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江南水乡,诗画绍兴

  绍兴,古称越州、会稽、山阴,这是一座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古城,被称之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绍兴,它也是一座河网如织、水光相辉的水乡城市。

        城中盈水,水随城绕,城因水而秀美,水因城而灵动,是绍兴水城的精髓。

        白墙黛瓦,台门河埠,小桥流水人家,是绍兴水城的一道典型的风景线。

        淡淡的水墨画中,烟雨朦胧,水巷乌篷,一搖一曳,是绍兴最具诗意的风景。

        然而,绍兴的美,并不局限于此,它的美,也美在绍兴的山水之间。




  在浙江,有“淡妆浓抺总相宜”的杭州西湖,也有“勿谓湖小、天在其中”的绍兴东湖,虽同为浙江三大名湖之一,东湖,它的声名却比杭州西湖小了许多,其独特的魅力和旖旎风光也少为人知。

        然而,东湖虽小,但因它的石与湖构成的奇景,被誉为“天下第一水石盆景”,游后,定然不会让你失望。

        一进入东湖大门,便被珑玲小巧的湖前园林所吸引,这里湖水泛波,花木葱茏,柳枝婀娜,小桥、亭台、楼榭掩映其间,一派江南园林风光。





  千年运河·百年东湖,犹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于古运河历史文化长廊之中。

       桥下,一巨大圆石,上书“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载明了这是中国大运河的组成部份——浙东古运河。

        这是有记载的先秦时期开凿的古运河,是中国大运河的南起始段,历史悠久,文化深厚。

        诗情画意般的一座桥,高跨古运河,它形似一弯明月,恰于桥名“揽月”相融;不过,倒是让我想起了“可上九天揽月”这一诗句,深感桥名“揽月”,寓意深远、豪迈。






  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乌篷船,是绍兴古文化韵味的象征,它是绍兴古老而独特的水上交通工具。

        鲁迅在《社戏》里,对乌篷船有着这样的描述: “近台的河里一望乌黑的是看戏的人家的船篷。” 不过在旧时,这种乌篷船,往往是大户人家才自备得起的。

        眼前,东湖码头上的乌篷船,船身狭小,船篷低矮,行则轻快,泊则闲雅;有人乘船了,艄工动作娴熟,手把握方向,脚躅滑浆为动力,悠悠的穿行于小桥、湖山之间。

        乌篷船,水乡绍兴的精灵,不失为一道靓丽的水乡风景线。







  东湖,因地处绍兴古城之东而得名,所在之山——箬篑山,是会稽山的余脉,这里是山与水的交汇处。

        2500年前,越王句践为建设都城,开始在这里开山取石,汉代以后,箬篑山便成了一座石料场。

        至隋朝,越国公杨素为扩建绍兴城,大举开山取石,经千年鬼斧神凿,遂成悬崖峭壁,奇潭深渊,隽美与雄壮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结合。

        东湖,美不胜收,美在它的历史久远。







  东湖与古运河仅这一堤一墙之隔,湖河相辉;古运河维系着历史的兴盛与衰废,也见证着东湖的前世与今生。

        经历数千年的风月装饰和鬼斧神凿,东湖,成为一处天人合一、巧夺天工的人文胜迹。

        不过,东湖能成为一处著名的江南园林,与一个人功不可没,是他独具慧眼,于万水千山之中拾起了东湖这一方遗珠。

        陶𣿰宣(1842年—1912年),字文冲,号心云,别号东湖居士,绍兴人,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第45代孙。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陶筹资购得此地,历时3年,筑堤围湖,植桃种柳,造桥添亭,刻石题匾,终成东湖园林。

        东湖,美不胜收,也美在它的古韵人文。








  这里有水之韵,奇潭深渊,水面清澈,灵秀委婉,岸线,或直或曲,或弯或圆,犹如天成。

        这里有桥之蕴,眼前的这座桥名“秦桥”,得名于秦始皇东巡南下时,曾在箬篑山下停车喂马。

        一座座形态各异,造型优美的桥,是东湖园林景观中的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这里有壁之峭,石崖高耸,石壁挺拔,昂然世间,仿佛向人们昭示着“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深刻哲理。

        这里有洞之奇,眼前的仙桃洞,因在洞口看到的倒影景像形似仙桃而得名,刻于洞门两旁“洞五百尺不见底,桃三千年一开花”的联,为洞景平添了几分乐趣。

        东湖,美不胜收,也美在它的形态丰富。








  东湖,从石宕开釆到荒弃,从陶𣿰宣造景到成湖,不少名人来到东湖,被这里奇特旖旎的风光所吸引,被古人手足胼胝创造的如此奇迹所感动。

        郭沬若游览东湖后,留下:

