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朽与永恒:读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

不朽与永恒,原本与深陷生老病死自然规律的人类毫无关联,若非要扯上关系,那就是人类对它们的追求是“永恒不朽”的。

根据阿伦特的分析,不朽与永恒分别对应着此案和彼岸的长生和永存。

不朽意味着在地球上以及这个被给定的世界中,长生不死,永远存在下去。按照希腊人的理解,自然和奥林匹亚诸神就是不朽的。

自然、宇宙以及奥林匹亚诸神都是此岸的客观存在和神话传说。奥林匹亚诸神与人同形同体、共情共爱。

人与诸神相比,唯一的不同是人会死去。

人的“有死性”成为宇宙中人之存在的唯一标识。尽管动物也会死去,但是动物属于类群体,他们可以通过繁衍来生命的延绵不绝。

人,个体之人,他从生到死,却是一条从起点掉落到终点的垂直线。相对于宇宙自然恒定不变的圆周运动,人的“有死性”垂直运动显得那般突兀不合群。

是什么将人从万物中脱离出来?

又是什么诱惑人去追求不朽与永恒?

我认为是思。

人类从能独立思考那一刻起,就开始脱离动物的类群体属性,开始具备独特的个体人格与意识。

思让人类自诩为万物之灵长,死却令人类意识到自身的渺小与脆弱。但思又予以人类无穷无尽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其中就包括对不朽的追求。

人,虽然作为个体是有死的,但他们以做出不朽功业的能力,以他们在身后留下不可磨灭印迹的能力,获得了属于自己的不朽,证明了他们自身有一种“神”性。人和动物的区别恰好不在于人的类属性:只有最优秀的(aristoi)人,始终证明自己是最优的(aristeuein,一个在任何其他语言中都找不到对应词的动词),“热爱不朽声名胜过可朽之物”,才真正是人;其他满足于自然所能提供的享受的人,都是像动物一样活着和死去。

人通过建立丰功伟业、创造精神文明以在尘世留下永不磨灭的痕迹达到不朽。

但这种不朽,还是有被摧毁的可能,正如希腊城邦政治和文化的消逝。

于是,一些最优秀的哲学家,如苏格拉底,开始踏上追寻“永恒”的征程。

哲学家关于永恒的体验,对柏拉图来说是不可言说(arrhēton),对亚里士多德来说是无言(aneu logou),后来这二者都在悖谬的永恒当下(nunc stans)中获得了概念化表达。哲学家关于永恒的体验只能发生在人类事务领域之外和人的复数性之外,如同我们从柏拉图《国家篇》的洞穴寓言中所了解的:在那里,哲学家挣脱了把他和他的同胞束缚在一起的锁链,在完美的“独自”中离开了洞穴,既无他人的陪伴,也无他人的追随。从政治上来讲,如果死亡意味着“不再活在人们中间”,那么关于永恒的体验就是一种死亡,与真实死亡唯一的区别在于它不是终极的,因为没有哪个活生生的人能长时间地忍受它。

永恒与不朽相比,更加抽象和难以把握,而且还不容许有任何相应活动,哪怕仅仅只是借助语词在头脑中的思想活动,都会构成对永恒体验的破坏。

用于描述永恒经验的词是Theōria(理论)或“沉思”,有别于其他一切态度,因为其他态度充其量与不朽有关。

从追求不朽走向沉思永恒,是人类现实理想幻灭以后的“消极对抗”。从积极生活步入沉思生活,从向外进取转为向内开拓,表面上看来空间在压缩,实则别有洞天。

一切皆因“思”起,终将回归于“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永恒的风景
古代奥运会的比赛场地
连续三届奥林匹亚健身冠军,世界健体之王,他女朋友到底长啥样?
奥林匹亚
一场狂欢化解一场战争,这个盛会延续至今,每个人都为之疯狂
丢勒、米勒、马奈、高更……这些艺术大家统统都是猫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