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字生涯》:萨特版《追忆似水年华》

萨特在《文字生涯》中详细回忆了自己如何走上读书与写作道路。

早在牙牙学语时,小萨特就被当德语老师的外公抱在怀里接受启蒙,似乎神童天才都有这么一个令人艳羡的境遇。

萨特从小就头脑发达、四肢简单。个头低,运动细胞匮乏,单眼斜视,给人一种目无下尘的“欠揍感”。

没有小朋友愿意跟小萨特玩,但自命不凡的气质又阻碍他主动请求“带我一个”。于是,他只好成天与外公待在一起,一老一小,在书房里,岁月静好。

外公的书房,可以说就是萨特的小天堂。天资聪颖的他很早就与书建立连接。起初只是停留于外观、重量、气味等实物感官层面,慢慢的,书里那些黑乎乎、密密麻麻的小不点也与他勾搭起来了。

不识字时,他拿本书凹造型主要是为引起外公的注意与好感。识字后,他一拿起书就被吸进另外一个世界,几乎忘记外公的存在。

尽管萨特一再强调读书写作只是为了弥补没有伙伴的失落,但思想大大超越同龄人的少年老成,使得他不可能留恋那些无聊幼稚的孩童游戏。

事实上,写作才是他甘之如饴、乐此不疲的游戏。几岁就开始写作的小萨特,最常编织的桥段是:一个勇猛骑士或孤胆英雄(多半是他自己),深入绝境(刀山火海、千军万马、极地荒漠等),只身范险,只为拯救一个姑娘。

是的,我们的小萨特很早就表现出“怜香惜玉”“侠骨柔情”那一面,且这根风流的骨头随着年龄增长、名利膨胀愈发嚣张。

这本书是萨特50岁时创作的回忆录,虽叫《文字生涯》,但并不涵盖50年的写作历程,更像是在探索写作生涯的入口。

50岁的萨特将镜头聚焦于10岁前后的小萨特身上,以后者的视角和记忆,采用普鲁斯特意识流手法,一点一点还原“自闭、自负又自恋的童年萨特”形象。

他在书中一再表示自己是被上帝选中,区别于外公家的牧师身份传统,他注定要通过笔杆子来传递“上帝福祉”,拯救人类心灵。

我们不清楚这种自命不凡,是50岁萨特为剧情效果强加到10岁小萨特身上,还是后者原本就有。不过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真的成为了他自恋的镜像---勇猛骑士,孤胆英雄。

自恋的人除了爱看自己的影子,就是爱照镜子。看萨特的回忆录,就像在看一个50岁的老男人反复打量镜中自己10岁时的样子。

这种跨越时空的自我观照,真诚最为重要。

毕竟50岁时的萨特早已功成名就,并如他小时候所畅想,成为了法国名人代表。

一个名人回忆过去,且主要为孩童时代,并非易事,何况是众人皆以为“没有父母,没有童年”犹如石头里蹦出来的萨特。

抛开他一以贯之的自命不凡,整本书看下来,还是比较细腻深入的。很多场景可以看到不断挖掘记忆的痕迹,尤其是呈现如何走上写作道路那一段,真的是蜿蜒曲折,掘地三尺。

萨特毕竟是一个真诚的作家,不管他如何调皮捣蛋,故弄玄虚,该严肃的时候确乎能端正坐好,该详尽的地方是半点都不会马虎。

当然,我最欣赏他的,还是终生孜孜不倦地伏案写作,就像一个永不疲惫的热血战士。

那么自信,那么不普通,还那么努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本温柔的人道主义的小书
#早读#152《文字生涯》
萨特《文字生涯》选段批读
“回家的路径是写作”
总有一些坚持,能从冰封的土地里长出花朵
其实,我认同周重林的自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