规模经济所带来的红利。具体的下载条件接收系统不多说了。

  2、可下载条件接收技术产业化。

  芯片方面,海思芯片、MStar系统都支持DCAS,有30多款DCAS芯片都有了。为什么专门提到海思芯片和MStar,有统计,目前国内使用的解码芯片有60%是海思提供的,DCAS这个事儿就基本上定了。MStar是说,电视机的解码芯片60%是MStar,MStar加入我们战车,加入我们集团,从电视机终端角度来说也开始自身逐步强大。且不说其他的。目前科技司组织江苏有线和广科院一起在南京探索端到端,可运营、规模化的DCAS工作部署,目前工作正在进行当中,我们争取拿出样板和可Copy的模式和经验在全国范围大规模推广。

  (图)每个颜色代表条件接收的区域,原来每个颜色区域要求有一款相应的机顶盒,比如CAS机顶盒在黄色可以用,蓝色和红色、绿色区域就不可以用,CAS机顶盒挪到蓝色、绿色区域用不了,所以,为什么终端有那么多的用户,但终端不能享受规模经济效益,但DCAS好处是,有一款机顶盒就可以在全国进行部署,这样就解决了终端的问题。

  NGB业务平台是我们创新平台,我们NGB组织了NGB组,主要和江苏有线一块儿写了业务平台技术白皮书,也支持了江苏有线云媒体业务平台的创新,相关的概念和设想、方案通过他们的再创新也在江苏和其他方面落地了,也算技术的具体化。也正在推动区域云,一个业务平台可以看作是个云端,每个省每个网络现在都或多或少,或大或小都有一个业务平台或一块云。目前我们正在积极推动跨区域聚合云的演进,由一块区域的云和很多区域的云集合在一块儿,我们也申请了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也在组织江苏有线、歌华、深圳天威等研究这个工作,这个工作进展还挺顺利的,也在积极推进当中。

  有了这个平台以后,整个有线电视业务就是开放的,相当于AppStore的模式,有线电视运营商可以开发业务放上去,第三方运营商也可以自己把业务放在这个平台上,使得业务的创新有很多的力量来创新和推动,而不是靠业务运营商自己找厂家来做这个事儿。

  互联互通的进展。这也是一个重点进展,在全国现有格局下,怎么把全国的网络连起来,不仅从网络上,还要从业务上、管理上及业务支撑上连起来。为此科技司组织制定了全国有线电视网络互联互通平台方案,使大家跨组做了这个工作。同时也研发了相关的技术,这个工作当时支撑了国家网络公司的申报,但是总局向国务院申报成为国家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的时候,这个方案成为申报主要的材料申上去,也得到国务院的批评,前段时间批了45亿,这45亿也算是个方案,批了40亿,财政部砍了5亿,也有力支撑了互联网公司的呈报。现在不仅是有线电视王所,我们也要考虑有线和无线、卫星的资源,使他们协同起来,最大地发挥效应来实现自动覆盖。如果能这样我们4G、5G工作就能更好地发展。

  三、下一步工作。

  全面推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网络化、宽带化我们肯定要加速推进,终端标准化、宽带化、智能化也要推进,网络化、宽带化里稍微提一点,可以作为单独的点,但我还是想放在网络化、宽带化下面,实际是网络功能的虚拟化。国外产业化来讲虚拟化也是现实可用的技术,并不是很远的技术,就在不远将来,这样使得我们网络更灵活,成本更低,竞争力更加提高,性能更加保证,在下一代网络方面,NFB和SDN我们可以加大投入进行探索。

  网络全IP化,国外的迁移、转变在慢慢到来,我们想进一步加速,特别是看到来自OTT的竞争,IP化要加速,IP化并不是把广播模式扔掉,而是我们在整个端到端的网络当中要保持应有的,很好的端到端IP链路或IP的宽带,的在我已有的广播通道下面再加上一个IP通道,使得我们能够很好地利用IP手段和广播手段结合来用。

