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士族 贵族 豪族

读魏晋史,时常困惑于“士族、贵族及豪族”等高频词汇。

仇鹿鸣在《魏晋之际权力政治与家族网络》中也对这些词做了相关梳理与省思。

有时候,越是惯用之词,越是难以定义,因为用的人越多,扩充的范围越广,就很容易跳出本来边界。

关于士族的称谓及其释义,学界多有讨论,但是对如何来界定士族这个词语的内涵及其边界,学界并没有统一的认知。

中古士族一度曾是中外研究热门。不同国家的学者有不同的研究视角和学术思考。

比如对士族群体的称呼,我国学者一般叫豪族、大族或豪强。日本学者常尊他们为“贵族”。美国一些学者称呼他们“寡头”。

如此看来,士族、贵族和豪族,在某些情况下,指的是同一批人。

但他们之间还是会有自己特定的边界。

比如士族,重在士,士,指的是文化人,士人组合起来便为“仕”,即孔子所说的“学而优则仕”。

阎步客老师在《波峰与波谷》一书中对“士族”做了较为简练通俗的解释:

士族”的特征是“士”与“族”的结合。“士”即士人、文化人。古人又云“学以居位曰士”,“士族”就是士人官僚的家族,他们通过雄厚文化而世代居官,由此建立了崇高门望。士族是一种涉及了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性现象,在分析上其各方面特征有可以被解析开来的。

可见,士族的开端是读书明经,通过文化渠道建立声誉,成为名士,一旦成为名士,在察举中便可稳操胜券,入仕做官,再利用权力谋取经济利益,土地、田庄、门生、部曲、人力物力财力,逐步积累,最终成为大族。

士人接受教育、“经明行修”,就可以入仕居官;猎得官场权势,反过来又能强化财富的占有;雄厚的家族财力,又足以保障子孙继续接受教育、成为士人。东汉以来,这种“教育—权势—财富”的循环占有,越来越多地围绕“族”而展开了,就是说呈现为一种“学门—官族—豪右”的循环。

贵族,首先肯定得是大族,至于他们是不是“士族”,根据川胜义雄在《六朝贵族制研究》一书中的定义,贵族基于乡里共同体组织,拥有自己的领地、经济、军事、文化甚至政治结构,可以脱离皇权政治而独立存在。

可见,贵族存在的前提是,皇权无法专制,比如两晋之际、南北朝分裂时期。

豪族,一般带有武力强宗意味,川胜义雄认为,豪强想要成为贵族,必须拥有地方好名望。

可见,士族出现较早,东汉时期已经成型。豪族拥有甲兵,在乱世时即可冒头。

比较高阶的是贵族,需要满足士族与豪族两方面特性,拥有独立的经济、文化、军事等力量,同时还要获取地方乡里支持与拥戴,还得是中央集权无法实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魏前期的北方政治
魏晋南北朝频繁的兴衰更替,士族门阀是背后的最大推手
乱世中的文化盛宴:从世家大族的兴起看“魏晋风度”
“不滞于手,不凝于心”:从世家大族的兴起看“魏晋风度”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子:门阀士族是如何撼动皇权的?
由封建贵族消亡到世家大族兴起引发的几点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