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温情记忆 风雨同舟 特02/03
温情记忆 风雨同舟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
2015年08月13日   特02/03 :8·13淞沪抗战英雄之城
▲1943年,犹太难民在迁往虹口隔离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曾给约2万名欧洲犹太人提供庇护。
1
■本报记者 周楠
上海,曾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给予了约2万名欧洲犹太人温暖的庇护。
为了纪念这段历史,2007年,虹口区人民政府在摩西会堂旧址设立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近看摩西会堂,青砖墙面嵌着带状的红砖,门窗上饰有传统的拱券,山字形的入口,大门上方是犹太教的标志“大卫星”,仿佛建筑本身就充满故事。
而犹太难民纪念馆向世界讲述的上海故事,也一直没有停歇。8年来,该馆已引起国际主流社会的关注,并征集到500余件珍贵史料。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纪念馆重新布展,将于8月26日开放。展览将分为“避难上海”、“重获自由”、“隔都岁月”、“邻里情深”、“重启风帆”5个部分,通过90多个人物故事,90余分钟视频等史料,再现那段特殊记忆。百余件实物为首次展出。
有一条精美的白色婚纱非比寻常。84岁的前上海犹太难民贝蒂,当年在苏州河边的新天安堂里举行了婚礼。当时穿的婚纱是婆婆亲手缝制的;后来,她的两个女儿也都穿着这件婚纱嫁人。第四次来上海时,83岁的贝蒂郑重决定,将这件视若珍宝的婚纱捐赠给纪念馆。
有一幅上海姆妈的肖像画也颇具意味。身为美国知名画家的前犹太难民皮特·马克斯,2012年曾专程来沪,寻找他记忆中的那位“姆妈”,并专门画了她的肖像请大家帮助寻找。“当时有一位中国保姆一直照顾我。也是那时,她教会我绘画的基本功,让我喜欢上了画画。”皮特说,“如果可以,我希望把她接到美国来安度晚年。”
还有一些历经波折的书籍,是上海市民林道志为了一个承诺,一家三代人历经艰险为犹太教师卡尔守护的。这次展出的正是1700多本书中的一部分。
此外,根据新征集到的原无国籍难民限定居住区地图,馆内特别制作了立体模型,让观众犹如身临当年的隔离区。在三楼视听室,还可以看到当年在沪犹太难民的珍贵视频,他们正通过荧屏,向观众讲述当年故事。
走出纪念馆,隔街相望,就是复建之后的白马咖啡馆。这里曾是犹太难民聚会娱乐的场所,为1939年来沪避难的犹太难民鲁道夫夫妇开办,当时深受难民的欢迎。这座三层小楼保持了咖啡馆原貌,二楼和三楼还有向观众免费开放的丰富展览。
在白马咖啡馆前,有这样一座雕塑:一位中国女性,正俯下身,为一位犹太女孩打伞。雕塑的名字,就叫《风雨同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陈俭: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的犹太情结
76年前的犹太难民聚会地 白马咖啡馆“重回”虹口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万国”建筑
20名犹太人70年后故地重游:谢谢你,上海!
盘点:上海热门的红色旅游景点, 不可错过的红色记忆
知沪者也 | 白马咖啡馆的前世今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