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飞哥谈影|《论摄影》导读之四:这几招,帮你打开读者的心门

是对《论摄影》第三章《忧伤的物件》的导读。导读的前三篇是:

飞哥谈影|《论摄影》导读之一:谁是苏珊·桑塔格?

飞哥谈影|《论摄影》导读之二:柏拉图的洞穴困住了谁?

飞哥谈影|《论摄影》导读之三:今天,该拍什么样的照片?

《忧伤的物件》是全书中最长的一章。苏珊的文风本来就比较“散”,又坚决不用序号和小标题,文章一长就显得特别乱。所以这一章成了全书的“坎”,连我自己读到这一章都差点放弃。但其实这一章又特别重要,苏妈前两章讲的都很抽象,只有在这一章给出了几个直接有效的方法,来解决影友一个重要问题——增加摄影作品的感染力。

本章的一开始,苏珊就提出了一个看上去很不合逻辑的论断:在各种“超现实主义”的艺术形式中,摄影是最表面化的,但也是最具有感染力的。

苏珊在本文中用了好多次“超现实主义”这个词,彻底把读者弄懵了,因为咱们影友真心不知道“超现实主义”是什么。不过没关系,其实苏妈自己也不太关心这个问题。她所说这个东西超现实、那个东西超现实,其实这里的“超现实”都可以理解为“能打动读者、具有感染力”。

苏珊实际上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摄影是临摹现实的艺术,所以摄影“应当是”比较表面化的,“应当是”感染力不强的。但是实“实际上”摄影作品的感染力特别强。那么,摄影的感染力从何而来呢?

首先苏妈明确了一点,作品的感染力不来自于作者在方法或者技巧上的“精心设计”。书里的原话是“那些有意识地受超现实主义影响的摄影师,如今几乎像十九世纪那些复制美术作品外观的'画意’派摄影师一样,没有什么价值”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那些刻意设计的作品,要不然是挖空心思展示“前卫观念”的作品,根本没几个人看得懂,何来打动人心?要么是精心策划场景,然而即使是《智子出浴》那样近乎于完美的设计,也还是会留下设计的痕迹。从传播的心理上分析,设计的痕迹,一定是会引发读者不快的。

尤金史密斯的《智子出浴》,策划十分巧妙,故事发展和作者寓意几乎做到了完美融合。但就是这样,也没有完全回避开设计的痕迹,给尤金招来了不少质疑。

而真正动人的作品,很多反而不刻意追求这些奇奇怪怪的“标签”。用一句苏妈不懂的话,这就叫“有心开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那么,无心的柳,都插在何处呢?

感染力,来自于“足够的距离”

距离产生美,这是颠簸不破的真理。我们看身边熟悉的东西,倾向于麻木,看远方陌生的东西,倾向于震撼。苏珊就促狭的指出,在她那个年代,摄影作品最大的创作和消费主体,都是城市中产阶级,所以富人的奢华、贫民的苦难还有农村奇奇怪怪的习俗——只要和城市中产阶级的生活不一样——都是好题目。在这里苏珊举了好几个大同小异的例子,最有名的一个当属纪实摄影的鼻祖雅各布里斯。里斯专注于纽约贫民窟的生活,给读者展示他们不知道的故事。他在1890年出版了广受关注的作品集,名字就充分体现了他想提示给读者的内容——《另一半怎样生活》。

雅各布里斯的作品,把一半人的生活给另一半人看

当然,“距离”这种事情有的时候很难刻意追求。特别是我们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让读者和作品中的场景保持距离,却是越来越困难。幸好苏珊还找到了作者可以主观发力的两种方法,也就是摄影师的两种心态——一些人以科学家自居,另一些人以道德家自居。

感染力,来自于“科学的态度”

摄影是一种记录和保存的手段,而要建立一个完整有序的“世界的库存”,那就必须要有科学的方法。苏妈用奥古斯特桑德作为自己的案例。桑德1911年开始着手一项事业——对德国人民进行摄影编目。他拍摄了许多不同地位、不同职业人的肖像,如果单独看一张的话,人物没有故事、不流露感情,作者也不做任何价值判断,当真是乏善可陈。但是桑德做了系统和完整的社会抽样,他的镜头里有官僚和农民、佣人和贵妇、工人和企业家……涵盖了当时德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每个人的姿态、环境和穿搭道具都符合他所处的社会地位。这组名为《我们时代的脸孔》的作品,最终成为了20世纪上半叶德国人精神的群像,从而具有了非凡的感染力。特别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今天我们要了解当时德国人的生活面貌,桑德的照片是最直观生动的证据,是必须借助的工具。

