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垄耘:榆林古城记忆

盘点古城,已走过五百多年的历史。其间三拓三迁,几兴几变,但最初的格局始终没有变。

有人专门做过研究,古城的山水城台格局非同一般。

龙首(红石峡、镇北台)当镇,龙怀(榆林城)为安,龙背(六楼骑街)聚气,龙尾(榆溪河与无定河交汇处的驼峰山)依山。人杰地灵,风水晏然,自然会福地欣欣,长治久安,真正的原因就是:龙蟠古城。

当然,这是迷信的讲究,不足为凭。但,环境肯定是美的。

著名作家老舍在《绿树清泉的榆林》中写道,“长街十里,城扁街宽,坚厚的墙垣,宽敞的庭院,铺户家宅,都略具北平的局面。” 

骑街六楼    匠运非凡

“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楼骑街天下闻。”古城的建筑结构,全因了军事。

东倚驼山,西临榆溪,城内一条贯穿南北的轴心线,一溜排着鼓楼、凯歌楼、钟楼、新明楼、万佛楼、文昌阁。榆林人亲切地称为“一串珠”。

奇就奇在一个“骑”字上。尚武的榆林人好马,骑马纵横走天下,建功立业,也就将一排六楼像马一样“骑”在当街上。

天下名城多矣,名城里的名楼多矣,然或傍于山根,或立于城角,或蹲于街心,或卧于水沿。

惟榆林古城则将六座楼宇一线排列于当街。

行人过街必从当街而穿,既欣赏了楼景,又承接了地气。

当然,主要还是用于军事,即使敌人攻破城门而入,城里军民随时可将每一座当街楼宇门洞封闭,可为一道二道以至六道屏障阻挡敌人,楼上藏匿的军民或射驽或滚石都可“瓮中捉鳖”一样将敌人封闭在“口袋中”一一消灭。

匠心独运,奇才妙设也。当然,最初建楼还没有想得这样长远,楼建成了,量材为用,才知道了有如此军事功能。

最先成楼者,鼓楼。约与榆林镇一齐设建于明成化九年。

台基为陕北特色窑洞式建筑,四门洞开,洞顶由东西走向的四块大砖相连封顶。台基在内,楼建三层,二层上悬挂一面大鼓,遇准点辰侯,击鼓传时,城内军士闻鼓而早操,城内民众闻鼓而营商,洪钟之声撞击着骑街六楼的每一幢楼顶,也震响在四合院落里每一间窗户纸上。

相传,鼓楼原为道观,民国初年驻四五修道之人,其中之一唤马玩龙,修炼功夫已到五六日方食一餐的道行,自觉不日将得道成仙。一日冬晨,楼前豆腐坊热气升腾,马道士误以为上界专来接他,奋身跳入“仙气”之中,当场命呼。

次建者,凯歌楼。它原为“二拓榆阳”时的南门,亦门亦楼,既为美观,也为瞭望防御之实用。

弘治五年(1492)巡抚熊绣主持修建,原名怀德门。正德十三年武宗皇帝驻跸时改为“太乙神宫”,正德十六年(1521),巡抚姚馍改为凯歌楼。

明时,榆林守将常与蒙古马队在城北相交,交则明将相胜,胜则凯旋于凯歌楼前相庆,或祝捷,或献俘,或彰功,久之,凯歌楼名。

它的建筑奇胜处在于,台顶分为南北两院,尤南院另建一四柱三门的木制牌楼,与南洞门口的二柱贴墙牌楼上下呼应,形成牌楼承接牌楼的升腾布局。

再建者,新明楼。楼建于明嘉靖年间,“二拓榆阳”后,城区南扩,原有鼓楼明显偏北,又修南鼓楼即新明楼。

《榆林县志》载:“榆城之楼著名者五,惟新明楼独秀。”秀在它的“新”。“新”则与其它楼完全二样,悉为木头结构。“明”就是要能立于楼上看到日、月、星;楼柱二十九根,象征“二十八宿”;楼顶十字歇山,寓意日月交辉;还要重檐三滴水,蕴含天、地、人。

