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样回看历史才让我们更加共情、更有共鸣

岁月匆匆,时光不等人,人年纪越大,越留念过去的时光。

我们曾经走过的那些路,逝去的那些时光,如今已经一去不复返,但是我们可以回想,可以留恋。

得益于一位印尼爱国华侨的毕生努力,我们又一次可以和我们的祖辈、父辈们相遇、又一次实实在在地触摸到那个已经消失的年代。

冬天储存的大白菜、清晨路边的小吃摊;77年恢复高考、85年庆祝女排四连冠;北大荒的知青、上海码头的工人、海南三亚的女民兵...... 那是我们中国人集体的记忆,也是我们、我们的父辈、祖辈的记忆。

01


 
“记录时代,是我的追求。”
 翁乃强先生手拿相机70多年,一生都在践行自己的誓言。
 1936年,翁乃强出生在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父亲是爱国华侨。
 他开过照相馆,办过广告公司,还从事过电影行业,一生都在跟胶片打交道。
 

20世纪60年代,天安门广场上的群众

打从有记忆开始,翁乃强就泡在照相馆,大人给顾客拍照,他就在边上看着。

如何把握顾客的情绪,如何抓拍最好的瞬间,什么样的照片才算是好看的...
 家庭的沉浸式教学,让他从小就对摄影十分上瘾。
 12岁时,他就开始跟着《生活报》的摄影记者周昌平学习专业的摄影知识。
 
(年轻时的翁乃强)
 那个年代动荡,知识分子们常常跑到他家里躲风头。
 1942年,日军发动了对印尼的进攻,并很快侵占了整个印度尼西亚,父亲因为给中国捐款而被逮捕,直到日本战败后,他才从集中营死里逃生。
 新中国成立那天,家中升起了五星红旗,一家人泪光满面。
 父亲辗转多处,把大哥、二哥相继送回祖国——自己无法实现的归国梦,一定要在儿孙这一代实现才行。
 

1951年,14岁的翁乃强也告别父母,踏上了回祖国的路。

 在办理移民手续时,翁乃强被告知如果去了中国,就再也回不来了”。

 他坚定地用十个手指,按下了手印:
 “父亲想把我们送回来,参加新中国的建设。”
 
那个时代的中国,学艺术的孩子寥寥无几,「美育」是个稀罕的词汇,但翁乃强的父母十分支持孩子学艺术。
几乎是毫无悬念的,翁乃强考上了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师从油画大家艾中信和韦启美。
 父母高兴得不行,常常从国外给他寄一些国内罕见的美术画册,拉斐尔、维米尔、伦勃朗...
 画册的扉页上总写着:强儿存阅,为人民服务!

 从学生时代开始,翁乃强就已经按奈不住,一有时间就挎个相机走上大街为人民拍照。
 
 
 
为了创作出更好的毕业作品,他主动跑去了海南岛兴隆华侨农场,和大伙儿一起生活,一起劳动。
 开荒、种橡胶,脏活累活儿全上,这期间他创作了大量的摄影和绘画作品。
 
 毕业之后,他被分配到《人民中国》杂志社从事美术摄影。
 自此,他正式踏上了用镜头记录中国,记录时代的征程。
 60余年,初心未改。
 

20世纪60年代,冬储大白菜。

20 世纪70 年代,北京街头骑自行车的人们。

20世纪80年代,北京市民将自家房屋的情况写在纸板上,以便来换房的人了解。

20 世纪70 年代,清晨路边的早餐店, 炊烟顺着屋子袅袅升起, 热气腾腾的食物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02


 父辈们的青年时代,亦满怀着诗和远方。
 他们的远方,就是祖国需要的地方。
 自50年代开始,大批知识青年响应国家号召,陆续前往北大荒,他们中的很多人一辈子就留在了那里。
 
 1968年,翁乃强也跟随着知识青年,赴北大荒报道。
 他既是这场运动的记录者,也是全情投入的参与者。
 “上山下乡塑造了我的价值观,新中国的建设成就是通过劳动一点点创造的。”
 他用镜头记录了许多大事件。

伟大的事业,产生伟大的精神——“两弹一星”

1977年恢复高考

1985年,庆祝女排四连冠的照片

第四届全运会开幕式表演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全国各地举行了各种盛大的庆祝活动。

大时代之下,他记录的更多还是普通人。

 劳动中的知青:
 