        箬篑东湖,凿自人工。

        壁立千尺,路隘难通。

        大舟入洞,坐井观空。

        勿谓湖小,天在其中。

        中国当代古建园林界屈指可数的大家陈从周,一生湖海,踏遍名胜,偏爱东湖,在他的不少书作中也屡有提及,给以高度评价:

       “东湖与其说它是湖,不如叫它做水石大盆景。....游者于廊轩之前,静观得之,东湖所以独步天下者正在此。”






  富庶秀美的浙江宁绍平原镶嵌着一处灵秀山水,它就是柯岩、鉴湖和鲁镇所组成的柯岩风景名胜区。

       柯岩,一座始于汉代,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以古越文化为内涵,古采石遗景为特色,融绍兴山水风情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

        景区人文厚重,古韵悠久,风景优美,游览时,从柯岩进入,坐乌篷船游鉴湖到葫芦醉岛,再乘画舫到鲁镇,这是非常不错的一次水乡体验之旅。





  鉴湖之旁,柯岩,似古越大地上铁骨铮铮的千年硬汉,守护着鉴湖。

        古时,这里就是一处釆石场,而今,是人们览胜的绝佳之地。

        从三国时期始,工匠们就在此凿山取石不止,遂造就了姿态各异的石宕、石壁、石洞、石潭、石柱等多处景观,其中柯岩造像(天工大佛)、'云骨”(炉柱晴烟)等最为著名。

        进入柯岩,首先望见的便是是天工大佛,一尊弥勒石佛像,坐于巨型孤岩之中,屹立在水面之上,法相慈详、雕琢精美,这是隋唐时的祖孙三代倾注了百年的虔诚,潜心而为之作。

        柯岩造像及摩崖题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一称号,彰显了它的历史价值。





  一柱耸立如锥的奇岩——云骨,特别引人入胜,它有一个很好听的别称——“炉柱晴烟”,意喻一柱炉烟,袅袅升空,这是柯岩最为奇绝的石景。

        云骨石柱的上方,刻有“云骨”二字,左旁有跋语,撰文精练,措辞华丽,简述了柯山自三国年间开始釆石的历史。

        云骨,从平地直插冲天,看似头重脚轻,却能历经千年沧桑,屹立不倒。远观近看,移步换形,变幻多姿,似耸立如锥、娉婷袅娜,又似闲云出岫、潇洒飘逸,颇有“远近高低都不同”的意境,堪为一奇。

        细观顶端,一古柏老枝,苍翠挺拔,游人至此,莫不叹为奇观。





  柯岩,这里详云瑞霭,文化积淀,也使得普照寺香火常盛,人气极旺。

        普照寺位于天工大佛之后,由山门、钟楼、财神殿、弥勒殿和佛殿组成,依山而建,渐次延伸,气势恢宏,其中大雄宝殿,屋檐高挑,象展翅欲飞的雄鹰,翘首于柯山。

        中国历史悠久,信仰多元,尊崇各异,民间供奉公认的四大财神,范蠡就为其一文财神。

        寺内财神殿,供奉的就是范蠡,这还是我第一次得见。

        范蠡,春秋楚国宛地(今河南南阳)人,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他助句践兴越灭吴,功成归隐,经商致富以后,又三散千金,资助穷人,后世尊其为商圣、财神,又被誉为中华慈善鼻祖。




  去鉴湖,途经镜水湾,这里有一外方内圆的文化小广场,它象征着天圆地方的中国传统思想。

        广场中心一石雕头像,正面白色,背面黑色,象征着人性“本善”与“本恶”。

        3根数米高的汉白玉雕柱,分别刻有孔子、老子和释迦牟尼雕像,象征着儒、道、佛三教同聚。

        一侧,喷涌、倒挂、漫流而出的水流,通过曲折小溪流向“汇源池”,谓之为“三聚同源”,蕴含以人为本的中国传统文化。






  镜水湾,依傍柯山,波光粼粼的这一潭潭墨绿,令人赏心悦目。

        这里更能体现江南水乡风情的韵味,青山、绿水、小桥、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行此,宛如走入了一幅山水画之中。

