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婺源,中国最美乡村(二)

  这里的古村有诗情,这里的田园有画意,这里就是婺源。

        婺源,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昔日的徽州,早已改称“黄山”,而今日之婺源,已隶属江西了。

       “黄山归来不看山”,2015年春日的黄山之旅,让我初识了婺源,也让我知晓了有这么一说“婺源归来不看村”。

        婺源,中国最美的乡村,它美在村落与山水的自然和谐,而典型的徽派古村落,则是镶嵌在婺源山水中一颗颗璀璨的明珠。







  一山、一水、一树、一瓦、一花,无不透露着生态之美;形似弯月的小岛,夹在两水之间,这里,人们给它取了一个很美丽的名字——月亮湾。

        月亮湾,这是水墨婺源的经典代表,也是摄影人的最爱之处,它位于秋口镇外俞村、去往李坑的半路上。

        登上路旁的小山,放眼眺望,一弯碧绿的湖水、静谧流淌,一弯月般的小岛、静卧湖面,古朴的徽派民居、金灿灿的油菜花田,依山伴水,绚丽多彩,汇聚而成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






  清华,其名不凡,在婺源,有个清华镇,让人不由联想到,在北京,也有个清华;一个千年名镇,一个百年名校;一个静水流深,一个高山仰止,虽无关联,能够亲密接触清华,也乃人生幸事。

        婺源的清华,是最初的立县之地,唐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建婺源县,县治设于清华镇,直到唐天复元年(公元901年),县治迁弦高(今县城紫阳镇)。

        清华镇,以“清溪萦绕,华照增辉”而得名,它位于婺源县北部,星江河上游,文化底蕴深厚,素有“千年古镇”之称。








  彩虹,清华人心目中吉详、美丽的象征,星江河上这座桥,就命名为“彩虹桥”。

        彩虹桥,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建于南宋,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因袭唐诗“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而名。

        这是古徽州最古老、最长的廊桥,被人们誉为“中国最美的廊桥之一”,如今,彩虹桥为清华镇的招牌旅游景点,也是婺源县旅游联票景区之一。

        星江河域,风景优美,江边仰望,一桥飞渡,犹如长虹卧波;桥上远眺,青山如黛、风光旖旎,白墙黛瓦、参差错落,一江碧水、水清鱼欢,一派恬静优美的山水风光。








  景区入口,矗立着高大牌坊,上书“思溪延村”四字,这里被外界称之婺源地区的“徽商第一村”,它位于思口镇境内。

        思溪延村景区,其实,这是由两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落组成,一个叫做思溪村、一个称为延村,两个村子相距不远。

        透过牌坊望去,是一个巨大的算盘模型,令人遐想。这古老的村庄,定是当年徽州老一代人经商致富后所建。






  沿着乡间小径去往延村,眼前一派美丽的自然风光,油菜花、马头墙,相互辉映,如诗如画的优美意境,令人赏心悦目。

        沿着青石板路走在村落中,眼前一派朴素的淡雅美感,于寻常阡陌中,静静地感受着延村的悠久历史和浓厚韵味。

        延村,原称“延川”,后慢慢的被人们俗称为“延村”,这是因为村落面临着川流不息的清溪,人们以期后代子孙能绵延百世,故名。







  思溪村,始建于南宋年间,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建村者俞氏以(鱼)思念清溪水而命名此村。

        眼前的思溪村,是徽商文化在婺源的一个缩影,村中古建多是商宅,以明清时期建筑为主,充分体现了徽派民居的特色。

        这里被古人认为是风水极好之地,白墙黛瓦的思溪村,掩映在“火把山”、“清溪”河之间,山水与古村落于这里互为点缀,营造出古村落与自然风光融为一体的和谐画面,令世人赞美。








  清溪河上,一座别致的廊桥,桥礅头部为“燕嘴”形状,取名为“通济桥”,它建于明朝景泰年间,如今为思溪村的标志性景观。

        燕嘴桥礅上耸立着一根石质佛教经幢,俗称“如来佛柱”,桥礅的另一侧则是一座河神庙,供奉着大禹。

         一座不太长的古村廊桥,如此集合,令人遐思,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个以李姓聚居为主的古村落——李坑村,它建于北宋详符年间,至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

        这是一个人杰地灵的所在,历代人材辈出,最为有名的当属南宋年间的武状元李至诚。

        李坑,距离婺源县城仅12公里,一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婺源旅游一个热门的旅游景点。