  国外也差不多,目前呈两边往中间压的状态。云是通道、头道,然后是管,现在IP化呈家庭网络发展,就是家庭网络IP化,家庭网络除了手机还有iPad,都是IP的。国外过去家里部署好几台的机顶盒都支持广播模式,到现在家里面就部署一个家庭网关,家庭网关以后第二台、第三台机顶盒是全IP模式的,没有广播模式。这个趋势很明显。

  去年2013年全年有线和卫星、机顶盒销售额和2012年比降了10%,但家庭网关的销售额大概涨了2—3倍,就说明家庭网关发展趋势很大。一般是家庭网管IP化,然后在前端云端IP化,剩下网络这短在逐渐走向IP化,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IP主播也是大的原因,IP主播全面支撑好也有必要。所以网络端静静地走,实现两端快速往中间压的趋势。家庭网关将来IP化也是很重要的工作。

  家庭网关还有一个很好的作用,和无线支撑,加速有线、无线的融合,不光在路上行走的4G或未来的5G,家庭里也可以收到4G、5G,有线电视业务,固网业务实际会受到一定冲击,我们怎么应对呢?目前的思考是依托已有、现有的有线电视网络,实际我们有线电视网络是很好的网络,把它往无线延伸,就是有线和无线结合起来做事情。国外新兴的网络,比如美国、欧洲都在做这个事儿,其中有线往无线走的一个战略战术叫Cable Wi-Fi,美国叫Communite Wi-Fi,国外成立Wi-Fi联盟来推进这个事情。

  怎么做呢?一是加热点,比如咖啡厅、机场;二是把家庭的Wi-Fi开放起来给社会用,就是给社会覆盖,也许同志们听起来是比较新的概念。我们现在家庭说白了都有Wi-Fi,把Wi-Fi开放出来,就要靠家庭网关,通常在Wi-Fi设计里前端是可控的。家庭网关的一个Wi-Fi设备,这样的形态应该是和有线电视、家庭网关连在一块儿,接到视频,把它开放出来,家庭有个SSID,通过家庭用,国外宽带技术不但讲究便宜还讲究对QoS服务质量的表示。通常来讲,宽带技术不错是能够保证各家的宽带,就是固网的宽带接入,如果用家里的SSID再通过Wi-Fi和有线上网的话,你的业务和服务质量能够得到保证。一般宽带接入很宽,你有带宽富余提供给第三方的时候,他们就想在家庭网关或有线的Wi-Fi设备里再开个SSID,这是公用的,再开放。比如Comcast用户到另外一个Comcast用户门外面读到Wi-Fi用户可以使用公用的SSID,到后台自动认证权限,他就可以上网。而且可以保证和原来家庭上网并不矛盾和冲突。现在美国已经有几十万的量级,马上要达到上百万。马上就可以跨出互联互通,如果有线电视2.24亿用户,少说现在家里装了宽带用户的就2600万,把这2600万开放出来,我的网络覆盖会是很大的,那不是线性增长,而是指数增长,这是很有效的办法。再加上Wi-Fi继续有几个进展:

  第一,发表了802.11U标准出来,也有相关的标准,使用这样的标准和相关规范可以实现Wi-Fi基于不同的ACCESS Wi-Fi不同设备之间的漫游。加上后台的滋生管理系统出来以后,你要用Cable Wi-Fi的业务,不同的家庭之间的Wi-Fi连接不会乱。

  第二,还有一个标准是802.11C标准带宽是1G,当然在5G和2.4G结合的频段上,1G的带宽超高清也能传,所以无论从实验角度还是发展角度来说都更靠谱。
    第三,要考虑Wi-Fi以外的渠道占用,Wi-Fi靠热点以内好覆盖,但不在范围内怎么办呢?这也是有线和无线相结合探索的问题。

