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绍兴,在江南等你!

绍兴,这座江南水乡

藏着悠久的历史文化

和治愈人心的美好

漫长的岁月在与古城的碰撞中

造就了不一样的绍兴

这里是万桥之乡,这里是名士之乡

这里有古越文化,这里有南宋遗迹

……

被时光镌刻出来的小城

流淌着滚滚红尘的光阴

在这座治愈系的江南古城

缓缓走向每个想探寻的地方

享受遗失的美好时光

绍兴一直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走进绍兴便有如走进了博物馆。不过,如果你想对绍兴的历史沿革有个大致的了解,那么可以选择走进绍兴博物馆,在这里,你能够快速了解吴越历史、绍兴渊源。

绍兴博物馆创建于1992年,2010年7月迁址越王城历史文化保护区内(偏门直街75号)。占地面积6053平方米,建筑总面积9533平方米。建筑取绍兴出土文物中的伎乐铜屋造型,为青铜瓦四坡屋面,外墙用绍兴东湖青石饰面,整体建筑既依托越王城的历史文化背景,又融合府山优美的生态自然环境。

穿过宽大宏伟的中轴线古剑广场,我们仿佛进入了另一个园林世界,回顾着绍兴的前世今生。绍兴博物馆全面展示了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它是古越文化光彩炫目的象征,也是绍兴古城源远流长的实证。

除了绍兴博物馆,绍兴还有其他诸多博物馆等待你的探寻,中国黄酒博物馆、戴葆庭钱币文化博物馆、石语堂博物馆、越剧博物馆……在这些或大或小的博物馆中,遇见绍兴悠久的文脉,捕捉历史长河中,绍兴留下的点点光亮……

戴葆庭钱币文化博物馆

“古运河畔,枕水人家,桨声欸乃,炊烟情长。”的画面或许曾让你向往,倒不如身临其境来绍兴,沿着河畔散散步,感受一下绍兴的城市之魂。

所谓水乡,当然有船。乌篷船不仅很长,而且又窄又深,翘起的船头和船尾像弯弯的新月。船顶上是一张乌篷,漆黑漆黑的,上面还有别具一格的条纹。乌篷船行驶起来非常轻快、灵敏。

雇上一叶乌篷,泛波在碧波潋滟的湖上,看戴着毡帽的艄公揖桨摇橹,听着水声潺潺,好不惬意。烟雨朦胧,小桥流水,坐上摇曳的乌篷船,遇见水乡绍兴。

斯宅,顾名思义,即“斯姓宅第”之谓,其地古称上林,唐中和四年(884年)从东阳梵德村迁至诸暨上林(今斯宅),为上林斯氏开宗始祖,并一直衍生至今已50余世。穿行于清末建筑里的合院式回廊,仿佛处身旧时,祖辈们讲述着代代流传的故事,孩童们嬉戏玩闹,一代家族,就在袅袅烟火中兴盛。

微博@阝可阝击/摄

这里藏着张爱玲与胡兰成的一段乱世情殇。依山傍水的千柱屋、低调内敛的华国公别墅、雕梁画栋的发祥居虽历经了百年风雨,但仍能看出曾经的辉煌。

微博@阝可阝击/摄

这里保存着14处较为完整的古建筑群,大多建于清末。组群个个规模宏大,素有“江南巨宅”之称。这些上了年岁的老宅依然保留着沧桑而华丽的身姿,每一栋都真实地记录着祖祖辈辈的故事,每一处景观都承载着江南山水的神韵。

斯宅以“千柱屋”而闻名于世,又名“斯盛居”。古屋正厅青石门额之上,用雅致的九叠篆体书写着“於斯为盛”。当时家主斯元儒荣耀之情和寄托兴盛之感,仿佛浮跃眼前。自清嘉庆年间建造已200多年时光,梅兰竹菊四兄弟分院筑居,999根柱子,36小天井,处处呈对称之美,盛况如今依稀可见。

 © | 诸暨市文旅集团

发祥居,因门厅有“长发其祥”门额而名,俗称“下新屋”,是斯元儒的胞兄斯元仁所建。下新屋坐北朝南,沿门屋、大厅和座楼共有三进,造作极为讲究,尤其是门窗、牛腿、雀替、砖雕、石雕等,工艺高超,精美绝伦,为民居建筑所罕见,有雕刻艺术殿堂之誉。

