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老的客家山村——培田
      培田古民居位于福建省闽西山区连城县宣和乡培田村,是一座拥有800年历史,保存有较为完整的明清时期客家古民居建筑群。30幢明清时建的高堂华屋,20座古祠,5处书院,1条千米古街,2座跨街牌坊,组成一个连片成群、规模宏大、布局讲究、设计精美的古民居建筑群村落。
  培田的基业始于元至正四年,培田人的先祖吴拔仕,随元末客家人先民南迁,由浙江辗转迁往福建,路经培田,觉此地祥瑞,便置地定居。数百年来,培田的客家人以耕读为本,清朝时,培田成为外省到汀州(长汀)的必经驿站,而富商官宦聚居在这里,培田的人文和经济水平达到空前鼎盛。
  1934年7月6日、7日,红七军、红九军先后到达会师培田。随后就在培田的官厅召开了北上抗日先遣队的重要军事会议。朱德总司令亲自主持,彭德怀、谭震林等参加了这次会议。会后红军抗日先遣队走上了长征的道路。培田也是红军长征的出发地之一。

耸立在村口的恩荣牌坊,是光绪皇帝特许自己御前侍卫吴拔祯(为培田吴氏十九公)建造的跨街牌坊。在历史上,官员到这里都得文官下轿、武官下马才能进入。





大夫第又称“继述堂”,建于1829年,历时11年才建成。它的建造人是培田巨富吴昌同,因为其曾出巨资捐了一个“奉直大夫”,所以得名。“大夫第”针对南方多雨潮湿的气候特征,在中原庭院式建筑模式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建造了独具风格的客家大院形式,即“九厅十八井”。所谓“九厅”是指:门楼厅、下厅、中厅、上厅、楼下厅、楼上厅、楼背厅、左花厅、右花厅共九个正向大厅;十八井指:五进厅共五井,横屋两直每边五井共十井,楼背厅有三井。“大夫第”在整体的建筑上,还科学地运用了梁柱式框架结构,使得这座大院在经历了十余次地震后,至今仍安然无恙。



堂上还保存着红军时期的宣传标语


左右互为相连的厅堂


数百年前的建村者,极为讲究村落的理水。每一座古建筑都布有暗沟,用来排泄家家户户的天井雨水、生活污水。天井将民居屋面流下的雨水汇聚一处,顺沟而出,流人石砌水池,满足“四水归堂,财源攘滚而来”的聚财心理。


都阃府是一座三进三开间带单侧横屋的府第式民居。都阃是官名,即都司,都阃府就是都司府。汉代在尚书省下设左右都司称左右都阃,清代在武官职衔中设有游击、都司等职,都阃就是四品武官,都阃府就是四品武官的府第。它的主人是村口牌坊的建造者御前四品蓝翎侍卫吴拔祯。 都阃府是其祖上房产,是他在山东任青州营守备(正五品)钦加都司衔(正四品)时命名的。都阃府规模虽小,却很精细。可惜该府第却在1994年毁于一场大火,只剩下断壁残垣,让人们想象着它往日的辉煌。

都阃府遗留下来的几件东西,堪称一绝: 一是门口的两根石龙旗(也称石笔),顶塑笔峰,斗树龙旗,威武挺拔直插云天。这石刻旌幡的石龙旗 , 它威严挺拔, 雕刻精美, 充分展现了主人显赫的身份和殷实深厚的家族背景。 二是前庭院(也称雨坪) 中用各式河卵石精铺而成的“鹤鹿同春图”。图中无论是鹤是鹿是松都形神毕肖、活灵活现。传说中秋月圆、万籁俱寂之时还可听见鹿鸣,看得见鹤舞呢!


        衍庆堂建于明正统年间,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扩建,距今600余年。在都阃府旁,为吴家总宗祠。门柱对曰:后座天波 四面名山皆辅佐; 前朝云霄,三枝秀笔启人文 。其背山为虎形,门前通道曲折,门庐朴实庄重。门楣湖蓝彩绘,门前石狮豪雄,门当威武,户对刚阳。融中国民族建筑艺术和客家文化内涵于一体,是保存较完整的典型明代建筑。衍庆堂的大门不正对大堂,而开在宅第的东南方,必须过一道内门,始见戏台、中厅及上厅。这种大门的结构与北京四合院相似。门口有一宽敞雨坪,原立两对旌表、四幅石桅杆,阴刻本族进士、举人、秀才各学位功名。明墙“书香绵远”。厅堂,可容几百人拜祖餐饮。原挂有雕龙绘彩镶边功名匾额40多块和学位金牌,“文化大革命”时期被当“四旧”废去,现仅存雍正十二年(1734年)立“蛟腾凤起”牌匾。此外,厅内还存有光绪年间阳刻进士金匾一块(残块)、神龛、谱案、相匣、石香炉等,在默默诉说着当年的辉煌。
  大门前两只石狮威风凛凛地镇守两边。这里的一对“门当户对”。足见门当威武、户对阳刚。