传说,官府将建楼之差交给当地名木匠李申提,申提得到仙人瑶池天官的指点,依照仙人送的蛐蛐篓模型建造了新明楼。延至清,慕官府见新明楼倾斜,化缘集资,再请李申提,李木匠只以线盒和手工家具即将楼体正端。

民间传语曰:“慕官府不怕,李申提胆大。”

万佛楼,创建于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一楼南北各有四根立柱直通二层额枋下,还有十四根廊柱环列,这些柱子支撑了整个楼体的重量。

二层通殿内原供有佛像万尊,寓“万佛生万福,福德聚汇,广如大海,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无穷无尽”之意。当地人说这里是榆林城龙脉的龙心所在地,是榆林城的护身符。

文昌阁建于乾隆十九年(1754),楼基平面为正方形,所以又叫四方台。阁上二层供奉主宰人间功名利禄的文昌帝君,三层供奉魁星神像,传说他手执点斗朱笔,点取科举仕子之名,旦被点中,文运官运即会与之俱来——“魁星点斗,金榜题名”。

阁顶屋檐下悬挂榆林著名书法家叶兰书写的“五星会垣”木匾,二层檐下着其子叶霖所书“天下宗师”,底层檐额悬挂其孙叶沅所书“文昌阁”。

叶系一门,祖宗三代书法家,同书一楼,盛传为当地佳话。

钟楼,建于最早(成化八年),成于最迟(现在所存之楼为1921年所建)。

康熙年间在其原址上建“八政牌楼”一座,后毁于战火。民国十年,榆林军政要员与地方士绅在井岳秀祝寿时媚倡建立“井公祠”,并拟为井铸一铜像,七月动工,次年七月落成,取名长春楼。后因榆林籍旅京人士力反,设铜像事搁浅,但依然在楼上放置井岳秀大幅照片一张。

楼为中西合璧式,南北两面各有四根水磨青砖圆柱,四面设有欧式门窗。楼顶八角木质亭间悬挂一口报时大铜钟,故名“钟楼”。它位居古城中心,街宽巷直,又因掺有西方元素,成为民国一代的中心枢纽。

榆林城就圈置在城墙之内,“离城一丈,就是乡棒”

和中国所有古城一样,“四四方方”是它的设计理念,尽管规划步伐一而再再而三,但“中轴线”的概念始终没有变,长街短巷,楼骑街心,而且骑得稳稳当当,大大样样。

连接六楼的是一块块石板,石板来自哪里,已无法判定,但至少在三十里开外,沙漠中兀立起的古城是找不到石板的。

青蓝的石板经过几百年风雨的磨洗,尤其是一双双鞋板的蹭砺,竟光溜水滑,像镜子一般,官爷的辇车滚过会咕噜噜作响,军汉的马队碾过会呱呱呱发声;碰撞在“六楼”的每一个檐角,会回应出有节拍的回音;这一切,都是古城自身奏鸣出的城市进行曲,不论早晨,晚上,或午间。

石板没有现在的瓷砖大,却一块挤着一块,从鼓楼一直排到文昌阁,它没有“六楼”那样伟大和名气,但它比“六楼”更实际和踏实。

“六楼”带给人们的只是仰视,而它却是脚踏实地。打豆腐的人从这里走过,买小葱芫荽的人从这里走过,来过古城的人都会记得城里的石板街……没有石板街就没有“六楼”,更没有榆林城。

时间,是古城的皱纹,记录着每一季的年轮。 

四合套连   巷陌纵横

古城先有大街,后有二街。大街上六楼骑街,二街上平展坦荡。将这两条南北大街再作东西切割,就各有上、中、下三条巷子同时生出,约在九十条以上。

登上驼山之顶俯瞰,棋盘状的巷陌纵横罗列,像一个巨大的蜂窝,经纬交织,首尾相接。

巷子不一时而成,或因一个人而建,或因一件事而设,或因一个物而兴……曹辣肉巷,是与巷口一个会烹制辣肉的曹氏炊厨有关,想当年,辣肉的香味不仅弥漫了整条巷子,就连整座城里的军民鼻孔都攫得老大。

