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枝独秀,笑看百花妍,——祁州漏芦

枫林植物


默默无闻生野冈

花绽绒球萃蜜香

品高身正美名扬

枯荣四季任风霜


一阵微风拂过,高岗上的祁州漏芦不停地晃着头状花序,凭借它轻盈的花絮和高挑出众的气质,俨然成为五月山坡最抢眼的那个仔,引得路人驻足赏析,探究其为何种植物。


祁州漏芦(Rhaponticum uniflorum)别名野兰、鬼油麻、狼头花。是菊科漏芦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国、俄罗斯、蒙古、朝鲜和日本等地,在我国常见于东北、华北各省海拔390-2700米的山坡、丘陵、松林地带。


祁州漏芦茎粗壮直立,基生叶呈长椭圆形,羽状深裂的叶片边缘分布着不均匀的锯齿,两侧布满灰白色的软毛。祁州漏芦的总苞片宽钟形,初放前,金色覆瓦状的附片层层排列;绽放时,花序一改往日的内敛,任由荧光四射的粉紫色花瓣从总苞片中伸展,管状花爆开以后,毛茸茸的可爱至极;凋敝后,花瓣仍不肯离去,而是在花朵上干枯变黑。


古时关于漏芦说法很多,不同科,不同属的也都被称为“漏芦”。宋代唐慎微《证类本草》中就有单州漏芦、海州漏芦、秦州漏芦及祈州漏芦的附图,但从宋代苏颂《图经本草》的文字叙述可见,四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其花的颜色和形态各不相同。秦州漏芦的花虽然也是紫色,但不像莲花,更似寒菊,并且叶子更呈锯齿状;苏敬《唐本草》中的单州漏芦则花开黄色;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沿习了《图经本草》的相关分类,但是认为苏颂所写的海州漏芦“花紫碧,如单叶莲花,花萼下及根旁有白茸裹之,根如蔓菁而细,又类葱本,黑色,淮甸人呼为老翁花”,从而提出,秦州漏芦和海州漏芦实为飞廉属植物飞廉的一种。


由此看来,不同年代,不同医者对漏芦说法不一,仅凭借《本草纲目》中所载:“屋之西北黑处谓之漏,凡物黑色谓之卢。此草秋后即黑,异于众草,故有漏卢之称。”即以花序凋敝后的颜色,并非花色和花形加以命名。这也难怪苏颂都为之感慨:“一物而殊类若此,医家何所适从”。如今《中国植物志》从植物分类学角度,明确了漏芦指的就是菊科漏芦属的祁州漏芦。至此,漏芦寻宗之旅经历百转千回,方见柳暗花明。


漏芦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应用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朝,中药中的漏芦通常指祁州漏芦和禹州漏芦的干燥根。《神农本草经》记载,漏芦味苦咸、寒,主皮肤热,恶疮疽痔,湿痹,下乳汁,久服轻身益气,耳目聪明,不老延年。具宋代官修方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记载:漏芦入药,具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效,又因其能通经下乳,故尤为治乳痈之良药,常与瓜蒌、蛇蜕同用,主治乳痈肿痛。


如今,随着医学的发展,漏芦的更多价值正被发掘。科学家实验证实,漏芦提取物还有保肝、消炎、抗肿瘤、改善记忆障碍等作用。在临床医用中,漏芦还被用来治疗恶性肿瘤。医学家用来治疗恶性肿瘤的生白灵胶囊就是由祁州漏芦、生晒参、黄芪、当归、胎盘粉、鹿茸等中药材制成。


圣人都难免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凡人亦是如此。祁州漏芦虽然其貌不扬,却是名副其实的宝藏之花,惟其宝贵,才更值得我们温柔以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漏芦,一物而殊类若此,医家何所适从?
蓝刺头与漏芦
药食两用:马齿苋
医方中的桂枝、肉桂、桂心与官桂
证类本草 卷第七漏芦
一个治疗腰痛的民间食疗验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