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城中的小镇之魅/奉城

       对于上海来说,它的魅力,固然离不开世界著名的东方明珠电视塔以及赫赫有名的金茂大厦、上海中心大厦和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等标志性文化景观,尤其在夜幕中,站在外滩,隔江遥望,林立的摩天大楼在幻彩的灯光辉映下,更是璀璨夺目,展现出国际化大都市靓丽的风采。



       不过,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我更想说,那些高楼大厦,抑或只是勾勒出这座大都市的轮廓,给人留下精致华丽的最初印象。倘若往城市的深处走走,常常,便会被它的底蕴和别样的风情打动、驻足。


        距上海市区约1.5小时车程的奉城镇,在市区周边的古镇中,显得格外的淡泊与宁静,似乎无意去逢迎喧嚣的大千世界。


        奉城镇位于上海市奉贤区东部。据史料记载,此地原名青墩,又名墩明,因海寇来犯时,墩上举火为号,因此得名。


       奉城是一座历史文化之城,明朝洪武年间,这里就建起了古城墙,作为城的存在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相传在明清时期,奉城有县衙、城墙、文庙、武庙、言子祠、潘公祠、万佛阁和肇文书院等建筑。

       虽然奉城从清到民国,曾为奉贤的县城,整整显耀了181年,然而,随着县治西迁至南桥,繁华也渐渐地远离了奉城。


       今日的奉城镇,经整合而建立的。至此,在奉城的历史上,再度以镇的称谓与建制出现在东海之滨。


       奉城的老街呈“十”字形,有东、南、西、北四条街,旧时大街之北还有一街东西绵亘,曰奉贤街,后称古游里,相传子游曾到此,故名。


       一个人在街上行走,似乎不会打扰这一片的宁静,惟有街道两旁的一些建筑,在默默述说着这里久远的历史。


🌀 中共奉贤县委旧址纪念馆

       来到奉城镇,修缮一新的中共奉贤县委旧址,率先进入我的视野。

       这座古色古香、木格镶嵌的老式庭院,坐落于奉贤区奉粮路70号。据介绍,中共奉贤县委旧址,原为“潘公祠”。

      1927年,当“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白色恐怖笼罩在上海街头的时候,这里成立了奉贤境内第一个中共党支部,是奉贤地区星星之火的萌发地。


       纪念馆由四个展厅组成,展示的主题是“信仰、忠诚、奋斗”,并且分精神线和时间线两条脉络进行展陈。

       精神线,主要以梳理奉贤党史上的重大人物;而时间线则重点聚焦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故事。

       这里,虽然是奉贤党史学习教育基地,但是,展馆布展形式多样新颖。除了文字与图片,一些珍贵的视频资料,浏览后令人感慨动容;而3D环绕式体验厅,又让观者感觉耳目一新。


       离开中共奉贤县委旧址纪念馆,穿过狭窄的南街,在北街的尽头,就见到了万佛阁和奉城古城墙。


🌀 万佛阁

       万佛阁,是上海颇具规模的比丘尼道场,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

      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为防海上倭寇入侵,明太祖朱元璋命信国公汤和大将军督筑奉城城墙,将原是乡间小庵的万佛阁,就地重建于北门月城湾内。因此,当地有“先有万佛阁,后有奉城镇”一说。


       据介绍,明代的万佛阁,气度不凡,面山枕流,胜境之妙,冦于诸刹。后历经乾隆二十二年及民国六年的二次修缮,佛阁更增添了大殿三楹,东西禅室各二楹,前有弥勒殿,后有地藏殿,金碧辉煌,蔚为壮观。


       抗日战争期间,正值原上海市佛教理事新量法师担任万佛阁主持。据说,日寇占领奉城后,曾深夜前往万佛阁,威逼新量法师,让万佛阁的尼众随他们去,为死去的日军士兵超度亡灵。

       在危急关头,新量法师与日寇展开周旋,使日寇主动撤退,没有再为难万佛阁的尼众们。

       新量法师凭借过人的智慧和胆识,让万佛阁摆脱了一次危机,成就了“新量法师智退敌寇”的一代佳话。


       万佛阁几经历史兴衰,修缮不断。阁内有《修建万佛阁碑记》详记其事。


       如今的万佛阁,气势宏伟,庄严气派。由天王殿、大雄宝殿、万佛楼、钟楼以及鼓楼等组成。

       三层楼面的佛阁,布局奇妙,依城傍水,由低渐高。殿内回廊相接,主建筑坐北朝南,回廊连接东西厢房,保留了明代的建筑风格,而门窗的纹饰则是清代的风格,占地面积近20亩。


       此外,据介绍,万佛阁大殿的钳状套式梁木结构,镶接缜密,浑然一体,堪称古建筑之一绝,被定为奉贤区文物保护单位。



🔺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是在民国初年老佛殿的地基上翻建落成的,为重檐歇山顶大殿。