城里的豆腐坊三步一座,五步一坊,唯豆腐巷里的豆腐闻名全城,它离普惠泉桃花水很近,得天然之水相佐,它的豆腐就愈加鲜嫩水灵,秤钩不烂,水沸不碎,更加桃花水洗豆浆蒸汽沐浴的豆腐西施柜面而立,打豆腐的长龙从巷口排到巷尾。

据传,康熙爷出京私访,来到榆林,肠饥如辘,挨到豆腐巷时,豆腐坊赐一碗菠菜烩豆腐相送,康熙爷狼吞虎咽吃下去后,香液不绝,问,此等美味叫什么菜名?坊人答,菠菜烩豆腐。康熙爷遂索来笔砚,题联:清香白玉板,红嘴绿鹦鹉。从此,豆腐更名,生意更旺。

磁店巷的历史也不短,当年明武宗来榆,随行所带不光细软,还连带餐具一应齐全,这些瓷或产自景德镇,或产自龙泉窑。

驻毕离榆,大量瓷器随手赏赐地方官员。有那精明的商人,从官吏手中购得瓷器,开起了瓷器店,其他人见利润不菲,也效而仿之开起了瓷店,遂衍成一条巷子。

磁者瓷也,异体字而已……每条巷子都有一段历史,巷道或曲或弯,或坑或凹,也无不喻示了巷里人生的多舛与波诡。

自明而始,榆林的居民逐年增加,真正土著者百之一二,最多者兵士。

他们的籍贯东西南北,当时的榆林大街上,南腔北调杂乱而和谐,有来自南方的吴侬软语,有来自北方的京腔油气;破喉咙挣嗓子的秦腔和细声幺气的榆林小曲各占半壁江山,揽羊嗓子回牛声的信天游和岸东的山西老梆子各领半街风骚。

其中一二者因军功而晋级,就将家眷一起迁来居住。还有那文官武将,他们或来自京城,或来自江浙,他们手头有些俸银再加积蓄,就仿造京都的样式建起了四合院,有的一进两开,有的连院穿堂,有的五明四暗,有的两厢四合;但,一律的穿廊虎抱,一律的十字歇山;大门进去有影壁,二门进去有照壁,门楣下方有石鼓,门楣上方有雕花。

当然,一般的平民百姓,则多为一进两开,单檐平出,因陋就简。芝圃上巷高家院,已有三百年历史,进大门,过二门,穿月门,三进合连,左拐右合。

大有当巷四号院,原为清朝二品官员贺总兵的官邸,气派非凡,正北房脊上32朵莲花依然在“盛开”,两端的兽头张口竖尾凌空欲飞,家里的大竖柜、琴柜、门箱,依然是当年旧物,房梁、棂柦,都是当年在桐油里反复浸泡过的,依然鲜亮光整。

现为榆林市民俗博物馆的田丰年巷3号院,是迄今结构保留最完整的一座四合院。原建主人姓胡,后易为郭姓名下,郭姓者,书香门第,第二代主人郭谢廷为人正直,学养深厚,胸怀天下,因不满当地军阀的恶行,在《大公报》披露事实而被害入狱,屈死狱中。

郭家因之而败落,迁出老宅……一个院落就是一个故事,那些石鼓,那些雕刻,都是主人和匠人反复斟酌的结果,那些匾额,或寄托了先人对子孙的期望,或表征着主人自己的人生理想,那些门前旧的旗杆早已不存,唯有杆座还记录着主人曾经有过的辉煌……

当然,他们都不是平民之家,有明一代,从成化十七年至崇祯年间,仅只古城,计有进士9人、举人28、武进士2人、武举181人。他们或在外做官,告老还乡时修置四合院一所,或在当地为牧,为置妻儿老小在古城建造庄园一处。

从明迄清,就有了1000多处的四合院,现今存留的仍有700多处,保存完整、规模齐整的有几十处,最典型者有9处。

挂在巷口置于街面上的是铺面。林立的店铺培育了各色各样的手工行业,最多的是银匠铺,因为一二家的工艺出众,带动了产业化的集群追随,他们的产品渡过黄河远销三晋,跨过长城直达草原。