        听其名,怪怪的也很有意思,村名为何叫做“坑”,这是因为在婺源,溪流被指为“坑”,一条小溪流淌于村中,称其名也就不难理解了。









  李坑,依山而建,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河穿村而过,与其它古镇不同的是,小河上,简易的石板、木板桥横跨河上,也不失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小河边上埋头洗菜洗衣物的村妇,随处可见,这种恬淡淳朴的生活,让人看着也是一种原生态气息的享受。

       “远树平林村落,小桥流水人家”在这里尽情显露,于村中闲逛,陶醉其间,不免心中感叹,一个李坑小村,能有如此原汁原味的古街,难得矣。








  在婺源,明清时期的徽式建筑几乎遍布全县各村,走进古村落,白墙黛瓦,飞檐斗角,屋宇随地势高低错落,层叠有序,古韵悠悠,蔚为厚重,让驻足其间的游人耳目一新。    

        有着中国最美的乡村之称的婺源,坐拥1个5A级旅游景区, 13个4A级旅游景区,全县都是3A级旅游景区,这唯一的1个5A级旅游景区,就是江湾。

        徜徉在江湾,眼里看到的是明清建筑,拂面而来的也有唐宋遗风。





  千年古镇江湾,钟灵毓秀,文风炽盛,自唐至清,这里蕴育了状元、进士与仕宦38人、文人学士19人,传世著作92部,其中15部16卷被选入《四库全书》。        

        岁月的浓墨,让江湾频添熠熠生辉的文化风釆,历史的积淀,使江湾长留厚重悠深的古韵遗芳。

        街口,一高大牌楼,引人注目,令人称绝,牌楼上那工艺精湛、神釆飞扬、寓意深刻的透雕图,它寄托了老祖宗对儿孙后代的厚望。       




  牌楼的对面是“萧江宗祠”,它是江湾景区标志性的景点。

         萧江宗祠,又名永思祠,被誉为江南宗词中“最好的一座宗祠”,为婺源四大古建之首。

        据史料载,江湾建村于唐朝初年,滕、叶、鲍、戴等姓人家在江湾聚居,始称“云湾”。

        北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萧氏一族迁到云湾,“念先世从北渡江而来”,遂易萧姓为江姓,此后,“萧江”子孙繁衍成云湾的大姓,江湾,也就由此而来。







  江湾,建筑布局卓具特色,一街六巷,纵横交错,千年延展;且每条巷道各有个性,古朴优雅,自成一景。

        村子遍布明清时期的徽派建筑,游历其中,细细的品味感受唐宋明清的古韵遗风、徽商的气度和睿智。

        江湾,位于山环水抱的河谷地带,一方风水宝地,来到村落后坡上,举目望去,远山、近水、白墙、黛瓦、相互辉映,山与水的交融给江湾平添了许多灵气。







  顺着手指向的青板小径,就进入了汪口村,汪口村,因地处双河汇合口,村前碧水汪汪而得名。

        这又是一个以俞姓为主聚族而居的徽州古村落,北宋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朝仪大夫俞杲率族迁至汪口,迁者以期后裔如水绵长,始称永川,从此,汪口人于这里耕读并举,繁衍生息。

        古时的汪口,也曾辉煌鼎盛过,在清乾隆至光绪年间,汪口俞氏中进士9人,进入仕途授官职的就有39人,这种由儒而商、由商而官的途径,使得汪口俞氏家族的财富急剧增加。








  《婺源县志》载: “通舟止此”,也就是说,汪口,古时重要的水陆码头,船只到此就不再走了,汪口成为一处货物中转站。

        明末清初时期,沿街家家设店,生意兴旺,如今,漫步在古色古香的汪口,在寂感之中,仍能依稀感到昔日商业码头的繁华。

        昔日汪口的兴旺,全凭着村前的星江河,今日之汪口,群山环抱,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星江河环绕着古村,村落前低后高,极具层次,徜徉在此,心满意足矣。






  依恋摄影制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十大古村----婺源古村落群
婺源史上最全景点介绍
江西婺源最美18处古村落,油菜花野徽派建筑,春色美到极致
踏春赏花好去处,江西这6个景点,梯田鲜花盛放,云海天上人间
[中吕]阳春曲·婺源九韵
福州到婺源赏花只要2小时!高铁开通周末赏花专列,附最全游玩攻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