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林州民俗:老灶爷上天



今天是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俗称“小年,”每年的今晚我们林州的每户人家都要举行祭灶仪式,因为今天“一家之主”老灶爷要上天,报告人间功过,定人祸福。因此晚上要焚香欢送。祭祀灶君首先要用到芝麻糖,为什么用芝麻糖呢?有两种说法,一、以冀塞住灶神之口,不讲人间罪恶,二、希望老灶爷吃过芝麻糖说话比蜜甜。其次还要准备三个碗分别盛上清水,米和面,据老人们说是供养灶君爷坐骑的,灶君爷的马吃饱喝足了好驮灶君爷和灶奶奶上天。祭祀完毕后,要将灶君画像揭下,连同纸锭等一起焚化,表示老灶爷已经上天了。初一五更接神时,再行接灶神之礼,祭祀灶神后,再贴上新的灶君画像。所以才有了"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初一五更来,二十三日去”的对联。祭灶的礼仪各地可能不同,大致上都是如此。

灶神,全称为九天东厨司命灶君,感应天尊。也称元皇皂君、灶君、灶王爷、老灶爷等,是中国民间信仰最普遍的神祇,几乎各民族都有供奉。

        老灶爷的画像在过去都是木板印刷的,现在随着科技大发达,市场上出现了多种多样的电脑绘制的灶爷像,这些画像都是中为灶君夫妇,其上方印有当年的二十四节气表,有几龙治水,几日得辛。下方中间是一聚宝盆,左右待立金童玉女、两侧还有鸡犬六畜,有的还附带有财神和招财利市俩仙官,两侧有八仙。      

      老灶爷的牌位在大多数地方都是贴在厨房灶台之上的,唯独我林州人,怕熏着老灶爷,把老灶爷的画像供奉在家里神桌上,因流传其为“一家之主,”一般家庭都是供在神桌的东墙上,坐东面西(民间风俗以左为上)。后来盖的新房,大家在设计时为利用空间,都取消了东边的墙,就放在了其他神位的左边。也有人认为老灶爷官职小,把画像放到其他神位的右边。画像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一个灶王奶奶的,另一种是两个灶王奶奶的,为什么会出现多种版本呢?据记载,祭灶习俗在先秦时已经流行。但灶神究竟是谁?说法实在太多了,我们林州的民俗上大致可分为“灶君”和“元皇皂君”。

 林州人大多数供奉的是“元皇皂君”,随着历史的演变,也有人直接购买供奉“灶君”的牌位。为什么要叫元皇皂君呢?这里面还有有一段历史故事呢!

                                  

相传元朝惠宗末年,各地老百姓纷纷揭竿起义,闹得朝廷心神不宁,坐卧不安。为了巩固统治,他们一面派兵镇压起义军,一面派鞑子入住每户老百姓家中,老百姓被控制的是苦不堪言。

这些家鞑在民间欺压百姓,不准民间施用铁制兵器,每十家只准用一把菜刀,还派一名鞑子兵监督,他们坏事做尽哪家有大闺女、小媳妇,都要出高价钱向他送礼,哪家不送,不管是闺女房还是洞房,他可以随意出入,想跟谁睡觉就跟谁睡觉,坳犟不得。百姓们对家鞑恨之入骨,富人有钱可以躲过一时,穷人的妻女只能任其糟蹋了。一些胆大的青年都投奔了朱元璋起义军,可是由于鞑子管的太严,起义的人也是屈指可数的,那该怎么办呢?
    能掐会算的军师刘伯温向朱元璋献上一个计策说:天下人都对家鞑子有刻骨仇恨,如果大家一齐动手,别说一家只有一个家鞑子,就算有两个家鞑子,也能斩尽杀绝。朱元璋问,全国的老百姓太多了,怎么让他们都知道呢?刘伯温捻着胡须说:“这个我自由办法,天机不可泄露”。

将近八月十五中秋节时,在全国各地的商贩摊上都出现了一种圆饼,人们纷纷购买,买不起的人家便有人赠送,掰开圆饼里面有“八月十五杀鞑”的字样,打字们不认识汉字,便问写的什么?老百姓们回到说,这是说中秋团圆的意思,中秋杀鞑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各个地方,在中秋夜终于把把这些家鞑全都杀了。

元惠宗知道后十分恼怒,责令家家敬奉家鞑为一家之主,由于当时属元朝,鞑子又是为上级效力的,古代兵卒俗称衙皂,所以称之为“元皇灶君”因为他们生前好色,故而女人不能祭灶,所以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说。

                  

那么两个灶王奶奶的画像又是怎么回事呢?相传古时候有个张单的人,面目清秀。娶妻郭氏,既勤俭又贤慧。成亲没多久,又娶了二房夫人李氏,这李氏好吃懒做又阴毒,她不仅唆使着张单休了郭氏,还把张单的家产挥霍一空,然后离开张单,另嫁他处。从此张单沦为乞丐,以乞讨为生。在一个风雪交迫的傍晚,张单饥寒难忍,晕倒在一家富人门前,女仆将其扶到厨房温饱一顿。张单十分感激,要女仆代他向主人致谢。凑巧女主人来到厨房,张单一见这女主人正是自己抛弃的郭氏。羞愧万分,无地自容。正在这时,郭氏现在的夫君从外面回来,张单为了不让其生疑心,玷污郭氏的青白,一头钻井灶堂里,让火活活烧死了。玉皇大帝闻知,念张单肯于悔过,又是在灶里烧死的,便封他为灶神。由于张单娶过两个老婆,虽然后来都不属于自己,但是老百姓还是把两个老婆一边一个画在了老灶爷两边。

                                         

送走老灶爷后,就开始忙碌着买年货啦,人们在购买对联时,商家往往会送一幅灶君画像,等到初一五更之前贴到灶王神位处。当然了,选灶王画像时一定要看清有几个灶王奶奶,如果自家以前供奉的是“元皇皂君”了那就不要选两个灶王奶奶的画像了。

                     

作者简介:薛帅,男,汉族,1990年生,林州市五龙镇薛家岗村人。毕业于河南省工艺美术学校,从事民间文化研究,考古、民间故事及民俗风情的收集、拓碑,研究、点校古碑文已达十余年,常年耗费大量时间,冒着生命危险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到寺庙遗址考察、拓碑,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期间,先后发现了淇河两岸十多处历史文化遗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年的来历
客家正月初四民俗:等灶神
散文《过小年》作者:董凯
民俗专家解读“灶王爷”:其实是个负心汉
送灶日话灶王:这位神仙有妻室?爱吃糖?
【腊月二十三】祭灶、送灶神、送灶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