       殿内与众不同的是主供佛为释迦牟尼佛与十大弟子宝像,佛祖释迦左右各以迦叶、阿难为首的五位弟子拱卫,在上海乃至全国,像这样供奉佛祖与十大弟子像的大雄宝殿,据说十分罕见,乃万佛阁之特色也。


       该殿建于青石台基之上,廊柱与栏杆均使用透雕青石技艺,显得十分细腻精美。


🔺 万佛楼


       过了大雄宝殿,便是万佛楼,钟楼和鼓楼左右相对,呈六角亭式建筑,与三层辅楼既形成同一整体,但又有所区分。



       如此的连贯起伏,回廊相接的建筑模式颇具特色。


       万佛楼前的庭院内,伫立着一座“九龙浴太子”的喷泉铜像。

       初生的佛陀,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立于莲花座上宣誓着,环绕的九龙喷出九股细泉,为佛陀沐浴净身。


       万佛阁在奉贤奉城地区享有盛名,周边信众云集。

       当年小小的尼众庵堂,几经历史的兴衰,已蜕变为庄严大气的梵境寺院,佛韵悠长。


       漫步于万佛阁内,心儿似乎纯静了,平和了。虽然,我没有很深的佛学修养,然而此刻,在香烟缭绕中,平日里繁杂的世事牵挂渐渐地变得很轻很轻,一时间仿佛置身世外。


🌀 奉城古城墙


       上海奉贤奉城古城墙,没有北京的万里长城那般雄伟壮观。而我,也许是怀有一种城墙情结吧,每每在游途中,无论遇见何样的城墙,总愿欣然前往。


       位于奉城镇北街的古城墙,若要近观,得穿过整个万佛阁,从万佛楼后侧的月洞门进入后院,才能一睹它的尊容。


       据史料记载,为防倭寇,建于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由信国公汤和亲自督造,初称“青村堡”。


       城堡呈方形,周围六里,高二丈五尺,东西南北分别建有朝阳、镇海、阜成、拱辰四门。四门外各有月城一座。


        奉城,自清雍正四年(1728年)至宣统三年,一直为县署所在地,而到了辛亥革命时期,县署西迁南桥,这里的兵事作用逐渐失去。


      1930年起,始拆西门月城;1937年11月,东南二门被侵华日军炸毁;建国后,城墙又陆续被挪用、拆毁。



       目前,仅存拱辰门(北门)月城城墙一段,长30米,厚11.84米,高约4米。

       1997年,奉城古城墙列为奉贤县(现为区)文物保护单位。


        2000年,为配合万佛阁大殿改建工程,奉城古城墙,向北平移了四十余米,并在城台上恢复了望楼。

        正(南)面,有一大二小三个拱门,基本风貌犹存。“拱辰门”门额,由新量法师重题。


        站在城墙旁细细看去,城砖均为青砖质地,部分带有督造者及制作者名记。


        而城台上建有法堂,其左右各设一座配殿。法堂内现供奉着一尊卧佛,仿佛镇守在奉城最古老的城门遗址之上。


       倚于古城墙北望潺潺城河,配以眼前望楼高跷的檐角与古朴的城砖,奉城古城墙,整体呈现出一种不凡的风姿。


       古城墙,是中华民族文化历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载体,即便当物质城墙消失以后,城墙文化,仍然肩负着解读当地历史的功能。


        目下的这一段城墙,我以为,它记录着奉城的历史沉浮,亦见证着奉城的盛世祥和。


        轻轻地抚摸着墙砖,它带给我无限的遐想以及穿越时空的凝重感。

        走过城墙,留下的是精神的身影和历史的风景。


       离开奉城古城墙,我在想,为什么有人对“异地迁移”后的奉城古城墙有异议?也许,仅仅为了复古而复兴,那是浪费当代资源,更是对未来的遮蔽吧。

       不过,以个人之见,只要古城墙持续被保护着,仍不失为栽植了一块当代思想穿越历史的绿地。

       当然,若奉城人更加小心翼翼,捧着朝圣般的态度和心情,以坚实的肩膀扛起厚重沉郁的历史文化遗产,抑或会更好。



       如果,古镇是一部厚厚的书,那么,它的内涵,它的个性,惟有读过它的人,方能领略其魅力。


        奉城镇,虽然名不经传。而我觉得,依然值得去走走。小镇古朴寂静,安于大都市的一隅,宛若一位阅尽沧桑的老者,向人们释读着其悠远的历史文化之积淀。



       我触摸并体味着,

                   能不去奉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海奉城古城,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现存一阁和50米古城墙
奉賢奉城鎮——萬佛閣、古城墙【圖文】
寻访上海老城墙---奉贤之奉城古城墙&万佛阁
【原创】奉贤万佛寺~一座建在古城墙上的明代古庙
奉城万佛阁
江西最低调的千年老城0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