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怛”怎么读拼音,是什么意思,怛罗斯之战是怎么一回事?

哈喽,来学习今天的汉字啦。读者“工商年报官方号”私信留下了“怛”字,如下:

“怛”字乍一看的话还以为是“恒”字,长得太像了,只差右上方的一横,但实际上它们之间的读音、含义相差甚远。跟着这位读者的私信,我们一起学一下“怛”字。

“怛”字的读音是【dá】,《说文解字》当中对怛字的解读为:憯也。从心旦聲。或从心在旦下。《詩》曰:“信誓𢘇𢘇”。得案切。如下图: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当中有对怛字做了非常详细注释,如下:【集韻】得案切,音旦。【說文】憯也。【前漢·武帝詔】支體傷,則心憯怛。又【唐韻】【集韻】【類篇】【韻會】當割切【玉篇】丁割切,音妲。【廣韻】悲慘也。【增韻】驚也,懼也。【莊子·大宗師】無怛化。【禮·儒行註】言之不愊怛也。【疏】愊怛,謂急促之意。【釋文】怛,驚怛也。又勞也。【詩·齊風】勞心怛怛。又或作。【詩·風】中心怛兮。【前漢·王吉傳】引《詩》作。亦作憚。入聲。【周禮·冬官考工記·矢人】則雖有疾風,亦弗之能憚矣。【釋文】音怛,都達反。或作。通作旦。按隂復春云:《說文》得案切。又當割切。又曰怛或从心在旦下,作,音義皆同。是當以去聲爲本,入聲爲次。自玉篇怛,二字分音,相承巳久,字彙踵訛,《正字通》辨之未明,今爲剖正。如下图:

如此繁琐的一句话,我们应当如何理解呢?

事实上,这段话是对汉字“怛”的不同读音和切音方法以及不同读音对应的不同义项解读,也介绍了怛字的不同形体和异体字,以及古籍当中的运用。

怛是一个形声字,“心”为形旁,“旦”为声旁,旦也是上古造字时候的读音。“怛”字的反切注音为『得案、當割』切。这里说明一下,许慎《说文解字》原稿不含反切注音,现存切韵多为北宋徐铉引注《唐韵》反切所加。怛字的本义为痛苦,左右结构。实际上,怛字在古代音韵学领域是一个典型案例,诸多学者都做过分析,咱们这里不深入追究,下边我们详细看下“怛”字的含义:

①本义为“痛苦”;

《方言一》中写到:怛,痛也。

②忧伤;

《广韵》中写到:怛,忧也。

③忧伤的样子、不放心的样子。

④畏惧、惊恐、忐忑;

唐· 柳宗元: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之。这句话出自唐代柳宗元的寓言《临江之麋》,是故事的第二句。我带大家简单看下这个故事:

临江的一个人打猎时捉到一只小麋鹿,把它带回家养。刚进门时,一群想要吃掉麋鹿的狗都流口水,摇尾巴,围过来。那个人很生气,就恐吓那些狗。从那以后,他每天都抱着麋鹿去接近狗,让狗习惯它,不要伤害它。渐渐地,他还让狗和麋鹿一起玩耍。时间久了,狗都听从主人的意思了。麋鹿也长大了,忘记了自己是麋鹿,以为狗是自己的朋友,和它们亲近玩闹。狗虽然表面上对它很好,但是偶尔还会咬它的舌头。三年后,麋鹿出门时,看到路上有很多外面的狗,就跑过去想和它们玩。外面的狗看到麋鹿,既高兴又生气,就一起扑上去把它杀死吃掉了。麋鹿死了也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这个故事是柳宗元用寓言的形式来讽刺那些倚仗权贵而得意忘形的小人物,指出他们必败的命运。也讽刺了那些无自知之明、认敌为友、结果招致灭亡的人。作者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表达了他对封建守旧势力及其爪牙的深恶痛绝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愤慨。

许多人跟本篇的留字读者一样,可能是通过怛罗斯战役了解到这个字的,我们简单看下这场战役。

怛罗斯战役是一场发生在公元751年的惊心动魄的战争,它涉及到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帝国:唐朝和阿拉伯帝国。它们在中亚的一个地方相遇了,那里叫做怛罗斯,是一个靠近塔拉斯河的城市。

那么,为什么这两个帝国会在这里打起来呢?原来,唐朝一直想要控制西域,也就是今天的新疆和中亚地区,因为那里有很多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和贸易路线。唐朝在那里设立了安西都护府,派了高仙芝这样的名将去镇守。

阿拉伯帝国呢,他们是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他们也想要扩张自己的领土和传播自己的信仰。他们在7世纪就征服了西班牙和北非,然后又向东进入了中亚。他们在那里建立了阿拔斯王朝,也就是我们说的黑衣大食。

你看,这两个帝国都想要占领中亚,所以他们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冲突。其中一个导火索就是石国。石国是一个小国家,位于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它原来是唐朝的藩属国,但后来又向阿拉伯人投降了。高仙芝觉得这是对唐朝的不忠,就率军去攻打石国,结果把石国打得灰飞烟灭,连石国王都被俘虏了。

石国王的儿子逃到了阿拉伯人那里,向他们求救。阿拉伯人也不甘心让唐朝占领中亚,就派出了一支由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组成的大军,由齐亚德·伊本·萨里率领,前去迎战高仙芝。

高仙芝得知阿拉伯人来援,就决定先发制人,主动进攻他们。他带着一支由唐军、葛逻禄、拔汗那等部族组成的联军,大约有两万到三万人。他们长途跋涉,深入敌境,最后在怛罗斯城附近遇到了阿拉伯军队。阿拉伯军队有十万到二十万人之多。

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唐军虽然人少,但战斗力很强,阿拉伯军队也不甘示弱,双方你来我往,血流成河。就在关键时刻,高仙芝的盟友葛逻禄突然叛变,投向了阿拉伯人的一边。原来,葛逻禄是一个游牧部族,他们不喜欢唐朝的统治,也不喜欢高仙芝的傲慢,所以他们趁机背叛了唐军。

这一变故让唐军陷入了绝境,高仙芝奋力抵抗,但最终还是被阿拉伯人包围了。他不愿意被俘虏,就自刎而死,成为一代名将的英雄。唐军的其他将领,如李嗣业、段秀实等,也都战死沙场。唐军只有少数人逃脱了惨败,阿拉伯人则损失了很多士兵。

这场战役对唐朝和阿拉伯帝国的影响很大。唐朝失去了中亚的控制权,也失去了一批优秀的将领和士兵。阿拉伯帝国则巩固了中亚的统治,也促进了伊斯兰教的传播。这场战役还有一个意外的收获,就是纸张的传播。原来,阿拉伯人俘虏了一些唐军的造纸工匠,从他们那里学会了造纸的技术,然后把纸张带到了西方,为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怛罗斯战役是一场历史上罕见的东西方文明的碰撞,它展示了两个帝国的强大和勇敢,也展示了两个文明的差异和冲突。它是一场改变了世界格局的战争,值得我们深入地了解和思考。

===休息观景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朝为什么在恒罗斯战役中输给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帝国明明在怛罗斯战役中获胜,为何之后向大唐求和呢?
怛罗斯之战:唐朝和阿拉伯帝国鲜为人知的战役,唐朝差点丢掉西域
白德尔之战:阿拉伯帝国崛起之战,影响后来与唐朝的怛罗斯战役!
历史上的那些遗憾:伊斯兰因一场战争得以涉足西域
一场被历史忽略的重大战争,三万唐军全军覆没的怛罗斯战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