还有和本地以及内蒙畜牧业一起发达起来的皮匠、毡匠、毛毛匠。七十二个行业,行行里都有状元店铺。长街上,明代的积善堂,比北京同仁堂的历史要长得多。

李大善士(李天恩)的天成永商号不仅在榆林城里声名赫赫,并在内蒙宁夏发展了八家分号,被榆林边商同仁推举为“三十六边行”代表,此君乐善好施,扶危济困,民国十八年陕北遭灾,他在南门外设立粥场,三月不绝,耗粮20石,乡民赖以存活者不计其数。

李保云的天保炉银匠铺子,驰名河套,名誉三晋,他为白云山祖师殿制做的大型银质二龙戏珠酥油灯盏,绝伦精巧,美轮美奂。

《延绥揽胜》载:“蒙汉麇集,商贾福臻,皮毛货物,满载汇聚,因之经纪栈店,奔走边说,成交过付之人,赖以生活觅利者,充斥市场,驰驱道路。”据统计,知名的字号先后有几百家,尤其多在蒙汉贸易互惠的各色行业。 

南塔北台    也是榆林城

老榆林本来止于城墙之内的榆林古城,但因“南塔北台中古城”的说法和建筑学的结构讲究,将城墙之外的南塔北台也就浑然地归于老榆林属下。

按理说,一座城是一个完整的结构,它的完整就局限在城墙之内。

但榆林城则不然,几乎是恃后不久,南塔北台就相继落成,落成后就再没有改变。虽然,城郭曾三拓三迁,不断地扩身与瘦身,唯有南塔北台却一如既往,岿然不动地履行着它护卫城郭的责任。它虽然不在城墙之内,但榆林人却早已将它视为古城不可剥离的一个组成部分了。

南塔,即凌霄塔。塔建在城南榆阳桥之东的山巅上,山本已高,山上再建塔,从城中遥望,塔就上冲凌霄。

塔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原为榆阳寺中之塔,可怜寺庙渐圻,独有一座塔高高在上,沐雨栉风,历三百多年而不倒。今人多已不知塔之初建与寺庙关系,只知它巍然矗于古城外南门山上,紧紧护卫着古城安危。

事实也确如此,明末,李自成部攻打榆林城,先攻占的就是凌霄塔。

1947年,西北野战军攻打榆林,争夺最为激烈的依然是凌霄塔。

古人建塔,或为镇城,或为镇水,或为镇妖,凌霄塔初建,并未与镇城挂起钩来,但寺毁塔存,镇城功能凸显,亦为天佑古城也。

塔为佛塔,八面呈型,共十三层。一层设拱形门洞,横额八面,分别为“乾清、坤宁、艮止、震发、巽顺、离明、坎日、兑悦”,分别代表八卦中的天、地、山、雷、风、火、水、沼泽。塔本为佛物,可又将道家理念融入其内,实属国内少见。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又能不断地借鉴吸收域外文化,也就更见宽容且深邃,而且善于杂糅相济,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凌宵塔的建筑正是集中地体现了这点。登临塔顶,榆林古城悉收眼底,巷陌交错,市廛如画。塔下,榆阳河水缓缓流过,河上原建有榆阳桥,桥上北侧又建有渡槽,槽水湲潺,形成了“桥上水,水上桥”的奇观。

民间传说,凌霄塔是笔,榆阳桥是砚,塔影照桥头,似笔蘸墨,征兆文教昌盛,人才辈出。所以,凌霄塔又叫文笔峰。

建塔而始,榆林城里的文人仕子就不断层出:

光绪十八年进士胡鼎彝,选任翰林院庶吉士,授职编修,兼充武卫全军总文案。因才华出众,被慈禧太后选中,在咸安宫给光绪皇帝当老师。他对光绪皇帝要求严格,一次,光绪帝未完成布置的作业,他当面责以戒尺,宫中文武大沸,慈禧亦大怒,便撤了他的教习,另易他人。旬时,慈禧派大臣查看光绪学业,退步明显。大臣建议还启胡翰林,慈禧也便口谕胡鼎彝进宫。胡讨价,如让我进宫,须由我方便行事。并言,我责罚皇帝,无非是盼他日后能成为安邦定国的明君,并无它意,请太后定夺。慈禧听后,非常赞赏,并赏赐胡鼎彝黄马褂一件,以示奖励。后来,光绪帝还钦赐他“太史第”匾额,以表恩宠。

