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鲁迅外婆家——安桥头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正是出行好时光。可惜疫情影响,无法远行。坐在家中,翻开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

鲁迅(1881年9月~1936年10月),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民主战士,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读到《故乡》一文,忍不住想去鲁迅外婆家。恰好有同学晒出鲁迅外婆家照片,一看特别美,于是说走就走。

鲁迅外婆家在安桥头村,在绍兴市越城区孙端镇西部,孙马公路北面,杭甬高速南侧,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安桥头村由西塘、里赵、安桥头三个自然村合并,村域面积1.43平方千米,耕地1275亩,现有农户726户,总人口2044人。


车到安桥头自然村,只见粉墙黛瓦、现代别墅、红柱长廊,且道路宽畅,柳绿花鲜,村容整洁,一派新农村新气象。


安桥头村名很普通。据说,清朝时村东南有庵,庵外有桥,名叫庵桥,庵桥在抗战时期被毁,后人把“庵”改为平安的“安”,故名安桥头。






村中一个大广场,广场上有戏台,戏台可演社戏。可以想象,逢年过节这里上演传统绍剧、越剧,四方亲友赶来,欢聚一堂,看戏聊天,热闹非凡,散发一种浓浓的亲情味。



广场两侧树着6个装饰架,上有“五女拜寿”、“苏三起解”、“梁山泊与祝英台”和“白蛇传”等剧照镌刻画,与戏台遥相呼应。







村中还有一个巨大的造型,横架半空,像北京的“鸟巢”,黄金色,漂亮,大气,内有钢架,外部全是竹编。据介绍,这个6米高、800平方米大的“鸟巢”,是鲁迅笔下的捕鸟工具——“弶”的形象(放大而稍有变异)。它屹立村中,让人眼前一亮,成为安桥头的又一标志。








在安桥头,游客最想看的是“朝北台门”——鲁迅外婆家。问了村民,向北走,看见朝北台门指示牌。


安桥头朝北台门,鲁迅的母亲鲁瑞就出生在这里。建国后,朝北台门由政府拨款收购,基本保持着原貌,被列为绍兴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朝北台门,坐南朝北,砖木结构,四扇朱红大门,硬山顶,阴阳合瓦,屋脊不高,前后两进,中隔天井,后有小院,呈长方型,两侧石硝墙围护。石硝墙,上下左右四根石条压着,中间三块石板,严丝合缝,坚硬牢固,防水防贼,比砖墙更胜一筹,是殷实人家的选择。



安桥头村从古至今,名人几乎都出自鲁氏一门,最著名的是鲁迅的外太公鲁世卿。他是安桥头鲁氏二十九世祖,嘉庆年间进士,官至工部司木创科主事,后升任四品衔,为官三十年回家,于道光23年(1843)建朝北台门。


鲁迅外祖父鲁希曾是全村最有身份的人,系清咸丰年间举人,曾做过户部主事;外祖母何氏,是清翰林院编修何元杰的女儿,也是安桥头的名人。照片为鲁迅母亲鲁瑞。



到朝北台门,大门紧闭。门上一张告示,意思是“内部整修”。路远迢迢而来,吃了“闭门羮”,真不是味。门口还聚集好几位游客,有贵州的,有河北的,大家嚷嚷“开门”,终于有人出来。来人解释:这是上级规定,暂不开放,没办法的,门上有“探头”(摄像头),不能放行。


无奈,大家只能退而求其次,让他打开门,看一眼。守门者也通情达理,打开了大门。我抓住时机,朝台门内看了好一会,并拍了数张照。

上世纪九十年代,朝北台门我曾进去过,感觉屋还要破旧点,里面有堂屋,有天井,有后院,还有家具、照片之类,虽没有什么特别,但能寻找童年鲁迅的一些生活痕迹。


鲁迅外婆家后院边门。


北门木栅窗。



东首木窗。


朝北台门前的小桥,低矮简陋。它是历史遗存,是鲁迅儿时走过的桥。



鲁迅小时候,曾每年跟母亲到安桥头住上一段时间,看望外婆,还与村里孩子一起摘青豆,看社戏,捉蟋蟀,拾贝壳。他在《社戏》中写道:“……我便每年跟了我的母亲住在外祖母的家里。那地方叫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但在我是乐土……”文中的平桥村,即是安桥头村。




这条小河,已经整修,岸边有扶栏,有整齐的踏道(河埠头),并植树,漂亮多了。别看这河普遍,它与少年鲁迅有不浅的缘。100多年前,鲁迅从这河下船,与同伴一起去附近村庄看社戏,在河边摘青豆,煮着吃。据介绍,这里已建游船码头,游客可乘船游览,追寻鲁迅的“梦中水乡”。


离鲁迅外婆家不远,有座建筑。它位于村庄边缘,旁边一大片庄稼,木板条,暗红色,像独立小屋,也似瞭望台,共三层。我欣然登至台的最高层,眺望四周,远近景色尽收眼底。



瞭望台下方,人们利用庄稼的绿青黄色差,“种”出了文字和图形。文字是“故乡的故乡”。前者的“故乡”指鲁迅的散文《故乡》,后者的“故乡”是《故乡》描写的故乡,即安桥头。图形是:一间小屋,一束稻穗,图简意丰,寄托着庄稼人的美好愿望。



这里,春色满满,田园味浓。古人有诗:“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诗的意境,此处也有。



往台的北面看,草坪形成优美的曲线,绿树、红叶和一畦金黄油菜花,植物多而不乱,色彩丰富而不杂,园地不大而精致,生机勃勃,赏心悦目。


昔日的海边小村,多年围海造田后,海已远离;偏僻小村,也旧貌变新颜了,变美,变好,变成了田园诗意!


村中有家咖啡馆,馆内窗明几净,设施现代;馆外几把藤椅,数张藤桌,一排翠竹。此处慢饮咖啡,品味清茶,欣赏田园风光,一定别有风味。






咖啡馆墙外装饰,充满鲁迅元素。“闰土”“捕鸟”“刺猹”“鬼见愁”“海边的沙地”……




《桃花源记》有段田园描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在安桥头,也有这种感觉。





这处粉墙建筑,是安桥头村文化礼堂,门口还挂着“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牌子。怪不得村庄如此美,原来有国内一流大学指导策划。








  在我眼里,安桥头也许失去了鲁迅笔下的那种童趣,但弥漫着春意,弥漫着生机,弥漫着花园般的田园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绍兴百景:鲁迅外婆家
“聆听”绍兴,去鲁迅故乡看一场水乡社戏!
对照鲁迅笔下的“梦里水乡” 绍兴孙端街道打造“农业 ”美丽城镇
讲鲁迅的《社戏》,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童年。
呐喊》故事梗概及主要人物形象
再读《社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