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国设计杀猪盘让日本免费打工40年,世界最大剧本杀是美国设计的

第一部分:美国设计的世界经济体系,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富翁玩家。

大家都玩过一个游戏叫做大富翁的桌游吧。大富翁的英文可不是“big rich guy”而是'Monopoly'(垄断经营)。如果说美国的自由主义经济体是大富翁的游戏的话,那我们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则是让全世界追求美好生活的人民参与的游戏。

美国既是这个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又是这个游戏最大的玩家。在世界范围内,美国通过胡萝卜与大棒的策略,让很多国家不得不跟美国一条心,所以大家宁愿每过几十年会被美国收割一次,毕竟人家是老大。而我们看看历史,伊拉克、埃及、伊朗、俄罗斯、南联盟、土耳其、甚至还有南美的巴西和阿根廷,包括跟美国关系好的英国、法国等国际大国,以及美国的铁杆支持者沙特、韩国、日本,都逃不过美国通过大富翁游戏洗劫财富的结果。

美国的国际分工体系

根据各个国家和地区按照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通过国际贸易和经济合作而建立的劳动分工体系。国际分工体系跨越国家界限,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状况、贸易条件、资源优势和地理条件状况等共同决定了国际分工体系的形成。

需要注意的是,20世纪至今的国际分工体系,是以美国跨国公司为主导布局的产业链分工体系。美国、欧盟、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老牌帝国主义国家)负责高端制造业、东亚、东南亚、中国负责中低端制造业,为世界供应廉价的产品,中东地区、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负责提供资源(石油与矿石),而美国作为这个自由经济体系的构造者,通过美国四大霸权抓手(美元、军事、贸易、文化)掌控全球的财富的动向。

神秘的黑石集团(BlackRock)和先锋领航集团(Vanguard)

谁是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真正股东?

根据美国导演蒂姆格列伦拍摄的纪录片——《Monopoly:Who owns the World》中的提供的数据:

百事可乐公司有3000多名股东,但Vanguard和Blackrock的持股占所有股份的近三分之一。在百事可乐公司(Pepsi Co.)的前10名股东中,前三名Vanguard、Blackrock和State Street Corporation的股票数量超过了其余七家。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可口可乐公司,百事可乐的头号竞争对手。谁拥有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一样,克扣了公司的大部分股份由机构投资者持有,数量为3155个机构投资者。

如影片所示,可口可乐的四大机构股东中有三个与百事可乐相同:Vanguard、Blackrock和State Street Corporation。可口可乐的头号股东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

他们是可口可乐(Coke Cola)的大股东,他们还是百事可乐集团(Pepsi Co.)的大股东。

他们是苹果公司(Apple Inc.)的大股东,他们还是微软(Microsoft)的大股东。

他们是世界上最大的银行的大股东,包括花旗银行(Citi Bank),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和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

所以,他们间接地还是美联储的主要所有者,而美联储就是那个决定美国金融市场基准利率的机构。彭博社将黑石集团成为“政府的第四个分支”(Fourth branch of government),美联储的决策,离不开黑石集团。

他们拥有世界上最尖端的制造技术和产业,比如特斯拉公司(Tesla)、波音(Boeing)公司、苹果公司(Apple)、IBM公司、英特尔公司(Intel)、索尼公司(Sony)、三星电子(Samsung)、戴尔公司)(DELL)、惠普公司(HP)。

他们拥有领先的娱乐公司,包括康卡斯特(Comcast)和华特迪士尼(Walt Disney)公司,以及主要的电影制片厂,包括哥伦比亚影视(Columbia Pictures),20世纪福克斯(20th Century Fox)和华纳兄弟(Warner Brothers)。他们的所拥有的资产从米老鼠到詹姆斯邦德,从海绵宝宝到生活大爆炸的谢耳朵。

他们还拥有很多能源产业,从传统的碳能源到未来的清洁能源做到了全覆盖,煤炭,天然气,石油,核能和绿色能源的公司。

他还间接控制了美国人的日常生活,因为他们是脸书和推特的大股东。

在日常生活板块,先来看看医药,新冠疫苗制造商辉瑞集团(PZIFER)的大股东,他们还是Johnson&Johnson公司的大股东。他们也是美国最大的处方药批发商UnitedHealth的大股东。

再来看看媒体:他们是CNN的大股东,也是Fox News的大股东。他们还是纽约时报、纽约邮报、华尔街日报和华盛顿邮报的大股东。

他们的资产到底有多少?