图源@浙江国宝

华国公别墅建于清道光庚子(1840)年,是后人为追念斯华国而建的一处学塾与家庙兼容的清代建筑。建筑按一条轴线对称布局,因地制宜,轻盈活泼。装饰或木雕彩绘,或石雕砖刻,均体现出我国清代民间雕刻工艺之精湛。

别墅内石雕

三山万户巷盘曲,百桥千街水纵横,绍兴素有东方威尼斯之称,在河网密布的绍兴古城内,一座座桥梁连接着河岸两侧,八字桥、光相桥、谢公桥……都是耳熟能详的绍兴古桥,在这里,有粉墙黛瓦、飞檐翘角,还有撑着油纸伞的姑娘走过弯弯小桥,在这座万桥之乡,遇见属于你的那一座桥……

绍兴安昌古镇古桥 © | 成金元

据清光绪癸巳(1893)绘制的《绍兴府城衢路图》所示,当时城内有桥梁229座,城市面积为7.4平方公里,平均每0.0231平方公里就有桥一座,为清末时苏州城内桥梁密度的2倍,石桥连街接巷,五步一登,十步一跨,真可谓是“无桥不成市,无桥不成路,无桥不成村”。绍兴被誉为“万桥市”,又被称为中国的“古桥博物馆”。

© | 越城文旅

绍兴的古桥不仅数量多,形态也是各异的。每一座桥依据周围环境与人文,建成不同的模样。选材、形状、大小均有讲究。所以桥梁专家茅以升先生会说:“我国古代传统的石桥千姿百态,几尽见于此乡。”

浅浅的波光辉映着白墙竹影,葱茏的山色含蕴着村庄城郭,所有的含蓄都因曲折而生动,一切的妩媚都在蜿蜒中达到极致,绍兴的桥生来便是风景。

隐于山野,这里还保持着村落最原始的模样,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让这里的人抬腿即见景,山水风景绝美。新昌的南山古村,古称南屏,因位于天姥山南麓,且群峰形似屏障而得名,后改称南山。

© | 梁柏林

南山素有南天姥之称,据考,南朝梁·任昉《述异记》记载:“天姥山南峰,昔鲁班刻木为鹤,一飞七百里。”因此,南山古代又称“木鹤之峰”。

© | 梁柏林

自南宋至今,耕读传家,儒商传世,农商并举,可谓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村内保留着古村风貌,有大小祠堂、亭、阁、堂、楼、古老台门,现保存完好的有三座古祠堂,二座经县文管部门批准为文化保护单位。

© | 梁柏林

安然的千古风韵散落于此,南山村是浙东唐诗之路和徐霞客古道的重要节点。既到了南山,自然不容错过古道秋意,走最美的“童话世界”,赏唐代诗人们钟爱的山水秘境。

© | 梁柏林

人生苦短,唯美食不可辜负。没有味蕾的旅行,显得格外的苍白,说起绍兴美食,总能想起臭豆腐、黄酒、奶油小攀……但是藏于绍兴街角巷尾的美食,又怎会只有这些呢?绍兴舌尖上的记忆你是否一一尝过……

诸暨次坞打面制作,讲究的就是一个“鲜”,当季采摘的蔬菜,时鲜。原始手法腌制而成的雪菜,咸鲜。猪腿肉、农家土鸡蛋、皮卷……加上口感滑嫩有嚼劲、极富韧劲的手工打面,成就了多种口味的诸暨次坞打面。

相传这道冻扎肉起于明嘉靖时,带皮五花肉切块,同箬叶一道焯水。再用箬叶用青稻草把肉扎紧,炖煮至少一下午再上冻。肉细腻,肥腴似冰肌,口感滑嫩,妙不可言。

酥鱼,一款绍兴由来已久的咕酒佳肴,由 “熏鱼”改良而来,相传乾隆十六年间,一位上虞的官员随驾下江南,想回家乡看一看,就提议乾隆去上虞白马湖品尝味道鲜明的酥鱼。乾隆到了上虞境内的“驿亭”吃酥鱼,尝后甘香鲜美而有回味,酥嫩而又富有质感,好像橄榄一样越吃越有味,于是还赐了店家“绍氏鱼坊”的招牌。

///

漫步绍兴,远离喧嚣

期待在这座古城遇见属于你的美好

本文由绍兴文旅发布整理编辑

感谢所有摄影作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绍兴古桥老街
浓郁醇香江南古城 品味绍兴之韵
国庆正当时,江南水乡五大赏游路线邀您共度缤纷假期!
千年古镇,江南同里
1924年的绍兴 乌篷船、木瓦房里的江南味
“江南古桥典范”——绍兴三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