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到十八盘探寻古石城

淇河沿岸还有很多古城文化。《史记·赵世家》载:赵惠文王十八年(公元前281年)秦伐赵,拔石城。《括地志》云:石城在相州林虑西南九十里。《水经注》记:淇水东北历淇阳川,径石城西北,城在原上,带涧枕淇。由于语焉不详,给后人考证带来了困难,因此对于石城的具体地点争议很大。

近年在五龙民间文艺群里经常聊到关于“古石城”的话题,有关说法众说纷纭。在一些刊物上也曾看到专家们说荷花和城峪是古石城遗址,后来专家们又对这些说法做出了否定。正义引《括地志》:“在林虑县西南九十里。”又《水经注》:“淇水东北历淇阳川,经石城西北,城在原上,带涧枕淇。”按《旧志》均谓石城在县西南车幅社。《康熙志》以其与《水经》所言不合,曾疑其误。今据元王志真《重修灵泉观碑》称:“史魏川、石城谷、灵泉观”云云。石城谷盖以石城得名者,地在临淇集东南八里,俗呼寺沟。有泉泻入涧中,淇水自淇阳城来,经其西北,正所谓带涧枕淇者。古石城当在其附近,县东南非西南也。

五龙镇泗沟灵泉观位于深沟大壑中,周边峰峦林立,壁立千仞,有着独特的风景,石匾上刻有蓬莱仙境四个大字。大朝国碑《重修蟾房灵泉观记》是安闲道人王志真撰写的碑文记载有道教全真教派传承历史和古村名等记载:于村(即渔村)阳和寨(即阳和村)之南约五里余地乃是石城之谷。万历十四年《重修蟾房寺碑记》记载:蟾房寺距县治东南九十里许,(此距离正好符合县志所记载)地当史魏川之石城谷,根据古碑上的地理位置和落款记载的党、政、军、各种官员的名称记载,可见石城定在泗沟附近。

据说,1972年在泗沟外平整土地时在泗沟下面的平原之上阳和村西罗棬村东挖出石城墙和壕沟,在椿树岸附近挖出大量人的骸骨,罗棬村东、马连山西侧有擂鼓台、五个将军墓等遗迹,从殷周至今一直是重要的战略要地,应当为古石城遗址。

《一统志》中记载:入境东流过石城,亦名石楼,一石面水壁立,下有门如城楼。《水经注》载:有石城为淇水所经,又有石楼为淇水支流西流水所经,皆在淇阳城东。泗沟大水潭里有天柱峰正好符合一石面水壁立,两侧的悬岩峭壁形如城门,山顶有很多寨墙,有牧羊人从泗沟两侧的鹿惊寨和阎王鼻子拾到过青铜印和青铜刀,还有两箩筐铜箭头,加之这里有扼守太行山与华北平原的主通道十八盘,种种实据均说明,三千多年前惨烈的“拔石城”之战很有可能就发生在此地。

五龙镇虎山村刘海生对古石城的研究也做出了贡献,他对“城在原上,带涧枕淇”这句话的意思有着独特的见解,“原”不能按现在的意思去解释,“原”(拼音:yuán)是汉语常用字[1],此字始见于西周金文[2],古字形像泉水从石头下流出。原的本义是指水流的起始处。后用“源”表此意。泗沟之水水正好从天柱峰下流过,这即符合“一石面水壁立”又符合“原”的古意,原上可以说城是在山上,“枕”古文有一个义项在现代汉语中不再使用了,那就是:靠近,临。“枕山麓一寺,老松隐蔽三章。”这里的“枕”,就是靠近的意思。从泗沟出来的泉水正是从天柱峰下流过,像带一样靠近汇聚淇河。

泗沟正上方是小头创,是古代通往卫辉的十八盘古道,创建年代已无考证,但根据古碑记载,明清之时多次重修。我们在微信群里对古石城探讨时,曾有人说,小头创是古代交通要道,重要关卡,古石城可能和此有一定关系。前些天,正直天气炎热,我和同事郎海生和宋建军老师聊到这一话题,其实多年前我就去探寻过,只是觉得那时候不仔细,决定到再古十八盘一探究竟。

第二天上午我们就出发了,驱车前往丰峪村小车辋自然村,因为这是通往小头创的必经之路。把车停到村口就得徒步往里走了,开始走还能看见隐约有条小路,越走草越深,有的地方草都超过了人高。我们四处寻找,在一处石台上发现了断裂的“蛟龙残碑”,碑已严重风化,字迹模糊不清。我们拿出拓碑工具,对碑周围杂草先进行了清理。碑面长满了青苔,我们三人把随身防渴的水都清理了石碑,拓好后隐约能看见“黄帝、颛顼、禹贡”等名,还有“***拔矣”字样,这一发现不由得让我们三人感到兴奋,难道这是说的“拔石城”?

拓片未干,不敢耽误时间,先继续往前走,走到岭头上。下面即是万丈深渊,山像被刀切的一样,这里就是小头创了。路旁有两座小庙,一是山神一是佛爷,几年前曾来抄写过庙旁碑文,记载的是从未听说过的“香花菩萨”,但是百姓们都说这是佛爷咱也就不争执了。偏西方向也立有一块碑,我曾来拓过,记载的是修十八盘的历史,郎海生相中了上面的书法,我们趁着那个拓片未干,又把这个也拓了一张。

在等拓片干的时间里,四处寻找遗迹,远处的山高高耸立,山顶上就如虎山村刘海生说的一样,有寨墙存在,只不过已是残垣断壁,如果说这是两千多年前遗留的也可以说得过去。

收好拓片后,背起行囊,寻找下十八盘的路,已经是荆棘丛生,草木把道路淹没,拨开荆棘,还能看到古人在十八盘上修的石栏板,上面还雕刻有花纹图案,只不过也所剩无几了,下山的路已经全无,只能用手攀着石头和树枝而下,惊险无比。如果想要登山探险的,可以来这里,绝对是原生态的好地方。

 作者简介:薛帅,男,1990年生,林州市五龙镇薛家岗村人。毕业于河南省工艺美术学校,林州市民协工艺美术协会理事,五龙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会长,隆虑薛氏宗亲会常务会长,五龙镇薛家岗村文管会会长,从事寺庙雕塑,古建筑彩绘行业,爱好民间文化研究,考古、民间故事及民俗风情的收集、拓碑,研究、点校古碑文已达十余年,常年耗费大量时间,冒着生命危险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到寺庙遗址考察、拓碑,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修建古横州桥碑记
故土罗棬【张连军】
赵之谦《石城寺石像碑》拓片字帖
东汉《曹全碑》原拓片
东汉 曹全碑 原拓片
《张迁碑》原碑和拓片对比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