到2028年,Vanguard和BlackRock预计将共同管理价值20万亿美元的投资,而2021年美国的GDP也仅仅只有23万亿美元。

大富翁游戏(Monopoly垄断经营)的结局:

第一个结局,大富翁玩家搞死了所有的其他玩家,大富翁一个人统治了大富翁地图。

第二个结局,两个大富翁玩家达到了一个平衡点,谁也弄不死另外一家,共同统治了大富翁地图。

目前世界还只能在美国人制定的游戏规则中进行。我们来看看曾经美国最大的挑战者,日本在尝试挑战美国在这个游戏中的地位后,美国是如何拆解日本的,一个是美日科技战,一个是美日金融战。

第二部分 日本在半导体产业中的失败给中国的经验

中美关系恶化,我们只能迎难而上,否则就只能沦为美国经济体系下的附庸,美国想什么时候收割,就什么时候收割

从2018年开始,中美关系开始转向了加速恶化的路径,从贸易战到科技战,从限制赴美中国党员的签证,到关闭休斯敦大使馆,从新冠病毒不断地甩锅中国,到抹黑新疆、香港,美国可谓不择手段,无所不用。近两年来,美国极端右派甚至在不断推动中美脱钩(Decouple),其终极目标是,让中国被迫脱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经济体,从而丢失世界上近2/3的市场,剪断我们的粮草。

我们到底要退步到什么地步才能满足美国人的胃口?

签订中国版的《广场协定》和中国版的《美日半导体协议》。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答案是永远满足不了,所以不仅不能退,还要想办法进步,否则目前拥有的也会被美国逐步分割、拆解掉。

我们之前分享了中美在半导体产业链上的差距,尤其是从底层来看,到第三层、第四层、第五层的核心技术部分,中国与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差距巨大,并且美国意图联合其盟友对中国进行产业链封堵。

美国智库向国会报告了中美科技差,中国与美国的技术差距有多大?

第三部分 日本上世纪与美国的金融战

金融战:战败后,40年经济无起色。(几乎是4代人的时光,大家可以对比一下80年代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的这40年)

以下内容来自知乎:日本失去的20年是怎么回事?

有这样一个国家,它曾经是二战后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GDP总量占亚洲的1/2,是中国7倍,每年生产超过1/3世界产量的汽车...

相信大家已经猜出这个国家了,日本。

作为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它有着辉煌的过去,丰田、索尼携带着日本人的期望走出了国门....但从1995年后,日本经济却陷入了被称作“失去的20年”的怪圈,哪怕25年的今天,日本还是没有走出困境。

一、战后的腾飞

二战后,日本从废墟起步,得到了美国大力扶植,充当抗衡苏联的桥头堡。

尽管日本满含屈辱地签署《日美安全保障条约》,但它的顺从也获得了美国的信任,朝鲜战争中拿到了美国大批军需订单,重工业迅速复苏。

初期,日本人和中国人一样勤劳,憋足了劲生产物美价廉的商品,发往全世界,赚取大量外汇,然后再一步步产业升级,经济很快突飞猛进。

到1970年,日本的GDP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多年积累的工业基础,让野心勃勃的日本,不再满足于生产廉价商品。

精明的日本人开始生产利润更高的机床、造车、芯片、电视,甚至开始在这些当时的新兴产业里,与美国平分秋色。

70年代,日本街头的汽车长流

凑巧的是,在上世纪70年代,因为中东局势的动荡,一共出现了两次石油危机。

两次石油危机,对美国汽车产业造成严重冲击,却给了日本车咸鱼翻身的机会。

日本车不仅便宜,还省油,在当时准确戳中了美国人的痛点。

此后,日本车崛起势不可挡,出口销量一路走高,严重挤占欧美汽车市场。到1980年,日本车产量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那年,日本占据了20%的半导体、30%的汽车和50%的机床市场,神挡杀神。