  要加强NGB和互联网的融合,整个融合模式是终端,是个很好的方向,我们去年也下了一次课题,经过广科院去年一年的研究获得比较好的成果,这是双模融合终端要加强推进。

  网台联动也要进一步加强,借着网台联动我给大家汇报一个进展情况,我提了两个词,一是TVE,实际是TV EveryWhere,第二是Second Screen。TVE是用一个设备,在网络以外都可以看到电视节目,Second Screen字面上读不出它的业务,好像是第二屏业务,实际是开发出一种新的业务形态,使得用这个业务形态能实现几屏内容的呈现和第二屏内容呈现的同步、协同,这个业务开发出来,要么在两个屏幕上显示,单看一个屏幕没有问题,对用户来说最好是主屏有显示,二屏也有显示,内容是关联的,主屏上是某某内容,第二屏是相互补充,相互增强的内容,可以是额外的信息,也可以是解释性信息,也可以是广告,等等,可以有很多的想象空间。但这个工作也不好做,Comcast美国电视界报告欧洲电视界已经推了两三年,不是新的东西。为什么我还在罗嗦呢?因为我1月份到参加CES会议的时候,参加了好几场美国好莱坞内容提供商和电视商讨论的会议,重点是TVE和Second Screen,让我确认了今年就是内容提供商与TVE和Second Screen业务的意见统一了。

  以前认为是两个方向,一是新媒体要做,二是这个东西确实很新,很Fashion,但怎么做呢?看不钱我不做,就是一派人想做,另一派人真正让掏真金白银去做就不做。今年这个事情说必须做,而且在这样的前提下,商业模式怎么挣钱?怎么用第二屏业务来挣钱没想出来,但管它呢?模式没想清楚,我们TVE业务和Second Screen业务要快速地做,这样一看是什么呢?电视台源端、网络端统一了,TVE业务和Second Screen大家都认为必须做,而且要大力做。终端,多屏早就统一了,生产制造商、内容制造商、网络提供商大家意见达成一致,至于怎么挣钱,还要继续想,但TVE业务和Second Screen要好好做,这说明这个业务将会走向主流业务。

  我们广电制播分离之后分开一点,原来光是台做不好,原来有线电视网络做Second Screen业务的时候把主屏拿过来,再把二屏加上去,是业务再创新的角度,如果从源端开始,节目制作第一分钟开始我们就想到第二屏业务和TVE业务的要求,把一些能够做出来的TVE业务和视频业务出来更好,做不出来网台联动就是很好的事情。这个业务在互联网业务上也可以做,这是NGB和互联网融合角度来谈。

  社交电视是整个新的业务形态和新的业务形态基础的继续支撑工作,也是我们下一步NGB业务重点。这是向领导提出什么是NGB,就是有线、无线、卫星协同,自动覆盖,互联互通,这是一个层次;再和互联网融合。我认为这样的解释会比较合适。

  NGB我为什么放在互联网融合大题目下面?看一下最近的历史,Comcast很有代表性,原来Comcast支持全系统广播电视业务,做了CDN,在线业务就是互联网视频业务,那个部门为了互联网电视业务做了CDN,我前前天回Comcast的时候就跟他们聊,说为什么是两个呢?他们说两边的需求不一样,技术要求不一样,所以我们是两个。想想不应该是两个,现在技术的发展,标准的发展,包括技术的整合,一个CDN能够同时支持全程广播电视业务,还能同时支持互联网业务,要建必须建两个,这也在形成共识,这也是我们下一步视频在推进过程当中要做的事情。

  以上是整体给大家汇报一下我们NGB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和大家稍微探讨一下下一步怎么做。整体来说,我们NGB工作是个开放的工作,也希望各位仁人志士,相关的单位能够继续支持我们的工作,也欢迎你们投入到我们的工作当中来。

  谢谢大家!

  【返回DTF2014专题页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技术进步与竞争环境下的有线网络对策
有线电视的救星——10G不仅仅是FDX,更是运营商可以自由挑选的技术
【学一学】广电网络行业术语库
广电有线网络技术体系结构正在快速变革
基于EPON的有线网升级改造初探
详解:下一代广电网(NGB)视频点播系统技术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