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鲁迅论“如何做父亲”

今天是父亲节。

鲁迅曾有一篇文章,叫《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该文作于1919年10月,那时先生并未生子,正独自一人在补树书屋过着苦行僧似的禁欲生活。

尽管未为人父,但新文化和“五四”运动的浪潮正在击打着每一个新兴人类的心灵,新时代该如何做父亲,是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重大问题。

鲁迅先生在开头便表达了写文本意:

其实是想研究怎样改革家庭;又因为中国亲权重,父权更重,所以尤想对于从来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父子问题,发表一点意见。

旧时代的中国,父亲对子女拥有绝对权威,孔夫子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也。在《晋书》中记载司马懿家族为儒学世家,司马懿兄弟几个对父亲言听计从,不命曰进不敢进,不命曰坐不敢坐,不命曰言不敢言。

那是一个孩子属于父亲私产的封建等级社会,且这种制度稳固地存续了几千年。

1919年,社会兴起一股“娜拉出走热”,这里的娜拉并非单纯指女孩,而是代表所有反抗父亲权威的新青年。

鲁迅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的“父亲”,自然不包括信奉“父权”的封建大家长,它主要指代接受过新文化思想洗礼的、将来要当父亲的男青年。

尽管那个时代被称作“觉醒年代”,但真正觉醒过来的人并不多,大多数都像“狂人”一样,发了一阵疯,又“清醒”过来,最终还是回去继承“仁义礼智信”的优良家风了。

没有法,便只能先从觉醒的人开手,各自解放了自己的孩子。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这种牺牲自己、成全孩子的想法再次呼应了《狂人日记》里最后那句“救救孩子”。

在鲁迅眼里,孩子不是父母的私人财产。他们在生物意义上是上一代的基因延续,但在人格思想层面却属于独立个体。

另外,鲁迅认为父母生育孩子,不应该要求后者感恩戴德,在他看来,怀孕生子只是性欲驱动的性交产物,并不是特别的恩德,就像食物养育人,却并不需要人感恩一样。

此后觉醒的人,应该先洗净了东方固有的不净思想,再纯洁明白一些,了解夫妇是伴侣,是共同劳动者,又是新生命创造者的意义。所生的子女,固然是受领新生命的人,但他也不永久占领,将来还要交付子女,像他们的父母一般。只是前前后后,都做一个过付的经手人罢了。

不将子女视为个人财产,不求养育回报,理解孩子,指导孩子,解放孩子,用爱让孩子超越自己,成为更健全、更勇敢、更有作为的独立个体。

鲁迅先生认为只有爱和放手才能化解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日渐恶化的亲子关系。

其实,即使放到今天,鲁迅先生这翻“做父亲”的见解,依然充满先锋性。

孩子,本质上属于弱势群体,很容易受父母控制。让作为强势一方的父母,主动抛开套住孩子身心的、生物学和伦理学的双重枷锁,平等友爱地对待后者,尽管符合人道主义精神,但却违背了家长制度遗风,要真正普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很多父母担心,把孩子放出去了,以后老了谁来养。对此,鲁迅先生霸气回应道,用伦理绑架孩子,教出来的多半是逆子,用爱教育出来的,才会是真正的孝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爸爸育儿哪家强?
鲁迅病逝后, 他的子女现状如何?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49岁的鲁迅老来得子,到处晒娃,他和儿子的相处模式值得借鉴
都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是包办婚姻把他(她)们害得好惨
史上最全的家庭教育良方您都看过吗
重读鲁迅|鲁迅三招教你如何当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