容膝居是培田最小巧的民居,是吴昌同于清朝咸丰年间出资兴建的女子学堂,给宗族中尚未出嫁的女儿和娶进门的媳妇学习各种族规、礼仪。而下厅的天井墙壁上写了“可谈风月”四字,更加体现出培田人当时的开明与风度,表现出对男女情感的坦诚与自然。



工房门楼是培田的另一处著名建筑。当时建造这座住宅的目的是为建造“大夫第”工匠提供住处。在地处偏僻的闽西乡间,能为建造住宅的工匠修建住房,也算是很不容易了。虽然只是工匠们的住所,但构造仍不失精巧。在工房门楼的天井有一堵砖雕的通花漏窗,十分精细。虽已颓败、渐生青苔,但其纤巧细致的风格仍可见其一斑。


千米古街是被称为 “民居一线天”的一条小巷,地上布着整洁精致的鹅卵石,两边留有排水小沟。这里曾是培田最热闹的商业中心,沿街两旁皆是老式店铺的房子,大开着木门的窗和突出的延台,据说全是摆货物招揽生意的样式。但是如今都关闭着,只有墙上褪了色看不分明的老式招牌,依然留着过去商贸繁华的印迹。


培田最有特色的街巷



在培田,一条清澈见底的水圳穿街过巷,直通各家各户。村民常常在自家门前洗菜淘米,非常方便。

走进培田,还觉这里处处是画。不仅有高高的灰褐色风火墙,飞檐翘角的威严门楼;还有花鸟虫鱼或历史故事或工笔写意的木刻窗雕。或者是寄寓理想追求、向往美好生活的石联壁画。


进士第是培田保存最完好的一幢民宅。是吴拔祯的祖屋。大门为三合门,寓“天时、地利、人和”之意。门厅后的庭院精致雅洁,颇具文人雅士品茶赏画,琴诗之风骨。正门额上高挂着“殿试三甲第八名武进士、钦点蓝翎侍卫”的《榜元》进士匾。屋里这块《榜元》的匾牌,是他高中武进士后挂上去的。


        两旁各有两个客厅、花厅,厅前砌鱼池,天井搭花架。正厅匾额上书《务本堂》,几个大字端庄气派。堂前左右两侧顺序排列太师椅。正中为阴阳太极圆桌,尽显昔日主人气派。窗棂全系镂空木雕,天球瓶中一丛梅花怒放,果盘之中香蕉微吐清香,云纹水草环绕周围。细部美轮美奂,十分精巧。


       大厅天井内有娶亲时用的礼盒和一块300多斤的练武石,刻有“吴拨桢”制。


千米古街上,分布在内侧的大多是祖祠。祖祠建筑十分重视门庐构造,斗拱雕刻,木漆绘画都极为富丽堂皇,其工笔彩绘“三娘教子”、“状元游街”图,线条明晰,人物栩栩如生。

        
  衡公祠门庐的斗拱上镶嵌漆画,历三百余年而经久不褪,图案线条清晰、人物栩栩如生。久公祠的门庐竞有五重斗拱,斗拱上浮雕彩绘精细异常,大门廊庑上左画“獬豸护法”,右画“麒麟送宝”;大门门扇的灰底漆画“神茶郁垒”寓意公正祥和。


久公祠,是奉直大夫吴九同的公祠,也称“敬承堂”。其联曰:敬祖敦三礼 承先溯一支。公祠为三开间两进布局。大门前有一廊庑,建双重门槛。外门槛立四根石柱,两方两圆。方柱上刻“祖训书墙牖,家声继蕙兰”,表达了客家人尊祖敬宗、光耀门庭的愿望。内门槛是木门槛,设大门。门槛上方的五重斗拱精妙绝伦,有大唐遗风。这种双重门槛的设计极为少见。



普通民居


普通民居



普通民居


普通民居


俯瞰培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连城培田 福建省民居第一村
上杭院田民居是“九厅十八井”?
赣南客家民居的一种:厅屋组合式民居
与客家土楼齐名的福建民居第一村 被誉“民间故宫”却少有人知!
客家建筑文化的经典之作 培田古村
客家建築(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