桑德的照片,单张看一般,作为整体看效果就出来了

其实我们中国摄影界也有这样的例子。张祖道老先生当年随同费孝通教授进行田野调查,为《江村经济》拍下的那些照片,基本上都是生活场景的记录,其实单说影像比桑德还要平淡一些。但是现在做乡村的社会研究,那些照片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被忽视的。这些以科学方式生成、甚至就是为了科研而生成的摄影作品,已经写入了历史——或者说,已经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

感染力,来自“道德的悲悯”

道德力量永远是艺术品最感人的力量之一。苏妈强调,摄影史上有一大批照片,专门针对穷人和流离失所的人,表现对他们的关心。她举了两个我们反复引用过的案例,一个例子是刘易斯海因拍摄的童工,作者作为全国童工委员会的正式摄影师,在农村、砂场和煤矿拍摄的童工照片。这些作品成功激发了公众和政治家对童工的同情,促进了禁止使用童工法案的出台。

刘易斯海因化妆潜入工厂拍摄的童工,画面属实一般,也没有刻意渲染气氛。但依靠生活的质感,将小女孩的悲惨命运表达十分到位。我第一次看这件作品,恨不得拿个棍子抽黑心工厂主一顿。作品做到这一点,感染力就算十分到位了。

另一个案例则是著名的美国农业安全管理局(FSA)计划,其主持人斯特赖克正是海因的学生。FSA计划产生于大萧条时期,组织一批摄影师专门拍摄“低收入群体”,目的在于“用图片记录我们的农村地区和农民问题”(斯特赖克的原话)。这个计划的基础观点是:既要让中产阶级相信穷人真的穷苦,也要让他们相信穷人是真的有尊严。在全民萧条沮丧的三十年代,这些照片对于唤起美国民众的意志,同样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也成为纪实摄影历史上的里程碑。

这张多萝西亚兰格的作品就是FSA计划的典型代表,贫穷而不失尊严,完美的击中了读者

以道德力量见长的作品,有些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也有些冷静的剖开事实真相。但是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带动读者对画面中的人和事进行道德价值判断,进而投入自己的感情。我们一定要相信,绝大部分读者的“基本世界观”都是正确的。读者读图,一定是希望在作品中看到和自己一致的世界观。这些作品哪怕视觉上拙朴一些(FSA计划还好,海因的作品在影像层面真心十分普通),但是符合读者的世界观,唤起了读者内心的道德力量,依然具有最强的感染力。实际上,在那些苏妈成书之后才出现的案例,比如尤金史密斯的日本水污染,包括近年中国作者有影响力的作品,如林强的麻风村、陈杰的悬崖村、王久良的垃圾围城,还有一些作者对环保问题反思的作品,核心亮点仍然是道德力量。当读者衷心赞成作品体现的立场,他的心门一定会给你敞开。

当然,苏妈也提到,对穷人的关心一不留神就会变了味比如19世纪的美国摄影师曾经严肃记录了印第安人的生活。但是后来,大批游客蜂拥而至,他们开始侵犯印第安人的隐私,胡乱拍摄当地人神圣的场面,甚至为了拍照片给当地人付钱——这一幕咱们影友也很熟悉对不对?今后可千万别这么干了,落在旁观者眼里,实在很恶心啊!

前面提到的三种“感染力之源”,其实都是来自于作者的有意选择。但是摄影作品最强大的感染力,还不是来自于此,而是下面这条最符合摄影规律的特征:

感染力,来自于“时间的流逝”

摄影将瞬间凝结,但是时光永不止步,一张照片会慢慢从“当下”变成“历史”。时间过去的越久,照片和现实的差异和变化越明显,历史的神秘感、厚重感也就越强烈。很多在拍摄时并不出众的照片,随着时间的飞逝,带给读者越来越多的冲击。用苏妈的话就是:流失的时光的瞬间、消失的习俗的瞬间,比任何被叠印、晒印不足、中途曝光和诸如此类技术处理过的抽象和诗意的照片更超现实。

苏妈就这个问题举了好多例子,都是那些记录“逝去时代痕迹”的照片。这些照片包括了曼雷、尤金阿杰和其他不太有名的作品,背景环境都和我们离得很远,读者理解起来又费劲又不是特别必要,咱们就不赘述了。我反倒想用两个本土例子说明问题。前不久中国摄影家协会在北京王府井举办了一个“百年百姓”摄影展,其中征集了一些历史老照片,有这样一幅:

爷爷奶奶的结婚照  内蒙古呼和浩特  1938年  提供/张世瑜

1938年的结婚照,作者只是一个不知名的照相馆师傅,呼和浩特又不是什么摄影发达地区,能做到水平线不歪,主要人物不虚,人都在画里,就不错了。但是这张当年的平庸之作,经过80年的时光淘洗,感染力就出来了。画面中的服饰、排场、建筑,都可以和今天对比,感受时代的变迁。画面里的每个人,他们再后来的故事,都足以让读者好奇和追忆。甚至画面上的瑕疵也成了阅读的焦点,大家仔细看,画面左下方有一条细纹,因为这张照片是玻璃底片,在特殊时期被摔过一次,细纹就是当时留下的伤痕。看着它读者就会联想,在漫长的83年里,这块玻璃板经历过什么,才能保存到今天呢?

在2021年的展览现场,我亲眼看见有和画中人完全无关的读者,对着这张老照片默默流泪,因为他看到的不是一张老照片,他看到的是——这么多人八十三年的命运。

还有这组照片,任曙林老师的《八十年代中学生》,也是很好的例子。

任曙林《80年代中学生》。虽然记录下的只是当年的一些日常细节,却成为了一代人真诚的青春回忆。这组作品的“走红”,清晰体现了时光加持可以有多么大的效果。

有小朋友问过我,这组片子其实都是日常的小细节,加上视觉语言上的纯美小清新,为什么很多读者,特别是四五十岁以上的读者,对他的评价那么高。其实很简单,这些读者自己就是八十年代中学生,那些鲜活的小细节几十年来就埋在他们心里,被任老师的照片挖出来了。他们看到的不是任老师的作品,是自己亲身经历,却再也无法回到的青春。打动他们的其实已经不完全是照片,而是照片身上承载的时间和记忆。

本章的题目叫做《忧伤的物件》。这个“物件”其实就是摄影,苏妈全文都没提到“忧伤”这个词,但她举出的一件件作品,回头看逝去的历史,总会带来一点物是人非的感慨和自己逐渐老去的忧伤。这样的忧伤,不是很打动人吗?这就是摄影感染力的终极来源。

好了,这头绪散乱的一篇文章我们总结完了,虽然苏妈的行文有点晦涩和矫情,但是她其实还是很热心的帮我们总结出走入读者内心的四个办法。我们掌握了这四个办法,让读者体会出作品蕴藏的“忧伤”,让读者与我们共情,作品就一定是大成功。苏妈提到的这四个办法是:

首先,尽量选择目标读者比较陌生的内容。当然现在互联网时代,“绝对陌生”不好找了,大家要努力在一个环境里,找到最不常见的那个场景;在一个场景里,找到最不常见的那个细节。总之,距离读者的“成见”远一厘米,都有一厘米的优势。

其次,用科学的方法留存记忆呈现内容,给读者更深的整体印象。而且这一招,时间过得越久,效果就越明显哦!

第三,关心画面中人的命运和故事的发展,激发读者内心的道德力量,带动读者对作品中的人和事投入感情。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努力记录下自己生活中的细节和温度,留存下自己时代的鲜活痕迹。即使照片今天看来没有那么好,时间也会赋予他越来越动人的力量。

今天就是这样,我们的导读渐入佳境,下期还要继续期待哦!如果有错漏之处欢迎指出,我们一起进步。当然,理论不易、导读尤难,我也实在需要一点正回馈给自己鼓鼓劲。您的“点赞 转发”是我前进的巨大动力,千万别忘了哦!


最后说明:很多影友加了我的微信xuhuafei1978,欢迎大家跟我交流,但是我的好友实在太多,可能招呼不周,大家原谅。看不了我朋友圈的是被以前微信的设置限制了,告诉我一声,我改一下设置。

飞哥是谁:许华飞,摄影理论工作者、影像评论人、图片编辑,参与众多国内一线摄影活动,在《中国摄影》《大众摄影》《中国摄影报》《人民摄影报》《摄影之友》等媒体发表摄影文章多篇,2016年起连续担任中国文联《中国艺术发展报告》摄影部分撰稿人。著有摄影文集《飞说不可:最通俗的摄影导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飞哥谈影|七把钥匙,解开好照片的密码
美国童工【5】
摄影者如何正确抓取和表现新闻照片-转载
飞哥谈影|主题相近语境相似,为什么这个展览胜人一筹?
#飞哥谈影#飞哥领读《论摄影》之二:柏拉图的洞穴困住了谁?
飞哥谈影|《论摄影》导读之二:柏拉图的洞穴困住了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