 20 世纪60 年代,麦收时节人们欢歌笑语庆丰收,享受劳动带来的甘甜。

20 世纪70 年代,上海港的码头工人。

1975 年,海南三亚的女民兵,既威武雄壮,又不失女孩的娇艳。烈日下英姿飒爽的她们,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工人:

 20 世纪70 年代,北京故宫城墙下的剃头师傅。

 节日里欢乐的人群:
 乡村的孩童:
 
 有着扎实的美术功底做支撑,翁老的照片构图精巧,即便是普通的场景,也能拍摄出艺术品一般的质感。
 
 那个年代的中国,少有「纪实摄影」,大家都端端正正。
 翁老坚持尊重客观:歌颂,也要真实地歌颂。”

 所以他的照片多为抓拍,没有标准的表情,没有统一的动作,真实又灵动。
 
20世纪60年代,公园里表演大合唱的孩子们。
要知道,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做到这一点可不容易。
 正是因为这份慎重的坚持,我们才能触摸到那一辈人的温度。
 若有缘分,你或许会在人潮人海中,找见年轻时的自己,或者年轻时的亲人。
 
 
 
这可以是群体的记忆,也可以是个体的记忆。
 当历史不是冰冰冷冷,不是面目模糊,它才能够被共情,被体验,而不只是被贴标签。
  

03

 
《时代的记忆》一页页翻开来,照片是独立的,但它们串联起来却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这是中国人从站起来,到蹒跚学步,再到昂头挺胸跑起来的故事。
 20 世纪70 年代末,电视开始走进寻常百姓家。

20世纪80年代,理发店在西单街头为市民介绍新款发型。

20世纪80年代初,北京地坛公园春节庙会,公园里张灯结彩、灯笼高挂气氛十分热闹。

20 世纪80 年代,在北京天安门观礼台下营业的第一家个体商店。

20 世纪80 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北京东华门早市。

人民的日子逐渐好起来。

 心情变得开朗的同时,你或许会忽略掉一点:我们现在拍照片,随手一按没有什么成本,但60年代,哪里有这么多彩色胶卷用来拍普通人?
 那时候普通人家拍个全家福,都是了不得的大事,而且都是黑白的。
 
而翁老使用的胶卷,很多都是用外汇进口的柯达彩色反转片。
 一卷反转片的价格,能买二三十个黑白胶卷,三五个彩色胶卷。
 除此之外,还要买配套的进口药水,市面上根本没有冲洗彩色照片的地方,全都要自己回来手工冲洗。
 所以这随手一按,都是大把的钞票。
 彼时《人民中国》杂志主要负责对日本的媒体宣传工作,在领导的关照下,彩色胶卷基本上可以充足供应。
 
但他更大的底气,还是来自于家庭的支持。
 家里既开照相馆,又搞电影,父母常常越洋给他寄胶卷,库存一定管够。
 所以翁老才能如此任性,咔咔地当成数码相机使。
 若不是这富二代得天独厚的条件,许多鲜活的面孔或许也只能随着时光的流逝,被风吹雨打了去。
 
如今的翁老,早已经退休,但他依然端着相机到处跑。
曾经那些昂贵的照片,他都悉数捐给了国家。
 其中有70张作品的原底片,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140多张无酸照片被中央美术学院收藏。

 国家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对翁老说:“您的作品在我们眼中不是照片,而是文物。”

 
 2021年,,翁老特地选出了他最珍爱的作品,汇编成《时代的记忆》。
 我仅仅是一个时代的记录者,付梓出版,是给我的一份礼物,也是我为建党100 周年献上的一份礼物,以此回味这段共同前行的岁月。”

在历史的长河中,40年弹指一挥间,但其中有多少故事、多少回忆!

历史,总需要有清醒的记录者,这样才能让后人了解我们走过的路。

很幸运,翁老成为了那个被时代选中的人。

更幸运的,我们可以拥有,可以触摸,可以与老去的父辈们,再次与那个时代隔空相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上掉馅饼,我买第一台照相机时这种好事还真落到了我头上
他,唤醒了我们对“柯达”胶卷年代的记忆和乐趣
涉过远去的记忆
黑白胶片与彩色胶片转黑白的成像区别是什么?
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记忆中最美好的时代!
一组带有记忆尘埃的上世纪30年代的老照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