民国年间张季鸾,先任孙中山秘书,后担任《大公报》主编,是一位国际上有影响的中国近代报刊政治家和杰出的新闻记者,也是一位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逝世后,国共两党均给以高度评价,蒋介石称其,“季鸾先生,一代论宗,精诚爱国,忘劬积瘁,致耗其躯。”毛泽东称其,“季鸾先生在历次参政会内坚持团结抗战,功在国家。”还有叶兰,陈璋……这都是托了文笔峰的福。

碰巧的是,镇北台也建于万历三十五年(1607),不同的是,一为民建,一为官建。

想当年,榆林城外,活跃着两支建筑队伍,民间人士为护佑古城,借助神灵镇守城安,官方人士为襄助古城,建军事台堡镇守城宁。

其时的蒙汉互市已成繁荣之势,城北红山市场,蒙汉之民,或以酥油易银器,或以马匹易粮油,不知争战,无论两族。但火落赤、摆言太等上层蒙族,则利用互市之机,不断地扰边乱塞。

当时的延绥巡抚涂宗浚,查地度形,向皇帝奏请筑台:予念红山边市,去镇城止十里许,当贡市期,万骑福辏,脱有意外,悔无及。

万历皇帝朱笔一挥,获准筑台,历一年而台就。台呈正方梯形,高四层,28.5米,外砌砖石,内夯黄土。一层为外城,周长286米,二层为墩台,三层高4.1米,四层周长35.44米,台上四面围以女墙,设垛口,台顶正中建有瞭望哨棚一间。

台下东北建有款贡城,为蒙汉官方交易之所。

台西是易马城,为蒙汉民众交易之地,一条长城,阻断了敌人的铁蹄,也同时阻断了民间多少年来相互之间的通商往来,这种往来是与生俱来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它大到驴骡马匹,小到针头线脑,当时的易马城里,人头涌动,马嘶骡鸣,老羊皮袄下交易的双手在摸索着捏码讨价,秤盘星上一斤一两的还价此起彼伏,他们不知道上层皇族的彼此猜测,他们只知道你买我卖是不计较谁是汉族谁是蒙族的。

遥想当年,雄台高耸,军卒肃立,旌旗招展,刀戟林立。北望草原百里,茵茵草绿,牛羊衔尾;南望河川千里,谷稼香飘;东有群山巍峨,西有金龙衔尾。犹为欣慰的是,登台兵巡,俯瞰款贡城、易马城,且蒙汉官兵混杂其内企图混水摸鱼的一切鬼祟行为,都在目力所极之内,也在箭戟所及范围之内,攻可出,守可入。

从此,榆林古城安哉宁哉,高枕而无忧。也才能让此后的官员——延绥巡抚刘敏宽悠然而赋诗,“重镇秋声霁色开,巡行不是为登台。千山远向云霄列,一水还从沙漠来。戌阁崔嵬天阙近,塞垣缭绕地维回。凭高极目狼烟靖,恍是逍遥莨苑偎。”
 
古人讲究风水,其实,风水即是环境。

榆林古城背依驼峰,襟带榆溪河水,北临红山,南袂榆阳之水,面抱黑山,西濒芹河湲水;山环水绕,一处难得的风水宝地。从建城伊始,就一路顺风顺水,风帆顺时,延绥镇,榆林道,皆将陕北之地悉收麾下;水流到时,进士,武魁,一如囊中探物;迨及如今,溪水两岸花树阴蔽,宝地腋下煤油层叠。环境好了,生态也就会逐渐平衡,社会也就自然逐渐和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秋游榆林(1)·榆林古城
【枉言 | 榆林2023】榆林
西部风生态文化同题诗《大美榆林之古城风韵
一座古城号称天下劲旅,打仗就没有服过!康熙皇帝称赞:“千秋忠勇”。
沙漠有城叫榆林(西部散文选刊)(刘志成)
陕西被忽略的一座古城,景色优美文化深厚,可媲美平遥古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