        镜水湾,以其三聚同源、情人谷、社戏台、越女池等景观,展示了绍兴水乡风光和乡土人情,与邻侧的石佛、云骨等景观交相辉映,构成了柯岩独有的水石交融的奇异景观。






  鉴湖,乃历史名湖,因其水清澈可鉴而名;它又称镜湖,相传黄帝曾铸镜于此。

        鉴湖,又是绍兴的“母亲湖”,其美丽而独有的湖光山色,自古以来,无数名人写下了讴歌的诗篇。

        唐·贺知章诗云:

        稽山云雾郁嵯峨,镜水无风也自波。

        唐·李白诗云:

        镜湖水如月,耶溪女似雪。

        南宋·陆游诗云:

        千金不须买画图,听我长歌歌鉴湖。






  “镜湖席卷八百里”,一代文豪苏轼如是说,可见当时的鉴湖是如此的广阔。

        绍兴,举世闻名的水乡,水道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古时,绍兴人出门就遇河,抬脚就要用乌篷船,乌篷船它是水乡绍兴流动的生命。

       乌篷船,用朴实无华的黑色装点自己,身子十分精巧,它是越文化里的精灵,也是古鉴湖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在绍兴城,在东湖,未能一乘乌篷船,稍许遗憾;此时,在碧波荡漾的鉴湖,端坐于乌篷小船里,美美地享受着乌篷乐趣,绍兴一游美满矣。






  古纤道,是绍兴古运河水文化的经典,是古代劳动人民技艺的结晶,如今,这一段古纤道成为鉴湖一道独特的风景。

        湖面上一道笔直的长堤,人们誉称为“白玉长堤”,它的一端是鉴湖的主要景点葫芦醉岛。

       “葫芦”二字道出了这个岛的外形,一个“醉”字则道出了这座岛屿的文化内涵,与绍兴美酒相关。

        岛上名为“投醪劳师”的这一组青铜雕塑,所体现的是当年越王句践出征劳师的雄姿。

        春秋时期,吴越交战,越王句践兵败,入吴为奴三年,被释放后句践卧薪尝胆,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之后,再次出兵征吴,但用以鼓舞士气的黄酒远远不够,便将酒倒入河的上游,他与将士俯身河畔,迎流共饮,士气大涨,一举灭了吴国。






  散落在鲁迅作品里的物、景、风情和故事,仿佛都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鉴湖之旁的鲁镇。

        这是个以鲁迅笔下的“鲁镇”为蓝本而建造的水乡“古”镇,步入镇内,飘香的黄酒越菜,鳞次栉比的各种商铺,以及打着旧时代印记,颇具大户人家的“鲁府”、“赵府”、“钱府”,无不呈现出浓浓的“故乡”氛围。

        鲁镇入口的广场上,鲁迅座像及民族魂石碑十分显要、令人注目,从他那炯炯的双目中,让人们仿佛看见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永不磨灭的精神。






  鲁镇,沿着蜿蜒交错的河道两侧,大多是鲁迅笔下的建筑,白墙青瓦是绍兴典型的建筑风格。

        位于鲁镇东面的商业街,是鲁镇最热闹的地方,沿着石板路走去,毡帽店、黄酒铺、越瓷店、贡品店、古玩店、油烛店、当铺和钱庄临街而立,错落有致,再现了绍兴水乡特有的民俗风情。

       “详林嫂寻阿毛”、“阿Q造反”、“孔乙己逗小孩”、“杨二嫂卖豆腐”等鲁迅笔下人物的街景表演,让游客在鲁镇欣赏、玩出乐趣的同时,也“读点鲁迅”。








  在鲁镇的街上,随意的走走,给人的感觉还是是河道众多,在小石桥的相连之下,古街既曲经通幽,又峰回路转,处处包容了小桥、流水、人家、美酒、美食、民俗、戏曲等诸多文化元素,有着绍兴水乡特有的风情。

        自此,绍兴一游算是草草的结束了,不经意间,让我喜欢上了绍兴,回忆走过的江南诸多城市、古镇、水乡,最有故事的,绍兴还真是一个。





          依恋摄影制作

来自话题

悠然观世界,记录旅行心得
2.2万篇内容 32.2万人互动
订阅
发布于 03-0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被低估的水乡小城绍兴,被密集的文化景点包围,这9个景点必去
夏游湖光山色的柯岩风景区
三天两夜,跟着跑男在绍兴跑“亚”!
绍兴游(二)
有“东方威尼斯”的盛誉的绍兴,坐上乌篷船浏览江南水乡
游绍兴柯岩/鉴湖(6)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