二、《广场协议》签订

从1980年起,美国对日本的商品贸易赤字达到500亿美元以上,无数工业区遭到冲击,美国工人大批失业,五大湖企业黯然破产。

日本赶尽杀绝,同样没有放弃轻工业市场,音箱、电视和冰箱全面占领美国,就像今天的国产商品一样。

美国在对日贸易中处于劣势地位

为复活「强大的美国」,美国决定打击日本。

但自从实施了「里根经济学」后,美国就走上金融立国的道路,产业空心化越来越严重,根本无法通过正常贸易扭转贸易逆差。

美国很明白这一点,挣扎了一段时间后自动放弃,开始玩更阴的手段。

1985年9月,美日德法英在纽约广场酒店签订《广场协议》,核心内容是:让日德英法的货币升值。

表面上,美国让日元升值,那样日本货卖得贵,就没有了出口竞争优势。但实际上,美国的真正意图是狙击日本金融,彻底搞垮日本经济,然后再低价收购……

三、不稳定的泡沫经济

日元不断升值,企业生产的各项成本都在上涨,企业已经没有地方在节约成本了,大企业可以搬到国外去,但是小企业就不行了,交通行业是可以低价买点石油,但是企业都搬走了,小企业也面临倒闭,有石油也没有用了,眼看经济出现下滑。

日本政府为了应对这次汇率危机,开始降息,将原来5%的利息降低到了2.5%,堪称历史最猛的降息。

日本政府认为降低银行利息,企业就可以低成本的借钱去投资办厂,而大众钱存银行里面没有什么利息了会把自己投入的实体经济中去。

但既然政府愿意发钱,而银行借钱的利率又那么低,大家肯定会将钱借出来投资金融,谁还想继续搞实业?

90年代的日本街头

于是,日本中产们,将大量资金投进外汇、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局面变得失控。

海外资本等这一刻很久了,陆续进场,众人拾柴火焰高,抬高金融泡沫。

街边随便一个日本老头,都知道股市和房价飙涨,大家跟着资本疯狂起来。

从1984年到1989年,日本股市涨了368%,土地价格上涨两倍。

实际上,从1989年开始,美联储就加息了。

大量热钱逃离日本股市、楼市,但日本疯狂的繁荣,离破灭还有很长一段时间。

四、钟声梦醒

为了尽快达成摧毁日本经济的目标,美国和日本签了一个对赌股票协议(股指期货)。

这个协议的主要内容是:美国人赌日本股市跌,日本人赌股市涨。

无论上涨还是下跌,美国都要先支付一份费用给日本,让日本人有一种「旱涝保收」的错觉。

当时日本的股市如日中天,根本没有人觉得股市会下跌,所以在美国的威逼利诱下,日本与美国签下了这个20世纪最大的对赌协议。

之后,美国让这份协议挂牌上市,简称「日经指数认沽权证」。

认沽权证又称看跌权证,简单来说任何人,只要买了这个「认沽权证」,当日本股市下跌到你的约定价以下,就能获利。

于是,全世界资本大团结,狠狠打压日本股市,让日元暴跌70%。

荒废的日本游乐园

日本走向大崩盘,经济重创。

那些年来,被日本肆意收购的美国资产,如今连皮带骨全部吐了出来,日本企业争先破产,被外资收购。

无数日本中产在那场经济危机中,付出了房子、车子,甚至是生命...

日本也陷入长达20年衰退,至今仍没走出萧条。

日本与美国的半导体战

日本半导体产业衰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日本半导体产业的真正问题是,没能向CPU等需要高技术的产品过渡。

2)随着技术的核心从商品、材料转向信息之后,日本就难以应对了。

3)日本的半导体产业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的世界潮流中落伍,其根本原因是缺乏创造新东西的能力,尤其是在跟信息相关的领域,完全缺乏创新能力。

