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桑葚、桑树、蚕桑及其他

小时候,故乡的河沟边有不少桑树,它们每年都结出许多桑葚。桑葚成熟后,一种红得发黑,一种则是乳白色的,记得皆很甜。那种白色的桑葚,我至今还没在其他地方见到过。

前天,偶在一处空旷的园子,见到了结满了桑葚的桑树。桑葚有的已经熟了,我摘了几个尝尝,只是略略有点甜味。——这让我不由地怀疑我的记忆了,小时候吃的桑葚,真的很甜么?

虽然我们那儿桑树不少,但家乡的人是不养蚕的,我三十岁之前甚至根本没见过蚕。蚕桑之事,我最早是从古诗文中知道的,中国古代先民的这一伟大创造,让我赞叹。

诗经《国风·七月》中有几句,生动反映了先民采桑养蚕的情景:“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意思是,三月里,取来斧头修剪桑树,砍掉向上长的长枝,攀着细枝采摘嫩桑叶。

《乐府诗集》中的名篇《陌上桑》,我们中学都读过的,诗中的美女罗敷,第一大优点就是“善蚕桑”。诗中云:“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

而在诗经《卫风·氓》里,先民们则以桑葚来比喻爱情,诗云:“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这是一个刚强女子被渣男遗弃后,写下来的痛心之词。传说,斑鸠吃桑葚过多会醉,诗里说,女子用情,就像斑鸠食桑葚,常因用情太深而难逃情网,而相比之下,男子的恋情则很容易改变,“说”,通“脱”,解脱。

桑树在我国分布广泛,似乎全国各处都有,我怀疑这是朱元璋的“功劳”。

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这是历史中国理想社会的标志之一。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后,就投入了极大精力来解决百姓的吃饭穿衣问题。这里单说说穿衣,洪武元年,朱元璋发布命令,要求:“凡农民家有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棉各半亩。如果有田十亩以上,则种植面积加倍。各级官员要亲自督察。如果不种桑树,就罚他交绢一匹,不种麻和棉的,罚他交麻布、棉布各一匹。”

朱元璋的经济措施的具有高度的计划性。如果他生在20世纪,一定是计划经济的忠实信徒。由于生性苛细,他的经济指令往往详细刻板到令人无法忍受的程度。这样的命令要在全国统一执行很不容易,不过,朱元璋并不担心,因为他的经济政策是以帝国暴力作为执行后盾的,敢不执行者,往往遭受破家灭门的惩罚。

用这种高度计划和强迫命令的手段,开朝不过数年,帝国的桑、麻、棉产量就翻了几番,有效地解决了人民的穿衣问题。然而,这种粗糙僵硬的计划经济方式,也带来了负面作用。其实中国许多地方并不适合种桑养蚕种麻,但是皇帝的命令一下,种也得种,不种也得种,根本不跟你啰嗦,结果本意是为了劝百姓勤劳过日子,但在不少地方,却演变成了一种收绢收布的变相税收……

我以为,桑树就是在明代,来到了大江南北、东南沿海、西南西北边陲。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观刈麦》中写到: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这首诗是白居易早年任今陕西省周至县县尉时写的,当年的他三十多岁,作为基层公务员,还是能体会一点民间疾苦的,他把自己和辛苦而贫困的农民作对比,甚至对自己“不事农桑”却享受“吏禄”产生羞愧自省的情绪,这一点无论是在封建社会,还是在当今盛世,都是很难得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一般桑葚你吃过,但是这么特别的桑葚你怕是见都没见过!
为何说我国是桑树的原产国?一篇文章,带你了解桑树的前世今生
纳溪合面:农家桑葚酒飘香
桑树:东方神树孕育丝路文明
丝绸博物馆(12):新昌达利丝绸园
【早读17065】桑葚印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