背后的原因:日本的大学在最尖端领域已跟不上世界的发展,原因在于不能根据社会的变化重构研究和教育体制。

创新者窘境

日本落败的根源是在于,科技与技术的终点,都是服务于人的,而日本市场与美国市场的规模不是一个量级的,所以无法支撑起一个创新=>产品=>市场认可=>迭代研发=>继续创新的闭环。日本起步的市场,是美国打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分给他的,当日本想要把手伸向美国本土时,遭到了美国举全国之力的狙击。(是不是很像今天的我们)

科技产业链价值分布

美国在科技产业有两个抓手,那就是两个头部,一个是支撑技术转化的源头研发,(中美科技差中的第三层到第五层),另一个抓手是终端市场的绝对控制。抓住了这两头,中间的环节就可以相对比较容易的被控制。

日本与美国的科技战的经验

经验一:日本和美国都是举全国之力投入研发。

经验二:日本在具体板块中,做得比美国好很多;而美国胜在国势,因为美国拥有庞大的市场和基础科学的架构。通过超级品牌公司掌握终端来倒推研发与创新的路径。我们可以叫这套方法是:两个抓手,一个抓手抓技术根源,一个抓手抓终端。

经验三:虽然日本在产业结构上输给了美国,但在局部仍具有绝对的市场话语权和分工。

第四部分:中美的分歧

中美两国关系的不同框架正在造成持续的僵局。中国方面更愿意将双边关系定义为以共同原则、共识和可能的合作为指导的和平共处。中国感到沮丧的是,美国更专注于与中国竞争和对抗中国。因为在美国的视角和文化里,大国竞争的构成,更多的是竞争和对抗,而不是合作,而这已成为中美双边关系的核心框架。

通过致力于这种务实的做法,美国和中国也许能够找到一种方法,为关系恶化奠定基础,开始建立善意,并为解决贸易和技术等领域更大的结构性问题奠定基础,这将是决定美中关系未来长期健康和福利的关键。尽管两国对双边关系有不同的心态和做法,但从小事做起可能是最终实现巨大收益的最佳方法。

中美关系中有三大共同需求,可以从小事情做起

中美关系中,作为世界大国,中美在气候变化、核不扩散和全球卫生等三个事项上可以说是谁也离不开谁。两国应该把重点放在如何在这些较小的成功的基础上再接再厉,以解决其他领域的更大问题。

第五部分:小结

结论一:中美在对“大国”这个概念上有根本性的理解差,这个差距也许是文化上的,也许是历史、也许是民族的性格。中国认为大国关系可以是合作关系。在这个地球上,中国模式和西方模式可以在地球上共存,而美国认为大国关系只能是你死我活,就像美国在二战中战胜了德国和日本,在冷战中战胜了苏联那样,只有美国模式才是唯一答案。

结论二:中美虽然有大国关系的不一致,但国家利益方面仍有三大共同需求,双方可以在这三个问题上寻求一些成功的合作。

结论三:中国模式要突破,科技领域的突破必不可少。科技领域最重要的两头,我们的实力都很弱,仍然需要时间来给我们积累。

结论四:美国的自由主义经济本质上是让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富翁玩家,让所有的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美国的资本所支配。(大家可以看看韩国,一个西瓜要300元人民币)中国的模式本质上不玩大富翁这个体系下的游戏。而这一点可能触犯到了美国。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我们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真的是一个宏大的,并且可以突围的战略。我们输出资本技术、帮助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开矿修路、建设家园、带领第三世界的相对贫穷、落后,但他们的人民也愿意追求美好生活的国家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我们把这个游戏称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相对于美国为首的自由经济体系(玩的是垄断的大富翁游戏),一带一路所追求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更能代表广大民众的需求,才是更有生命力的人类发展的解决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终将取代于美国为首的自由经济体系成为全人类发展的终极模式。

从某种意义而言中国的复兴之路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崛起之路。这条道路,代表了最广泛的人类社会中最广大人群的利益。在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没有谁能阻挡人类社会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没有谁能阻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国摩根财团的白手套:高盛及其背后股权分析
香港友邦AIA十大股东名单(黑石摩根等)
滴滴的大股东:日本软银、美国Uber、高...
“战斧”成就美日旋转门,美国多一抓手,日本借机洗刷一身份
为什么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几个国家永远跟随美国?
股海图志之八仙过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